-
骨碎补抑制骨髓腔内脂肪异常积累引起的脂毒性介导的成骨细胞焦亡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骨碎补(rhizoma drynariae,Rhd)对骨髓腔内脂肪异常积累引起的脂毒性介导成骨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内构建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骨质疏松小鼠模型,用Rhd进行灌胃,给药 8 周后称重,取股骨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髓腔内脂肪堆积状态.体外构建成脂-成骨细胞共培养系统,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观察钙化结节的数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se,ALP)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和Hoechst33342/PI染色检测共培养下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s)焦亡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释放量,Western blot检测成骨能力相关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 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 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和 1 型胶原蛋白(collagen-1,COL-1).选择NLRP3 特异性抑制剂MCC950 作为阳性对照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天冬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1)、效应蛋白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β和IL-18 的表达.结果 OVX小鼠髓腔内发生骨质流失伴大量脂肪堆积,Rhd灌胃可以有效缓解这一趋势.在成脂-成骨共培养系统中,共培养环境抑制了OBs活性和OBs中ALP 活性及矿化结节,抑制了RUNX2、BMP2、COL-1 蛋白表达,并且诱导焦亡发生,提高了LDH释放量和PI染色细胞阳性率,以及上调NLRP3、CASP-1、GSDMD、IL-1β和IL-18 蛋白表达水平.而这一趋势在Rhd干预后得到逆转.结论 大量脂肪堆积引起的脂毒性可以抑制OBs活性并通过激活NLRP3 炎症小体诱导OBs焦亡,而Rhd可能通过抑制NLRP3 炎症小体的激活以抑制OBs焦亡和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背景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既往文献研究多为病例报告或综述,难治性MIS-C仅为个案报告.目的 探讨难治性MIS-C与非难治性MIS-C的区别,提高对MIS-C的疾病认识.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浙江地区 6 家医院的MIS-C连续病例,将一线治疗后持续发热和/或终末器官受累定义为难治性MIS-C(病例组),余为非难治性MIS-C(对照组),总结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药物及疗效等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主要结局指标 MIS-C临床特征.结果 23 例MIS-C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发病年龄(4.8±3.4)岁,SARS-CoV-2感染或接触史与诊断MIS-C间隔时间(30±9)d.病例组 4 例,男女各 2 例;对照组 19 例,男10 例,女 9 例.两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和严重并发症[颅内出血、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冠脉扩张、脑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表现中,病例组≥2 个浆膜腔受累(75%vs 16%)比例和心包积液(75%vs 1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中,病例组PLT计数低于对照,PCT、D-二聚体、IL-6、IL-10 和INF-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单用IVIG治疗 8 例(42%),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 例(21%),IVIG+糖皮质激素治疗 6 例(32%),病例组 4 例在糖皮质激素+IVIG二联用药加用托珠单抗治疗.23 例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对照组 1 例并发严重颅内出血患儿,出院时、6 月随访时遗留偏瘫,6 月后失访;1 例并发冠脉扩张患儿出院后 1 个月随访时恢复正常.结论 MIS-C可导致颅内出血、MAS、冠脉扩张等严重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好,难治性MIS-C患儿炎症反应更重,多系统受累更明显,托珠单抗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桥本甲状腺毒症伴严重低钾血症合并呼吸衰竭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一种慢性甲状腺炎症,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的发病比例约为1:5~1:10[1].HT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免疫、遗传以及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2].研究认为HT发生发展与T细胞直接相关,过度活跃的辅助性T细胞对T淋巴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免疫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浸润也会促使甲状腺自身抗体生成,进一步损伤甲状腺细胞[3,4].本文报告1例以严重低钾血症导致横纹肌溶解为首发症状的桥本氏甲状腺毒症的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进一步明确冠心病抗炎治疗的理想靶点.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文献,涉及65 89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炎治疗的病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较低[RR=0.87,95%Cl(0.79,0.96),尸=0.005],亚组分析提示,白细胞介素(IL)-1拮抗剂[RR=0.87,95%Cl(0.79,0.95),P=0.002]及秋水仙碱[RR=0.61,95%CI(0.48,0.79),P=0.000 1]降低 了病人 MACE 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炎药物对病人全因死亡率没有影响.两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l(0.83,1.10),P>0.05],亚组分析提示,IL-1拮抗剂降低了冠心病病人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RR=0.12,95%Cl(0.02,0.94),P=0.04].