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麻木酚素在干预疾病中涉及的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自身的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多酚类物质对机体的有益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国内外学者对于多酚的研究颇多,目前研究,证实多酚类物质由于自身的化学性质,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对许多疾病,例如:癌症、糖尿病和结肠炎等均有改善作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亚麻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其中亚麻籽中存在大量的亚麻木酚素,亚麻木酚素也是多酚类物质的一种,其对机体的影响不言而喻.亚麻木酚素作为一种对众多疾病的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的物质,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本文对亚麻的来源、代谢过程、生物作用进行了描述,并从与亚麻木酚素相关信号通路的角度,全面综述亚麻木酚素干预疾病的机制.研究发现,亚麻籽木酚素可通过直接调节基因表达或间接调节信号通路的方式,促进机体健康.此外,亚麻木酚素还能根据特定的生理条件发挥不同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天水涤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天水涤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天水涤肠汤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TTD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将天水涤肠汤有效成分靶点与溃疡性结肠炎潜在靶点取交集,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疾病-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48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3 g/kg)及天水涤肠汤低、中、高剂量组(7.5、15、30 g/kg),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相应药物干预7 d后,进行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改变,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获得天水涤肠汤组方药物活性成分127个,溃疡性结肠炎靶点560个;天水涤肠汤与溃疡性结肠炎交集靶点89个,核心靶点包括IL6、TNF、IL1B、AKT1、TP53、VEGFA、JUN、PTGS2、CXCL8、CCL2、STAT3、MMP9等;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应答、脂多糖的代谢、细菌源性应答、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过癌症途径、IL17、TNF、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天水涤肠汤中、高剂量组DAI评分降低( P<0.05),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表达降低( P<0.05),天水涤肠汤各剂量组结肠组织IL-6、STAT3 mRNA水平降低( P<0.05)。 结论:天水涤肠汤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调节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肠黏膜炎症反应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另枝菌属细菌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另枝菌属( Alistipes)细菌主要从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中分离出来,属于拟杆菌门。从人类粪便、阑尾炎、腹腔和直肠脓肿等样本中分离出了另枝菌属的各种菌种,目前该属发现的菌种有芬氏另枝菌、腐烂另枝菌、昂氏另枝菌、沙氏另枝菌和蒂莫另枝菌等。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另枝菌属细菌对某些疾病具有保护作用,包括胰腺癌、阿尔茨海默病、肝纤维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另一方面,其他研究表明,另枝菌属细菌在帕金森病、结直肠癌和抑郁症等疾病中具有致病性。此外,另枝菌属细菌还被证明在结肠炎中表现出了矛盾的作用,既能促进结肠炎的发展,也能抑制炎症。本综述旨在帮助研究者们认识另枝菌属细菌,并且进一步总结另枝菌属细菌与疾病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2021年内蒙古城市地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结肠镜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内蒙古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41 002名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方法]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结肠镜筛查参与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P<0.05)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结肠镜筛查参与率相关的因素.并采用x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民族间结直肠癌阳性病例检出率.[结果]2017-2021年内蒙古城癌筛查地区共评估出高危人群41 002人,高危率22.73%,参与结直肠镜检查9 572人,结肠镜参与率为23.35%.完成病理活检3 438人,活检率35.92%;共检出结直肠癌阳性病例973例,检出率为10.17%,其中结直肠癌41例,检出率为0.43%,癌前病变932例,检出率为12.6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45岁人群相比,高年龄组(46~55岁、56~65岁和>65岁组)的人群更不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OR分别为0.258、0.235和0.164);与呼和浩特市人群相比,巴彦淖尔市人群(OR=0.634)更不愿意接受结肠镜筛查;与公职人员人群相比,农工商服务人员(OR=0.889)更不愿意接受结肠镜筛查;与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相比,初中(OR=1.586)、高中(OR=1.698)、大学及以上(OR=1.534)学历组更愿意接受筛查;与不饮酒人群相比,饮酒人群(OR=1.256)更愿意接受结肠镜筛查;具有慢性结肠炎人群(OR=1.677)、下消化系统其他疾病人群(OR=1.367)、粪便潜血检测阳性人群(OR=1.416)更愿意接受结肠镜筛查.[结论]内蒙古城市癌症筛查地区总体结肠镜依从性较低,筛查结果提示应加强对男性和老年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与预防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NCOA4介导铁自噬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铁自噬及其参与的铁离子代谢异常是促发铁死亡的重要机制之一.铁自噬的调控主要涉及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COA4)转录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铁死亡在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癌症(CA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靶向调节铁死亡能缓解结肠炎症反应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本文就NCOA4介导铁自噬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结肠炎和CA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而为结肠炎及其炎癌转变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所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恶性肿瘤所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预测标志物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提升对irAEs早期识别和治疗的能力,优化ICIs的治疗效能.