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干预措施对正畸牙齿移动加速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综合正畸治疗中用于加速牙齿运动的各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Willey Library、EBSCO、Web of Science 和 EMBASE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不同干预措施对正畸牙齿移动加速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文章后提取文献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偏移风险,采用ADDIS 1.16.6和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络Meta分析(NMA).结果:按照尖牙移动的时间作结局指标进行讨论,分别为尖牙组持续时长1、2、3个月,把各个时间段的牙齿迁移数量当作连续性随机变量进行数据分析.最后一共纳入47篇随机对照实验,干预措施总共包含11种:光生物调节(PBMT)、富血小板血浆(PRP)、电磁(EF)、低强度激光(LLLT)、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循环加载振动(LFV)、牙周膜牵张成骨/牙槽骨牵张成骨(DAD)、骨皮质切开术(corti)、压电环切术(Piezo)、微骨穿刺(MOPs)和传统治疗(OT).根据最佳干预效果 SUCRA概率排序,在正畸治疗持续 1 月时,PBMT(90.6%)、Piezo(87.4%)、MOPs(73.6%)为提高尖牙移动效率的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在正畸治疗持续2月时,Corti(75.7%)、Piezo(69.6%)、LFV(58.9%)为提高尖牙移动效率的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在正畸治疗持续3月时,Corti(73.3%)、LLLT(68.4%)、LFV(60.8%)为提高尖牙移动效率的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结论:PBMT和Piezo在使用1个月时对于尖牙移动效率提高较明显,Corti和LFV在使用2个月和3个月对于尖牙移动效率有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牵张成骨中骨形成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一种利用骨痂愈合机制产生新骨的内源性组织工程学技术,随着近年来大量对牵张成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该技术在颅颌面骨发育不足、先天性唇腭裂继发颌骨畸形、颅颌面外伤及肿瘤术后骨缺损、牙槽骨萎缩种植修复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信号通路转导分子机制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干扰其通路中某些核心分子,从分子水平调控和干预牵张成骨过程,为提高牵张成骨效率提供新的途径,加速牵张成骨区骨生成与矿化,缩短患者疾病的治疗周期.因此有必要探讨这些通路在牵张成骨与细胞信号传导及新骨形成的相互关系与调控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分子生物学机制.该文对近年来研究牵张成骨相关信号通路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胚层发育不全缺牙患者种植修复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骨增量技术结合种植修复对外胚层发育不全缺牙患者进行口腔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外胚层发育不全严重缺牙患者13例,行骨增量术后,植入常规种植体及颧种植体,固定义齿修复,并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治疗完成后,评估种植体生存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13例患者中2例患者选择髂骨移植,2例选择腓骨移植,1例选择下颌骨外斜线骨移植,1例下颌牙槽骨牵张成骨,其余7例应用引导骨再生.其中1例上颌移植骨出现明显的骨吸收;下颌骨增量效果良好,无明显骨吸收.13例患者共植入118枚种植体,其中22枚颧种植体,96枚常规种植体.5个常规种植体失败并拔除,随访3年常规种植体生存率94.79%,颧种植体生存率100%,患者满意度100%,50%以上的患者表示自信心得到了提升.结论 骨增量技术结合种植体支持义齿修复可以有效对外胚层发育不全缺牙患者进行口腔功能重建,增强其自信心,但是上颌前牙区骨增量后可能存在术后骨吸收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治疗骨缺损中载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周炎伴随的牙槽骨吸收、拔牙后剩余牙槽嵴萎缩、腭裂、手术治疗等原因引起的颌骨骨量丢失是口腔医学领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对骨缺损修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骨或骨替代物移植,化学药物,牵张成骨,干细胞组织工程等[1,2].有限的自体骨来源、手术时造成的二次伤害等原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同种异体骨制备及保存复杂,尤其是其本身的免疫原性及移植后的各种并发症也严重影响了其应用.应用化学药物不仅所达到的骨吸收抑制作用有限,而且因口服或静脉等全身给药方式,导致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维持时间短,需要频繁大量服药,而长期应用又对胃肠道、肾脏和牙槽骨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用胚胎干细胞尚存在伦理问题,成体干细胞需通过手术获取,安全性不足、费用昂贵及操作复杂等原因尚未被社会和广大患者所接受[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字化辅助牵张成骨修复宽大牙槽突裂的临床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数字化辅助牵张成骨修复宽大牙槽突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就诊的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4例,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15.5±3.7)岁,裂隙宽度(7.64±1.29) mm.术前正畸扩大牙弓,打开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间隙.