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感染后生殖临床实践快速指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冠病毒大规模感染后,生殖健康和母婴安全问题成为临床医护专业人员和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当前的最佳证据,本快速指南针对生殖临床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和患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和步骤,使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并考虑我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形成了6大主题、36条的具体推荐意见。本快速指南的使用人群是生殖医学科医师、妇产科医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目标人群是计划或正在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夫妇,以及计划或已经妊娠的夫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设计简介与建设概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出生队列是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对健康结局影响的重要工具,但目前缺乏有力支撑孕前暴露特别是父系暴露对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大型队列平台。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研究是起始于孕前阶段,同等关注男女双方的环境、心理、行为等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计划招募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20 800人。通过随访,调查志愿者2年内是否自然受孕。对进入妊娠期的女性志愿者,在孕早、中、晚期进一步随访,并对分娩的子代随访至2岁,监测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神经功能发育障碍等结局发生情况。各阶段分别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包括精液、外周血、尿液、胎盘、脐带、脐带血、口腔拭子等。截至2022年1月,已纳入志愿者8 698人,分布于重庆市所有38个区/县。本队列建设目标是成为涵盖父母双方的前瞻性大样本孕前出生队列,将以独特的设计和更加全面的视角阐明全生育周期特别是孕前期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国家出生队列研究的理念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出生队列研究在探讨生命早期暴露对子代远期健康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育龄人口生殖健康问题的凸显,辅助生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关于辅助生殖技术对母婴健康的远期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2016年,以家庭为单位,同步招募辅助受孕家庭和自然受孕家庭的多中心前瞻性的中国国家出生队列(CNBC)研究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累计在全国招募7.2万个家庭,包括辅助生殖家庭3.9万个和自然妊娠家庭3.3万个,本队列以面对面随访的形式在辅助生殖治疗前、胚胎移植、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分娩时以及婴儿出生后42 d、6个月、1岁、3岁时采集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其主要目标为评估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后诞生子代的发育和健康状况,发现与不良出生结局和儿童期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提升出生人口质量的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对国家出生队列的建设概况和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孟加拉国1999-2018年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变化趋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孟加拉国女性生殖健康相关指标1999-2018年变化趋势,评估是否能达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法:数据来源于孟加拉国人口健康调查及孕产妇死亡率和卫生保健调查数据库,分析和比较1999-2018年生殖健康相关的SDGs指标的变化趋势,计算其年均变化速度;采用发展指数,评价各指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难度。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2016年呈现先增长后平缓的趋势;1999-2018年,生殖卫生保健服务覆盖率、对自己医疗保健有决定权的女性比例总体上均为增长趋势,有未满足避孕需求的比例、认为伴侣暴力是正当的女性比例、早婚率、早育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产前保健覆盖率、医疗机构分娩率、由专业接生人员接生的比例、产后访视率发展指数<1,孕产妇死亡率发展指数接近1,其他指标均>1。结论:孟加拉国各生殖健康相关SDGs指标从1999-2018年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对于大部分指标,现在年均变化速度还低于达成2030年的既定目标所需速度,需要在未来几年加快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闭经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闭经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闭经,本指南根据近年来国内外闭经的研究进展,针对病理性闭经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以便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协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认识闭经,强调对闭经病因进行精准诊断,根据患者年龄、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达到维持女性生殖健康及全身健康,促进第二性征发育,恢复月经,帮助有生育意愿的女性实现生育目标,并预防疾病发展与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球生殖健康理论发展及现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要素,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是直接影响生殖健康的决定因素,基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应将视角放在更宽广的人类与地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上。生殖健康不仅要达到降低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率及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更要促进人类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健康以及生殖健康的重要内涵。本文通过对生殖健康理论发展和全球生殖健康现状进行系统论述,旨在阐明生殖健康在全民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力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性健康相关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作为性健康相关卫生干预手段,手机应用程序在健康服务中的应用正逐步普及。此文回顾了当前国内外性健康相关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模式,根据信息交换和使用情景将其分为数据采集类、干预游戏类、咨询诊疗服务类和健康干预类。手机应用程序具有数据采集覆盖面广、监测数据准确性高、增强目标人群吸引力、增加健康管理可及性、实现自动化更新等特点,这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性健康管理和卫生干预的有效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保肛术式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直肠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日益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态势的持续加剧,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临床上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均为中低位直肠癌,而针对该类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往往是选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以及医疗理念的逐渐完善,目前认为针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不但要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且应尽量确保肛门和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在上述治疗 目标的基础上,腹腔镜保肛术式应运而生,且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日益广泛,包括局部切除术、前切除术以及前切除术与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联用等术式.随着外科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未来势必会有更为完美的新技术可以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提升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以生殖健康为导向的辅助生殖技术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s)作为生殖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涵盖了从配子成熟、合子形成到胚胎发育等多个关键生命早期发育过程.随着全球生育力下降趋势的加剧,不孕症患者倾向于选择ARTs以实现生育愿望.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ARTs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旨在讨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双相卵细胞体外成熟(biphasic in vitro maturation,biphasic IVM)、胚胎冷冻及冷冻胚胎复苏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非侵入性胚胎遗传学检测(non-invasive PGT,niPGT)等]及其前沿发展,重新审视各项技术在以生殖健康为目标的辅助生殖过程中的地位,并进一步讨论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健康的影响.在保障患者和子代健康的导向下,发展和完善辅助生殖技术,提高技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造福人类生殖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女童外阴阴道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
青春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发病率较高,是小儿与青少年妇科最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病情迁延反复可能导致成年后的生殖障碍.近年来,应对儿童及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挑战,预防并治疗儿童妇科疾病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西医治疗外阴阴道炎主要根据病原学结果等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疗效确切;中西医治疗均以促进阴道微生态平衡恢复及增强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为目标.该文对女童外阴阴道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可为女童外阴阴道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