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软骨成形声带内移术治疗单侧声带运动不良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初步探讨甲状软骨成形声带内移术治疗单侧声带运动不良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8例单侧声带运动不良患者,局部麻醉下在甲状软骨开窗,置入预成型的硅酮支架,将麻痹的声带向内侧移位,改善声门闭合状态.手术前后均采用纤维喉镜录像、嗓音主观分析及喉部薄层CT检查,评估声门闭合、嗓音改善及植入物位置.结果:8例患者嗓音障碍指数术前为91.5 (64.5,97.5),术后为22.5(5.0,47.5),术后显著小于术前(P<0.05).GRBAS结果:G、R、B、A术后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S术前术后均为0.声门关闭不全评分术前为1.0(1.0,1.0),术后为4.0(2.5,5.0),术后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喉部CT检查患侧声带明显内移.术前有误吸的4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8例患者随访5~48个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甲状软骨成形声带内移术有效地改善了单侧声带运动不良患者的发声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应用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于局麻下行甲状软骨板开窗,取自体甲状软骨植入(置于甲状软骨内软骨膜与甲状软骨板之间,缝合固定),使患侧声带内移;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行电子喉镜检查、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及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结果,分析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声嘶改善,术后一个月时喉镜下见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中线位,26例患者发声时声门闭合良好,6例患者声门后部遗留1 mm小缝隙;术后3、6个月时喉镜检查结果与术后一个月时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时,32例患者中嗓音恢复正常、明显好转、好转和无改善分别为14、12、4和2例;患者的VHI评分由81.50±11.58分降至28.59±9.05分,嗓音声学分析结果显示,基频微扰(jitter)由4.43%±1.01%降至1.23%±0.85%,振幅微扰(shimmer)由12.65%±1.01%降至4.83%±1.02%,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由-4.59±1.53 dB降至-10.09±1.75 dB,噪谐比(NHR)由0.31±0.02降至0.16±0.01;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上述VHI评估及噪音声学分析指标均保持持续稳定.随访1~4年无一例植入物脱出.结论 采用自体甲状软骨作为移植物的改良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能明显提高患者嗓音质量,无排异反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甲状软骨成形移植术加声带内移术10例的手术护理配合
编辑人员丨2021/1/16
单侧完全性声带麻痹是指喉的运动神经受到损伤时引起一侧声带运动不能、声门闭合不全的状态.该病多由甲状腺手术损伤、颈部及喉部各种外伤、肿瘤压迫相关神经、大脑中枢病变等引起,患者临床表现发音无力、嘶哑、吞咽误吸呛咳,严重者致反复肺部感染甚至死亡[1].甲状软骨成型移植术加声带内移术即通过甲状软骨开窗、植入特定形状的移植物、内移固定麻痹的声带,人工制造出可以完全闭合的声门形态.甲状软骨成形移植术是通过永久性植入物内移固定麻痹的声带和消灭或减小声门闭合时的缝隙,以达到改善发音、减少进食呛咳的目的,是一项新型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手术技术[2].我 院 2015 年 以 来 将 该 项 新 技 术 应 用 于 临 床,取得良好结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
超声引导颈丛麻醉在Ⅰ型甲状软骨成形加声带内移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软骨成型加声带内移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 甲状软骨成形手术患者15例超声引导下手术侧行颈深加颈浅丛阻滞,对侧行颈浅丛阻滞,辅助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达到患者无痛镇静,可以唤醒配合发音.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0 min、手术进行到测试植入物型号时的血压、心电图、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以及是否有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全脊麻等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上述方法麻醉下完成手术,无术中辅助给予局部浸润麻醉,术中未发现有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全脊麻并发症.15例中2例予以舒芬太尼5~10 μg,麻醉后未发现患者出现Horner综合征.辅助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下总体麻醉平稳,手术中的心率变化不显著,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变化不显著.结论 超声引导行单侧颈深丛阻滞加两侧颈浅丛阻滞下甲状软骨成型手术,辅助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患者可以在清醒镇静下配合发声,且麻醉平稳安全,阻滞效果确定,能够满足手术麻醉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