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始人郑集教授(1900-2009)与张昌颖教授(1906-2006)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而出资设立,每年评选4篇论文,评选范围为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发表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获奖者将在当年举办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全国学术大会上接受颁发的奖金和奖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内科医师的学术交流、讨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欢迎订阅2025年《放射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放射学实践》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与德国合办的全国性影像学学术期刊,创刊至今已40 周年.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国内各大学会、协会、组织机构通过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放射学实践》杂志入选中国科协发布 10 大领域《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业内认可的较高水平期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放射学实践》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啦!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国内各大学会、协会、组织机构通过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放射学实践》杂志入选中国科协发布 10 大领域《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业内认可的较高水平期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投稿须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须知"刊登在每年第1期,务请作者参照最新要求投稿.1《中日友好医院学报》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刊物通过介绍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康复、管理方面的新成果和新动态,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主要栏目有:述评、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医学讲座、综述、经验交流、中医园地、短篇报道、技术与方法、病例报告及护理园地等.《中日友好医院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入编及入网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期64页,大16开.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 1001-0025;国内统一刊号:CN-2622/R;邮发代号:82-458;电子邮箱:zryhyyxb@163.com;电子版网址:http://zryhyyxb.periodi-cals.net.c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欢迎订阅2024年《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是神经、精神科学及精神卫生领域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2006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遵循学科发展规律,以提高杂志质量、扩大社会效益为使命,及时反映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更好地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神经科学、精神科学及精神卫生领域中从事基础、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的工作者及学生.报道内容包括相关各学科领先的教学、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学术交流、短篇报道、综述、病例报告、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大数据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重症医学的诊疗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监测手段与治疗方法。这些多元化的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多源性等特点,当前临床诊疗对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对多元数据的及时处理与整合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重症大数据应运而生。为了更好推动重症大数据在中国的规范化发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的基础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就本共识包括重症大数据的概念、意义与必要性;重症大数据临床研究关注的临床科学问题;重症大数据库的建立、标准与原则;重症医学大数据问题解决途径与方法;重症大数据的临床应用五个方面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生及致力于重症大数据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科技工作者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状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状态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于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通过纸质问卷及全国网络调研问卷的形式,调查我国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科技工作者。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心血管疾病史、工作压力状态、睡眠、抑郁焦虑状态等。结果:共调研科技工作者14 552人。该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25.5%,48.6%患有失眠,抑郁焦虑(包括单纯抑郁、单纯焦虑、混合抑郁焦虑)的患病率为28.8%,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焦虑患病率为15.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无心血管疾病无抑郁焦虑为参照,工作压力增加无心血管疾病科技工作者抑郁焦虑的风险(工作压力可承受: OR=2.253,95% CI 1.583~3.206,工作压力难以承受: OR=7.899,95% CI 5.094~12.15);经常饮酒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OR=1.978,95% CI 1.382~2.833);工作压力难以承受( OR=4.072,95% CI 2.515 ~6.399)、吸烟( OR=2.342,95% CI 1.603~3.421)使有心血管疾病的科技工作者抑郁焦虑风险增加, P值均<0.001。 结论:我国科技工作者抑郁焦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焦虑的问题较为突出,急需采取措施以保障科技工作者心脏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砷暴露与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具有致癌作用的非金属物质。慢性砷暴露会造成全身多器官损伤,因其发病机制不明确、缺乏特效药及早期生物学标志物等因素,长期以来成为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表观遗传修饰不仅与砷暴露存在相关性,而且可通过调控关键分子的表达参与砷诱导的早期损伤,成为砷暴露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模式之一,有望为地方性砷中毒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但DNA甲基化是如何调控砷诱导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砷中毒的发生发展,以及与砷中毒机制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现就DNA甲基化在砷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於达望与1930年版《中华药典》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於达望是中国近代药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中华药典》做出了多方面的工作:著文陈述没有国家药典的弊害,介绍国外药典编纂情况,上书卫生行政部门,对之最终决定编纂产生积极的影响;主持、参加审查药学名词,为编纂清除文字障碍;与孟目的主持编纂,几易其稿,始克完成;主持印刷过程中繁琐的校对工作,保证药典得以顺利付梓;著文介绍《中华药典》,为之编订索引,补遗拾缺,实验验证,并提出改版建议。於达望之于《中华药典》表现出的勇于担当、坚持不懈、团结合作和任劳任怨的精神,是其药学救国、报国之志的体现,对于今天科技工作者仍具有教育和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