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了探究两种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对其进行辨识及质量评价,该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老鹰茶中15 种酚类化合物,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评价两种茶叶抗氧化能力,再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两种老鹰茶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索老鹰茶中不同酚类化合物对于抗氧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嫩叶茶中儿茶素、对香豆酸、异槲皮苷、金丝桃苷、烟花苷、紫云英苷、山奈酚、槲皮素、阿福豆苷含量显著高于老叶茶,其中儿茶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平均含量比老叶茶分别高1 039.43、169.12、257.35 mg·100 g-1.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均可将二者区分.(2)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在抗氧化能力上,二者在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嫩叶茶优于老叶茶.(3)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法提示老鹰茶中的异槲皮苷、儿茶素、紫云英苷、绿原酸、金丝桃苷、对香豆酸、山奈酚是其发挥抗氧化效能的主要酚类化合物.该研究结果可为老鹰茶的质量控制及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老鹰茶中一个新的木脂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硅胶、MCI、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对贵州老鹰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NMR数据以及理化性质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得到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老鹰茶木脂素A(1)和cinnamophilin (2).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鹰茶主要基源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老鹰茶是一种重要的民族特色类茶饮品和保健茶,在我国民间有着较长的饮用历史.用于制作老鹰茶的基源植物主要为5种樟科植物(毛豹皮樟、狭叶润楠、川黔润楠、红果黄肉楠和香叶子),其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十分缺乏,导致老鹰茶树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等工作支撑理论薄弱,制约了产业发展.本研究首次利用流式细胞术和K-mer频数分析2种方法对5种老鹰茶树的基因组大小及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流式细胞术以番茄(929 Mb)和水稻(430 Mb)为对照标品;K-mer频数分析基于5个物种基因组DNA的Illumina测序数据(深度50×以上)进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的毛豹皮樟基因组大小约为1150.56 Mb,狭叶润楠约为999.83 Mb,川黔润楠约为1471.99 Mb,红果黄肉楠约为1123.42 Mb,香叶子约为1350.06 Mb;(2)K-mer频数分析估测毛豹皮樟基因组大小为1025.91 Mb,杂合率为1.29%,重复率为49.98%;狭叶润楠基因组大小为1024.79 Mb,杂合率为1.41%,重复率为42.51%;川黔润楠基因组大小为1234.90 Mb,杂合率为1.23%,重复率为50.86%;红果黄肉楠基因组大小为1014.27 Mb,杂合率为1.32%,重复率为41.82%;香叶子基因组大小为1258.00 Mb,杂合率为0.74%,重复率为54.89%;(3)毛豹皮樟、狭叶润楠、川黔润楠和红果黄肉楠4种老鹰茶树属于高杂合基因组,香叶子属于微杂合基因组,而这5个物种的基因组重复度都属于中等.本研究的结果为后续的老鹰茶树单个物种基因组测序策略或泛基因组研究计划等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