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树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基因CsMVD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的芽叶为供试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茶树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MVD(GenBank登录号为MF772780);该基因全长1 585 bp,其ORF为1 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46.45 kD,理论等电点7.10.CsMVD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MVD1 superfamily的保守结构域,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部分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决定了蛋白的催化反应特异性和活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sMVD与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MVD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sMVD在茶树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果实中CsMVD的表达量最高,表达水平表现为:果实>茎>根>叶>花;在白茶萎凋过程中,CsMVD基因的表达量在48 h结束阶段显著高于0h,推测该基因与茶叶萜类香气化合物形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茶树CsNCED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以铁观音茶树品种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茶树脱落酸(ABA )合成途径关键限速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 ,NCED )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1 931 bp ,包含1 821 bp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606个氨基酸残基. NCBI同源分析结果表明,与葡萄VvNCED2相似性最高(78%) ,命名为CsNCED2(NCBI登录号:MF765770).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具有NCED家族的FLNO2258保守结构域,以及MIAHPKxDP和HDFAITE保守结构域序列;在保守区存在4个Fe2+活性组氨酸结合位点,N-端含有叶绿体转运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sNCED2基因在铁观音叶、茎和花中表达量较高;白茶萎凋和乌龙茶做青均可以诱导 CsNCED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除干旱胁迫抑制 CsNCED2表达外,ABA和低温胁迫均能够诱导 CsNCED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表明 CsNCED2基因在茶树ABA合成代谢以及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茶树GH1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茶鲜叶萎凋过程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5
糖苷水解酶第1家族基因(GH1)在茶叶香气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茶树GH1家族成员的进化特性及其在茶鲜叶萎凋过程的表达规律,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对GH1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及其在不同组织和茶鲜叶萎凋过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茶树GH1基因家族共31个成员,分为5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的GH1具有类似的保守基序,保守性较高.GH1基因编码142-871个氨基酸,GH1在细胞中分布很广,包括分泌通路、细胞核、胞浆等.GH1基因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幼嫩茎段、幼根、幼果、成熟叶、嫩叶、项芽、老叶和花.在茶鲜叶萎凋过程中,大部分GH1基因在鲜叶和萎凋减重10%阶段优势表达,而CsGH1BG6、CsGH1BG7和CsGH1BG26在茶鲜叶萎凋减重20%至60%之间上调表达,这是GH1基因参与白茶加工品质调控的关键时期.本研究表明上调表达的GH1基因对茶鲜叶的失水胁迫调控和萎凋过程香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作为进一步开展茶鲜叶萎凋过程品质形成研究的候选基因;结果可为茶叶加工品质调控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