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是一种罕见的损伤,目前对于此类病例报道较少,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为简单的脚踝扭伤.如果患者存在特定的损伤机制,应进行CT扫描以明确诊断.目前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的治疗尚无标准化共识,传统的开放手术包括踝关节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及后内侧入路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关节镜技术、数字化技术辅助经皮治疗、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治疗等技术被应用于临床.该文就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诊治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99Tc m-MDP三相骨显像影像学表现:3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郁探讨瘿病中医病机及辨证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瘿病是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郁”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郁”的理解探讨瘿病病机,发现人体生理之气血津液转变成病理产物之火瘀痰湿过程中,“郁”发挥主导作用,大致可分为气郁、火郁、痰湿郁、血郁4种,临床常以1种为主,兼夹其他。瘿病辨治思路可以“郁”为核心,从气血津液辨证,针对主症选定主方,并酌情合方或加减防治兼证。现代常见瘿病中,以气郁为核心病机者有桥本甲状腺炎,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减;以火郁为核心病机者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以升降散为主方加减;以痰湿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或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治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及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以血郁为核心病机者有实性甲状腺结节,可在痰湿郁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影像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5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06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HRCT图像,对病灶分布、形态及周围受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6例COVID-19患者首次肺部HRCT均发现病灶,单侧肺分布11例(10.4%),双侧肺分布95例(89.6%);肺外周分布65例(61.3%),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41例(38.7%);1个病灶8例(7.5%),2个病灶5例(4.7%),多发病灶93例(87.8%);结节状病灶12例(11.3%),磨玻璃状病灶94例(88.7%),条索状病灶7例(6.6%),2种及以上形态共存病灶15例(14.2%);累及一个肺叶10例(9.4%),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96例(90.6%);纵隔淋巴结增大24例(22.6%)(>60岁患者19例,占79.2%),胸腔积液3例(2.8%),心包积液1例(0.9%),胸膜受累/增厚2例(1.9%)。>60岁患者多表现为多病灶,多形态,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累及多个肺叶,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HRCT检查能发现肺部病灶,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胸部HRCT扫描检查在NCP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癌伴下腔静脉全程癌栓综合治疗完全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 男性,38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发现肝脏占位1周”于2021年4月20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患者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进行性加重。1周前外院腹部超声检查、腹部增强CT检查和PET-CT检查结果提示肝脏6段占位伴下腔静脉癌栓,左侧腹内斜肌转移。既往慢性乙肝病史10年余,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冶游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见低回声占位,考虑恶性可能性大。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1)肝脏6段占位性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2)肝右静脉、下腔静脉及双侧肾静脉近段充盈缺损、明显强化,考虑癌栓形成;(3)腹水(图1)。PET-CT检查结果显示:(1)肝脏6段占位,代谢明显升高,考虑原发性肝癌;(2)下腔静脉全程充盈缺损伴代谢升高,考虑癌栓形成;(3)左侧腹内斜肌(L3层面)见结节状异常高代谢,考虑转移。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1.12×10 4 U/ml;AST为376.5 U/L,ALT为106.3 U/L;甲胎蛋白为87.43 μg/L。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1)原发性肝癌,中国肝癌分期(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CNLC)-Ⅲb期;(2)慢性乙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主动筛查在早期肺癌诊治中的作用及健康管理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主动筛查在早期肺癌诊治中的作用及健康管理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胸外科具有完整人口社会学、临床信息及病理影像学特征的2 056例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就诊原因分为主动筛查组1 082例,被动就诊组974例,分析两组肺癌手术患者人口社会学、临床信息及病理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并探讨主动筛查组人群健康管理要点。结果:2016年1月—2019年12月,主动筛查组人数占两组总人数的比例由36.1%升至54.2%,主动筛查组中CT检查发现肺癌的患者构成比由82.2%上升至96.8%。主动筛查组中女性、非吸烟者、腺体前驱病变、腺癌、0期患者、Ⅰ期患者、病变直径(d)≤1 cm、1 c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声门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36岁,因“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呼吸困难15 d”就诊。门诊电子纤维喉镜提示,声门下一半球形肿物隆起,突入并堵塞气道90%,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前颈部增强CT见C6平面喉咽右侧壁软组织结节影凸向气管腔,边缘见低密度影。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 2激光声门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2.0 cm×1.0 cm,剖开内为黏稠胶冻样组织,囊壁厚0.2 cm,术后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于术后第2天堵管,术后3 d出院,出院1年复查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司美格鲁肽治疗的1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患者因“口干10余年,加重伴双手麻木、刺痛5个月”就诊。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体重指数33.2 kg/m 2,糖化血红蛋白10.7%,初步诊断为T2DM、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脂血症,脂肪肝,泌尿道感染,甲状腺结节。在降糖治疗方面,停用达格列净,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早8 U、午8 U、晚8 U,甘精胰岛素睡前16 U皮下注射,联合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仍不达标。调整降糖方案为司美格鲁肽0.25 mg(1次/周)皮下注射、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6 U、晚26 U皮下注射,血糖稳步下降。出院后随诊,司美格鲁肽剂量加至1.0 mg(1次/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剂量减至早22 U、晚22 U皮下注射。3个月后空腹血糖6.2 mmol/L,餐后2 h血糖8.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体重减少13 kg,体重指数28.1 kg/m 2。患者不明显不良反应,依从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阴乳头状汗腺腺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44岁,因右侧外阴增生物10余年就诊。10余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外阴内侧有一豌豆大小结节,逐渐增大呈蚕豆大小,偶有不适,但无痒、疼。结节大小随月经周期略有变化,月经中期轻度增大,饱满,偶有胀痛,有少许清澈分泌物溢出,但结节表面皮肤从未有破溃。月经结束时结节略有缩小,行走或运动时偶感局部不适。体检: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小阴唇内侧一蚕豆大小肤色结节,顶端稍发白,边界清楚,无明显触痛、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糜烂、破溃、渗液等(图1A)。临床初步诊断:表皮囊肿?外阴皮下肿物性质待查?与患者沟通后给予手术切除结节行病理检查。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下部可见界限清楚的瘤细胞团,有大量管腔样或乳头样结构形成,管腔由双层细胞构成,可见断头分泌,细胞无异形,偶见核分裂象,间质血管扩张充血,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图1B、1C)。诊断:外阴乳头状汗腺腺瘤(hidradenoma papilliferum,HP)。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咽旁间隙结节性筋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咽旁间隙的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患者男,35岁,因“咽部异物感、睡眠时打鼾1个月”就诊。术前磁共振(MR)提示右侧咽旁间隙动脉鞘内结节状影,考虑神经鞘瘤。在全身麻醉下行肿物完整切除手术。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3.2 cm×2.3 cm×1.7 cm,无被膜,切面灰白色,质地中等,术后病理诊断为NF。术后1周出院,出院至今复查未见肿物复发,愈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