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及多酚类成分含量测定的大盘龙七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建立大盘龙七Bergeniae Scopulosae Rhizoma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大盘龙七药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25 ℃;对10批大盘龙七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基于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同时测定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儿茶素、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大盘龙七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S5的相似度为0.752,其余批次的相似度均大于0.92,共标定了 14个共有峰,指认出7个色谱峰,分别为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儿茶素、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聚类分析将10批大盘龙七药材分为3类;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4是影响药材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标记了大盘龙七中6个差异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批大盘龙七药材中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儿茶素、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30~63.24、0.26~2.98、15.96~78.04、1.54~11.17,0.97~2.54、2.09~7.38、0.64~12.30 mg/g.结论 建立的大盘龙七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大盘龙七药材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大盘龙七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岩白菜属植物规模化繁殖及遗传稳定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据市场需求和野生资源现存状况,筛选厚叶岩白菜(Bergenia crassifolia)、秦岭岩白菜(B.scopulosa)和岩白菜(B.purpurascens)进行规模化繁殖,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组培苗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以顶芽为外植体,筛选出MS+0.5mg·L-16-BA+0.01 mg·L-1 NAA+2.0 mg·L-1 Vc为最佳增殖培养基,3种岩白菜属植物增殖系数分别为3.10、2.50和2.10;在1/2MS+1.0 mg·L-1 IBA+2.0 mg·L-1Vc培养基上,3种岩白菜属植物生根率分别为85%、80%和75%;在腐殖土:黄沙:珍珠岩=2∶1∶1 (v/v/v)的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0%、85%和80%.规模化繁殖厚叶岩白菜20万株,秦岭岩白菜2万株,岩白菜1万株,目前还在持续生产中.I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岩白菜后代遗传变异较大,秦岭岩白菜后代遗传变异较小,3个种在继代至第20代时出现了遗传变异;岩白菜和秦岭岩白菜的平均遗传变异率随继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厚叶岩白菜的平均遗传变异率随继代次数的增加呈现不规律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秦岭岩白菜根茎化学成分的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对秦岭岩白菜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方法:选择秦岭岩白菜的75%甲醇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Thermo Accucore aQ RP18色谱柱(2.1 mm×150 mm,2.6 μm),流动相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40 min,5%~95%A;40~45 min,95%A),流速0.3 mL· min-1,柱温30℃C;质谱分析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扫描范围m/z 80~1 200.结果:共鉴定出了66个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2个、岩白菜素类7个、黄酮类15个、有机酸类1 5个、糖苷类25个及其他类2个.结论:该方法可系统、准确、快速地对秦岭岩白菜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其中8个成分(琥珀酸、熊果苷、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岩白菜素、儿茶素、绿原酸和咖啡酸)与对照品比对而准确鉴定,51个成分为首次在秦岭岩白菜中发现,28个成分为首次从岩白菜属植物中发现,可为秦岭岩白菜药效物质研究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