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指导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7例接受减压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分为神经根封闭组( n=22)及非神经根封闭组( n=2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压椎板数、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期间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ODI)评分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27.6±7.5)个月随访。神经根封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压椎板数、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分别为(90.5±12.6) min、(110.5±15.8) mL、(1.2±0.8)个、(85.6±15.8) mL、(6.2±2.8) d,非神经根封闭组分别为(190.6±25.5) min、(450.5±24.8) mL、(3.8±1.6)个、(210.5±16.8) mL、(9.5±2.2) d,神经根封闭组均显著少于非神经根封闭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腰腿疼痛VAS、JOA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神经封闭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3.2±1.4)分、(1.4±0.8)分、(0.5±0.2)分,JOA评分分别为(15.8±4.3)分、(21.3±5.6)分、(25.6±1.4)分,ODI评分分别为(50.6±10.3)分、(22.8±7.8)分、(16.8±4.2)分,非神经根封闭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5.1±1.8)分、(3.4±1.2)分、(1.8±0.5)分,JOA评分分别为(14.1±4.8)分、(20.5±3.2)分、(24.2±1.8)分,ODI评分分别为(60.5±9.8)分、(31.6±8.2)分、(21.3±5.5)分,神经根封闭组均优于非神经封闭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腿痛VA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移位,植骨均融合良好。 结论:对于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术前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可以明确责任节段,依此进行的选择性减压融合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同时改善患者腰腿痛及身体功能,具有重要的手术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1年 3 月-2022年 12 月收治的 5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分析治疗干预效果.结果:封闭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段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治疗,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桂枝葛根汤加减联合冲击波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常见颈椎病类型之一,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关节增生、肥大,直接或间接压迫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引起其分布区域感觉、运动、反射障碍,表现为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及上肢疼痛、麻木,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机体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甚至肌肉萎缩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越趋于年轻化.现阶段治疗多以非手术方案为主,西医治疗包括物理疗法、颈部制动、牵引、封闭等[2] ,传统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正骨、小针刀、穴位注射、牵引、超声波等治疗方式[3-4] ,均有一定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神经根造影加封闭的精确诊断在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探讨神经根造影加封闭(neurography and nerve root sealing,NNRS)的精确诊断在脊柱内镜镜下融合(Endo-P/T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症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从2022年1月1日至6月21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神经根封闭造影确认责任节段并对其行Endo-P/TLIF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椎间高度、硬膜横断面积、骶骨倾斜角、骨盆投射角、骨盆倾斜角;MRI提示、神经根封闭造影确认的责任节段和最终减压时的单节段、双节段、3节段及以上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过程中1例患者未按时复诊,1例患者失联,最终58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纳入统计.术后6个月改善率优55例,良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通过NNRS的责任节段得出单侧单节段、双侧单节段的责任神经节段明显多于腰椎MRI显示节段数,得出单侧、双侧双节段和3节段及以上的责任神经节段明显少于腰椎MRI显示节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腰椎前凸角、椎间高度、硬膜横断面积、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投射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选择性NNRS的精确诊断的方法,能够在术前确认责任神经节段,在精确诊断的基础上运用Endo-P/TLIF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症,责任节段精细减压,明显减小创伤和出血,缩短了住院时间,良好地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中广泛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腿痛55例