应用CT三维数据设计截骨线及截骨导板,并利用上颌骨三维打印模型预先弯制牵张器固定翼.术中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间隙截断牙槽突和腭水平板,游离近中牙槽骨段后置入骨支持式牵张器.术后第7天牵引(0.4~0.8 mm/d),牵引裂隙两侧牙龈至紧密接触后维持6个月.结果 4例患者牵张(10.8±2.5)d.牵张成骨后宽大牙槽突裂完全关闭,前牙美观效果明显改善.4例患者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可见裂隙两端牙槽突顶端基本贴合,第一磨牙近中新生骨组织结构正常.术后1年随访时2例已完成术后正畸,牙弓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数字化辅助牵张成骨能有效关闭牙槽突裂,改善唇齿部美观效果,增加牙槽骨量,是治疗宽大牙槽突裂的一种可靠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牙周牵张成骨拔牙法位点保存效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用牙周牵张成骨法进行位点保存,研究其对牙槽骨量保存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Beagle犬12只,随机分3组,实验组选择下颌一侧第三前磨牙行牙周牵张成骨拔牙(dentoalveolar distraction extraction,DDE),对照组1为传统拔牙自然愈合组(natural healing,NH);对照组2为传统拔牙后拔牙窝骨粉充填+GBR组(Bio-Oss+GBR,BOG).牙齿拔除3个月后拍摄X线片,对比研究各组之间的牙槽骨吸收程度的差异.结果 拔牙后3个月,实验组牙槽骨吸收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1和2,对照组1和2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 用牙周膜牵张成骨拔牙法进行位点保存,能更大程度保存牙槽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弧形牵张成骨的前景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颅颌面骨发育不足和颌骨缺损是颌面外科临床中经常面临的病症, 如何修复始终是一个难题.近年来牵张成骨已成为矫治颌骨发育不足及修复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牵张成骨技术具有创伤小、避免植骨、周围软组织同步得以延长等优点, 其在增加牙槽骨骨量、延长颌骨、修复骨缺损、关闭骨缺隙等应用中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目的:总结并讨论各种弧形牵张器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PubMed及Embase等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分析平台2000年1月至2018年10月相关文献, 检索词分别为"牵张成骨、曲线牵张、弧形牵引器、重建、研究进展、下颌骨、上颌骨、缺损、个体化牵引器、有限元法"和"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curvilinear distraction, Curved distractor, Reconstruction, Research progress, Mandibular, Maxilla, defect;Customized disractor, finite element method".共纳入58篇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①早期的牵张成骨装置多为外置式单方向的牵张器, 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各种了口内牵张器, 例如螺旋牵张器、曲线牵张器、双向牵张器、三焦点牵张器以及自动牵张器;②鉴于颌骨特殊的解剖形态, 存在多处弧面结构, 如下颌角、颏正中联合、上颌牙槽骨等, 为了使生成的新骨更加接近颌骨的轮廓形态, 弧形 (曲线) 牵张成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③尽管现存各种曲线牵张装置为颌骨缺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但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由于牵引加力方式等问题的存在未能完成真正意义的曲线乃至三维牵张.制定个体化牵张器同时与结合相关创新技术, 并向微型、稳定化发展仍是今后曲线牵张相关研究的主流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联合牵张成骨术修复单侧上颌骨大型缺损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上颌骨形态结构特殊,毗邻关系复杂,修复难度很大,作者首次联合应用颧骨、上颌牙槽骨、硬腭牵张成骨术多位点、多方向修复单侧上颌骨大型缺损1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3岁,因左上颌造釉细胞纤维瘤于原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口腔科就诊,签署手术协议书后行手术治疗.Ⅰ期手术全麻下行韦伯式切口,完整切除肿物、左侧上颌骨(仅保留左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和相连腭前部组织)及部分颧骨和眶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垂直型牵张成骨术在牙槽骨增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牙缺失后需要以人工义齿进行修复,但对于牙槽骨萎缩或缺损严重患者,义齿难以获得良好的固位、稳定和支持,为达到牙修复的目的,临床上可采用垂直型牵张成骨术进行牙槽骨增高.临床病例研究和系统性回顾分析均提示,垂直型牵张成骨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骨增量方法,可在不植骨、不开辟第二术区的情况下使牙槽骨升高10 mm以上,新骨生成效果确切,骨质量与相邻正常骨质类似,伴随软组织也得以同期延长.该文综述了上颌骨缺损后以垂直型牵张成骨术进行牙槽骨增高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手术方法加速正畸牙移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如何缩短正畸治疗时间和周期成为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加速正畸牙移动的方法较多,其中手术治疗的研究种类繁杂,因此本文将从牙周膜牵张成骨/牙槽骨牵张成骨,骨皮质切开术,压电切开术,微骨穿刺和手术先行5个方面对目前已证实能加快正畸牙移动的外科方法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