不良反应方面,甲氨蝶呤增加了病人感染的风险[RR=1.13,95%Cl(1.03,1.24),P=0.01]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RR=1.23,95%Cl(1.07,1.43),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抗炎治疗能够减少冠心病病人MACE的发生,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IL-1/IL-6炎症通路可作为理想的治疗靶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抗体脑炎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 病例资料女,9 岁,因"进行性行走及语言障碍 1 周余"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我院)儿童神经科住院.患儿于 10d前出现头痛伴发热,热峰39.2℃,口服双黄连等中成药治疗,2 d后热退,头痛症状消失.1 周前出现头晕,纳差,步态不稳,继而独坐困难,无法行走伴语速减慢、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头颅MR提示小脑部位异常信号,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持续加重,转诊至我院.患儿系G1P1,出生史、发育史及既往史无特殊.患儿父母体健,祖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及类似疾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脂必泰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大小;同时检测两组病人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值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脂必泰胶囊具有降脂、抗氧化、抗炎等多重作用,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此外,脂必泰胶囊可能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使特定菌属或菌种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管内膜增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sis,SIAD)是由于抗利尿激素过量分泌导致体内水潴留、稀释性低钠血症、血渗透压降低、尿钠与尿渗透压升高的临床综合征.SIAD是临床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基础病因复杂且多样化,包括肿瘤、肺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影响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S1AD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低钠血症,最终诊断为SIAD,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及文献复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清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TLR4与IL-6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清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 4(TLR4)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西安市中心医院 2022 年 1 月—2023 年 4 月住院收治 73 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 36 例采用常规抗感染、吸氧、化痰及平喘等治疗,研究组 37 例加用清肺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FEV1 与FEV1/FVC)及炎症介质(血清TLR4 与IL-6 水平)差异,同时采用Spea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血清TLR4 与IL-6 水平与患者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①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组间TLR4 与IL-6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LR4 与IL-6 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血清TLR4 与IL-6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 3 周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组间FEV1/FVC、FEV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FEV1/FVC、FEV1 均上升(P<0.05),研究组FEV1/FVC、FEV1 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 3 周后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peaman等级相关分析证实,TLR4、IL-6 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④研究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肺颗粒可显著降低AECOPD患者的血清TLR4 与IL-6 水平,同时改善肺功能,且血清TLR4 和IL-6 与肺功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疼痛电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放化疗后普遍出现的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是头颈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以及溃疡等,其引发的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干扰治疗进程.放化疗所致OM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炎症因子及多条信号通路,而有关其疼痛的电生理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黏膜损伤处的急性疼痛和炎症环境下的持续性疼痛,导致离子通道重构,产生中枢及外周的敏化.本研究从离子通道角度对OM的致痛机制进行探讨,通过类比其他炎性疼痛的研究结果,重点关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钠通道和钾通道在OM及其他疾病所致疼痛中的变化,推测OM致痛可能的电生理机制.离子通道作为重要的药物靶点,针对性的开放剂和拮抗剂可有效缓解疼痛,结合目前放化疗所致OM主要治的疗方式,以期为OM疼痛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苏春芝教授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在我国传染病中属于常见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而引起的.HBV属于外感浊毒,可侵袭人体肝脏,肝失疏泄,横逆犯脾,气机郁滞,气血不畅,内生湿、痰、瘀等浊毒,日久形成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HF).苏春芝教授通过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乙肝肝纤维化病位在肝,但与脾胃密切相关,并将乙肝肝纤维化的病机总括为"浊毒蕴肝、肝郁脾虚".强调以化浊解毒、调肝理脾为治疗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将抗病毒药物与化浊健脾调肝方联合治疗,随证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