编辑人员丨2023/8/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在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的病理基础上椎间盘局限性突出刺激和(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均能得到缓解,但复发率高达25%[1].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或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症状,或疼痛剧烈,或处于强迫体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通常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能更大程度地改善症状,对轻中度无手术指征者也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症状[2].手术远期优良率为60%~80%[3],部分患者在术后仍旧疼残留腰腿疼痛等后遗症,影响手术效果,使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质量下降.西医治疗包括营养神经、物理理疗、椎管内封闭、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4];中药内服、熏洗、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疗法应用也十分普遍[5].笔者采用中药热敷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腰腿痛患者55例,观察对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诊断定位不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72岁女性患者,以"右拇指疼痛12日."为主诉入院,患者曾因双上肢麻木,踩棉感,于外院行C3-7节段后入路椎管减压术,术后恢复良好.患者约1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拇指针刺样疼痛,未明确诊治,未规律治疗,现为求明确诊治遂就诊于我科,患者颈部MRI提示,颈椎顺列整齐,曲度如常,诸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颈5-6、6-7 椎间隙局部略显狭窄.颈3-7椎体左侧椎弓板局部缺如;颈2-3、3-4、4-5、6-7椎间盘局限性向后轻度突出,硬膜囊受压,椎管大小尚可.颈 4-5 椎体水平脊髓内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颈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患者颈部CT提示:颈3-7椎体左侧椎弓板局部缺如;颈2-3、3-4、4-5椎间盘局限性 向后轻度突出,硬膜囊受压.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查体:右侧前臂桡侧浅感觉轻度减退,右侧Hoffman征阳性.余查体未见异常.冠状位MRI可见,C6-7右侧神经根出口可见一骨性致压物压迫C7右侧神经根,但由于患者拇指疼痛区域应属C6神经根支配区域与受压的C7神经根分布区域不符,为术前明确诊断责任节段,遂在B超引导下行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所使用的药物为: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注射液、碘普罗胺注射液按照1:1:1配制,混合药物单次注射剂量2 ml.封闭右侧C7神经根,术后右上肢疼痛症状缓解明显,且未复发,遂行保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治疗不典型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定位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探究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治疗不典型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定位价值,为不典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责任节段明确提供理论依据,报道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探究对象为2015-08-2016-08于我院治疗手术治疗的具有不典型多节段退变的15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进行常规CT及MRI检查.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最低55岁,最高72岁,平均(62.22±3.5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4年,平均(4.65± 1.32)年;7例患者神经根性症状合并间歇性跛行,4例患者反复跛行,6例患者有反复的下肢神经根症状;8例症状与体征单侧下肢出现,双侧下肢7例;6例患者跟腱、膝腱反射减弱,2例肌力减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椎间孔入路微电流刺激联合神经根封闭治疗神经根受压的下腰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在影像引导下经椎间孔微电流刺激联合神经根封闭对神经根受压型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根压迫引发的下腰痛患者42例,研究组在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行神经根封闭联合微电流刺激,对照组给予止痛药及核心力量的锻炼,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VAS和JOA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 d,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和JOA评分及治疗后1年相邻组间JOA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间孔入路微电流刺激联合神经根封闭是治疗神经根受压的下腰痛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卡压的外科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卡压的病因、临床诊断标准,确立手术治疗指征和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例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卡压进行随访分析,单纯表现疼痛及感觉障碍6例,合并运动障碍8例;肢体抬高试验阳性14例,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7例;行单侧下肢坐骨神经骨盆出口位核磁11例,阳性结果10例,均被术中手术证实.1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证实单纯梨状肌肥大卡压4例,肌肉肥大合并无名束带卡压3例,坐骨神经分支走行异常3例,横行动静脉卡压3例,骶髂关节骨赘增生1例,梨状肌缺如合并臀大肌变性卡压1例.均解除卡压,预防性切断梨状肌及闭孔内肌,10例行神经外膜松解术.结果 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能胜任原来工作7例,症状明显改善6例,症状部分缓解1例.结论 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卡压是下肢神经痛的一组常见症候群,病因多变;术前坐骨神经骨盆出口位核磁平扫及术前诊断性封闭治疗应作为主要诊断标准;应重视高位神经根与坐骨神经“双卡压”的可能.手术松解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选择性神经根封闭联合微电流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影像引导下经椎间孔微电流刺激联合神经根封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神经根封闭组与神经根封闭联合微电流刺激组,通过对患者进行VAS和JOA评分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2组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间孔入路微电流刺激联合神经根封闭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