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就业分析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使用北京某高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就业数据,对其就业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对人才培养的启示。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所分析的指标包括就业人数、就业率、就业地域及专业分布。结果:在2009至2021年间,该校共有2 281名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其中,毕业当年就业者2 188人,占比96.0%。在医疗机构就业者所占比例平均为90.8%(2 034/2 241),但呈下降趋势。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在北京就业者最多,占比78.7%(1 723/2 188)。在专业选择方面,以学习外科专业者最多,占比33.0%(753/2 281);其次为内科学,占比24.4%(557/2 281);选择儿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社会急需紧缺专业者极少。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式好,但也需要关注就业呈现的新趋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二级学科的选择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为学科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和激励毕业生为急需紧缺专业和边远地区卫生服务作出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我国高层次、应用型精神医学人才匮乏,因此,对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重要。本文对济宁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指出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注重了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特别是精神疾病的临床能力的培养,并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临床能力的规范化培训、考核制度的制定、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培养合格的高水平的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跨学科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验证——以临床医学领域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聚焦临床医学领域,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本研究前期基于特征匹配法构建的跨学科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期为跨学科的科研评价提供支撑与铺垫.方法 运用特征匹配法、德尔菲法以及归一化评价等方法对临床医学领域重点二级学科构建一套科技论文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关的案例验证.结果 归一化评估系数反映了科研工作者发表高影响因子文章的难度系数.经过特征匹配与归一化过程发现,与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外科学领域相比,肿瘤学、内科学领域科研人员更容易发表高影响因子文章.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本研究验证了跨学科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基于特征匹配法、归一化评价方法的跨学科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了临床医学各学科特征,为评价临床科研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