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方式的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不但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功能衰竭,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高发密切相关。高热量、高脂肪、富含果糖的饮食结构、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肥胖和肌肉衰减综合征是NAFL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至今仍然缺乏能够长期用于治疗NAFLD的有效药物,临床医师主要推荐改变生活方式作为治疗和管理NAFLD患者的一线措施,旨在通过节制饮食、加强锻炼和修正不良行为等措施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本文综述改变生活方式治疗NAFLD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干预措施的疗效和优缺点,提出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应对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运动和营养干预在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肌肉衰减综合征和肥胖备受关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患有肌肉衰减性肥胖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跌倒风险增高,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就运动和营养干预在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人肌肉衰减性肥胖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在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在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平衡膳食与运动联合干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乳清蛋白。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BMI、握力、小腿围、步速、5次起坐实验、人体肌肉率、人体脂肪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BMI(25.39±0.95)kg/m 2,对照组(25.46±0.93)kg/m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6, P>0.05);干预组握力(23.43±2.04)kg、小腿围(32.60±1.34)cm、步速(0.83±0.10)m/s、5次起坐实验(11.05±1.50)s、人体肌肉率(47.69±2.87)%、人体脂肪率(33.68±2.20)%,6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62、-2.06、-2.62、2.46、-3.68、2.46; P<0.05)。 结论:营养指导联合运动干预可改善社区老年肥胖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肌肉力量等功能性指标,延缓因肌肉衰减导致的机能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肠源性高血氨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与遗传易感和代谢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及其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1]. 随着全球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NAFLD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 与欧美人种不同,亚洲人在相同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体内脂肪含量和相对较少的骨骼肌含量. 即使采取种族特异性BMI标准诊断肥胖,非肥胖人群NAFLD患病率在亚洲可能仍高于欧美人群,而NAFLD相关肝纤维化发病率却无种族差异[1-3]. 在肝活检证实的NAFLD患者中,非肥胖组NASH和肝纤维化检出率并不显著低于肥胖组[3]. 近来研究发现,同样与老龄化和久坐少动密切相关的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在NAFLD患者中并不少见,并可部分解释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NAFLD高发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