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干眼已成为眼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干眼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干眼检查技术发展迅速,目前与泪膜和视力的动态分析相关的无创设备可以实现干眼的诊断、亚型分析和严重程度评估.本文系统性总结了国内外最新的干眼诊断技术如功能性视力测量系统、泪膜稳定性分析系统、条状半月板测量管、泪液干涉成像、睑板腺形态成像、活体共聚焦生物显微镜等检查设备;分析了最新的观点和研究热点,为干眼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此外,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治疗进展,包括神经生长因子、干细胞疗法,强脉冲光治疗、加湿加热护目镜、热脉动治疗等现代物理治疗方法,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热敷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比分析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与传统的热敷疗法( warm compress)对睑板腺功能障碍(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MGD患者5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单独一次LipiFlow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对照组受试者每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热敷眼罩热敷治疗15min,每天1次,共2wk.对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wk进行包括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 TBUT) 、脂质层厚度( LLT) 、睑板腺缺失情况等8 项指标的评估.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对两组的组间差异性及时间差异性进行分析.若两组存在组间差异性,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组内存在时间差异性,则采用LSD-t检验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眼表疾病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Schirmer 试验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治疗后第 12wk,试验组与对照组在 OSDI、MGYSS、LLT、眼表染色评分、TBUT这些方面,改善程度的差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不良医疗事件.结论:单独一次睑板腺热脉动系统疗法和热敷疗法均能够有效且安全地治疗MGD.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热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睑板腺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目前MGD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局部使用人工泪液和眼表润滑剂、局部和(或全身)使用具有抗炎作用的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膳食补充Ω-3脂肪酸等.近些年来逐渐用于临床的热脉动系统LipiFlow可直接对上下眼睑的睑结膜面进行加热,同时从眼睑皮肤面对睑板腺进行脉冲式按摩,由于设计独特,在治疗时可有效避免对角膜及眼球的加热和挤压,大大提高了物理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依从性.大量临床研究显示LipiFlow治疗MGD的效果并不低于持续3个月、2次/d的传统热敷按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LipiFlow在国内的应用还未全面展开,只在部分医院有试验性的应用,该文就LipiFlow治疗MG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传统治疗方法与应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初步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睑板腺热脉动系统(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热敷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开放式、随机性的临床研究,将50例(100眼)MGD患者随机分为LipiFlow治疗组(25例50眼)和热敷治疗组(25例50眼).LipiFlow治疗组给予1次12 min的LipiFlow治疗;热敷治疗组给予热敷治疗,每次15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包括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脂质层厚度(LLT)、不完全眨眼频率(PB)、眼表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TBUT)、睑板腺开口数及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GYSS)等方面的临床评估,对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观症状都有所缓解,LipiFlow治疗组的OSDI评分低于热敷治疗组(P<0.05);同时,LipiFlow治疗组LLT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热敷治疗组LLT改善不明显,LipiFlow治疗组LLT较热敷治疗组有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眼表荧光素染色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LipiFlow治疗组的评分值较热敷治疗组更低(P<0.05).在治疗后8、12周,LipiFlow治疗组的PB显著低于热敷治疗组,而TBUT值则显著高于热敷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睑板腺开口数及MGYSS评分在治疗4周后均获得改善,LipiFlow治疗组睑板腺开口数及MGYSS评分均显著高于热敷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ipiFlow能有效改善MGD患者的不适症状及体征,其效果明显优于眼睑热敷治疗,且持续至少3个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对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IL-6、IL-1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眼部症状、睑板腺分泌功能和泪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 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MGD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MGD常规治疗(睑缘清洁、眼部热敷及眼睑按摩,早晚各1次,共3个月),观察组采取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12 min,共1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眼部症状﹝干眼症状评估问卷(SPEED)评分﹞、睑板腺分泌功能﹝睑板腺分泌物性状(MGYSS)评分﹞、泪液IL-6与IL-1β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分析SPEED评分、MGYSS评分与泪液IL-6、IL-1β 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UT、SIT、L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L及SPEED评分、MGY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泪液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PEED评分、MGYSS评分与泪液IL-6、IL-1β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睑板腺热脉动系统可以提高老年MGD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及睑板腺分泌功能,降低泪液IL-6、IL-1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