方法 以"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mmunother-apy,tumor/cancer/oncology/neoplasm/carcinoma,adverse event/toxicity,biomarker"为英文关键词,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癌症/恶性肿瘤,不良反应/毒性,标志物"为中文关键词,检索PubMed、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2018-01-01-2023-10-31相关文献.共检索到184篇相关文献.纳入标准:聚焦于ICIs所致irAEs预测的生物标志物相关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文献和会议论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2篇文献.结果 irAEs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常见的包括皮肤相关疾病和结肠炎,少见的包括肝炎、肺炎、心肌炎、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目前常用预测标志物各具优缺点,大部分预测标志物的特异性并不高,抗结核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可能有助于预测ICIs诱导的肝损伤,血清游离型CD163、C-X-C模体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和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 IgG水平可以较为有效的预测皮肤相关irAE的发生.白细胞介素17(IL-17)、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水平升高等,能够预测ICIs引发的结肠炎发生.嗜酸性细胞计数>240/μL和相对嗜酸性细胞计数>3.2%与内分泌irAE的发病显著相关.外周血标志物、肠道菌群及新兴标志物,如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等,目前临床相关证据罕见报道,但发展前景乐观,期待能与其他标志物共同预测irAEs的发生.结论 依靠单一的标志物很难精确预测特定irAEs的发生,未来应加强多学科间的交叉协作,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在临床实践中联合使用多项标志物可能会更有效地预测irAEs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ICIs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联动成像技术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3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UC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内镜检查是对UC疾病活动性评估及预测复发的重要检查手段,是指导UC治疗的基石,也是UC癌变的主要监测手段.白光内镜(WLI)、窄带成像(NBI)、蓝激光成像(BLI)常用于UC的监测,但对微小病变和不典型病变的检出具有一定局限性.联动成像(LCI)是一种新型内镜图像增强内镜(IEE)技术,对炎症、早期癌症等病变的识别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就近年LCI技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生物信息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苦参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苦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及相关文献获取苦参的成分靶点信息,应用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06285)获取UC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免疫相关基因(IRGs)数据库收集IRGs,再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苦参通过调节IRGs的表达治疗UC的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平台对相关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将苦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苦参通过调节免疫相关蛋白治疗UC的潜在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8-异戊烯基-山柰酚、菜豆素、怀特酮、大豆抗毒素、高丽槐素、苦参素和苦参碱;核心靶点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白细胞介素(IL)1β、CXC趋化因子配体 8(CXCL8)、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 2(PTGS2)和IL-6;参与的信号通路为癌症相关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MMP9 与怀特酮的结合能为-42.7 kJ/mol;PPARG与菜豆素的结合能为-41.9 kJ/mol;MMP9 与木犀草素、PTGS2 与木犀草素、PTGS2 与菜豆素、PTGS2 与大豆抗毒素的结合能均为-40.6 kJ/mol.结论:本研究探讨了苦参通过调节IRGs治疗UC的潜在机制,为苦参临床应用的拓展及UC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靶向MDSCs免疫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癌症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结肠炎相关性癌症(CAC)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结直肠癌,由炎症性肠病(IBD)发展而来.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性的髓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MDSCs在结肠炎相关性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增殖、激活,抑制T细胞的生成并损害其功能,阻碍结肠炎相关性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本文就MDSCs在炎症性肠病到结肠炎相关性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抑制机制,以及目前靶向MDSCs免疫治疗炎症性结直肠癌的药物做一综述,以期为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癌症提供新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另枝菌属细菌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另枝菌属(Alistipes)细菌主要从人类肠道微生物组中分离出来,属于拟杆菌门.从人类粪便、阑尾炎、腹腔和直肠脓肿等样本中分离出了另枝菌属的各种菌种,目前该属发现的菌种有芬氏另枝菌、腐烂另枝菌、昂氏另枝菌、沙氏另枝菌和蒂莫另枝菌等.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另枝菌属细菌对某些疾病具有保护作用,包括胰腺癌、阿尔茨海默病、肝纤维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另一方面,其他研究表明,另枝菌属细菌在帕金森病、结直肠癌和抑郁症等疾病中具有致病性.此外,另枝菌属细菌还被证明在结肠炎中表现出了矛盾的作用,既能促进结肠炎的发展,也能抑制炎症.本综述旨在帮助研究者们认识另枝菌属细菌,并且进一步总结另枝菌属细菌与疾病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