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状胃延长术是食管癌切除术后胃食管高位吻合时的应急选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介绍管状胃延长术这一创新的手术方法 ,并报道应用该手术方式实行食管癌切除及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的成功案例.方法 报道我科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名食管癌患者,2例诊断为颈段食管癌,3例胸中段食管癌,颈段食管癌患者行下咽切除+全喉切除+食管内翻拔脱+胃口咽吻合术,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中发现患者胃长度不够,难以在口咽部进行吻合,故被迫进行管状胃延长术以尽量延长管状胃.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7~12 d行上消化道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术后2~3周病情平稳出院.结论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高位吻合时,若发现管状胃长度不够或吻合口张力较高,管状胃延长术也许是个不错的应急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辅助化疗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视频要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食管癌作为威胁全球人类的健康问题而备受关注.相比传统的全胃代食管手术,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可以明显促进胃排空、使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下降、进而使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等术后并发症得以减少,同时还减轻对心肺的压迫、减少术后胸胃综合征.因此,在不延长患者手术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手术也相对较安全的基础上,管状胃较传统全胃代食管更能显著地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防止复发和转移.本文就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在食管癌手术中运用的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宽度管状胃对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项倾向配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细管状胃与宽管状胃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520例临床早期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宽(5 cm宽度)管状胃组(n=260)和细(3 cm宽度)管状胃组(n=260),分析其围手术期外科效果指标.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 R T C)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 L Q C-30和O ES-18量表)对2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3、6、9、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指数、麻醉风险分级、肿瘤部位和术后病理分期等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细管状胃组的相关手术耗材费用较高[(0.79±0.04)万元v s(0.58±0.05)万元,P=0.000].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在术前基线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但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改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时间效应外,细管状胃组术后在整体状况评分、呼吸不适、反流症状、咳嗽等4项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宽管状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管状胃的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一颈部切口微创食管切除术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单一颈部切口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6月我科采用单一颈部切口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18例,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和清扫淋巴结,全腹腔镜游离胃、清扫淋巴结并制作管状胃,经单一颈部切口取出标本,吻合食管与管胃.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2~391 min,平均301 min.术中出血量90~280 ml,平均160 ml.淋巴清扫(27.2±6.3)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10 d,平均4 d.术后住院时间8~21 d,平均12.5 d.术后第1、2、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2.6±0.3),(3.8±0.7),(3.1±1.1)分.术后3例吻合口漏,其中2例经介入治疗恢复,1例经延长胃管拔除保守治疗恢复.18例术后随访9~20个月,平均12个月,1例术后18个月复发,余17例无疾病进展.结论 单一颈部切口微创食管切除术可行,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腔镜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Siewert Ⅰ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胸腔镜和腹腔镜手术两部分完成。首先,患者取平卧位,采用5孔法腹腔镜手术,CO2人工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 = 0.133 kPa),行下段食管及胃的游离和腹腔淋巴结清扫,管状胃制作,空肠造口术;然后,改取右侧45°侧俯卧位,采用3孔法胸腔镜手术,CO2人工气胸,压力8 mmHg,完成食管的游离,双侧喉返神经旁、隆凸下和食管旁淋巴结清扫,食管胃Overlap胸内吻合;最后,延长胸腔镜辅助操作孔,用取物袋取出标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均行近端胃切除术,A组采用食管残胃吻合,B组采用管状胃吻合,C组采用双通道吻合。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营养状况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B组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C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10.0% vs. 5.0% vs. 40.0%,P<0.05);患者术后6个月的血清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BMI营养指标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C组各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结论:AEG根治术管状胃吻合和双通道吻合具有更显著的抗反流效果,双通道吻合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并未增加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的风险,且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营养恢复,其优势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