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生与老年人沟通能力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编制护生与老年人沟通能力自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借鉴相关量表的维度及条目设置,经专家函询及预调查后形成初始版量表.选取2022年12月13日—2023年2月23日在武汉市和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522名护生作为调查对象,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护生与老年人沟通能力自评量表包括4个维度、21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159%.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程度良好.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5,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67~1.00.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69,分半信度为0.846,重测信度为0.733.结论:护生与老年人沟通能力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指导教学、临床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评估护生的沟通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患者测试在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患者测试(P-GPCOG)在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筛查中的适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崇州二医院招募的老年受试者905例,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627例、MCI组278例.采用P-GPCOG、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8痴呆筛查面谈(AD8)评分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采用Lawton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Lawton-IADLs)评估受试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独立性;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简表(GDS-15)评估受试者抑郁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GPCOG患者测试筛查应用价值.结果 与NC组比较,MCI组MoCA、Lawton-IADL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01,P=0.022);AD8、GDS-15评分均明显更高(P<0.001);2组P-GPCOG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5.001,P<0.001).与NC组比较,MCI组时间定位、画钟测试、报告事件、延迟回忆测试项目正确率和测试总分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I组认知领域损伤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延迟回忆测试、画钟测试、时间定位和报告事件.P-GPCOG区分MCI患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95%CI(0.773,0.836),P<0.001],其最佳截断值为7/8分,敏感度82.70%,特异度为72.60%,阳性预测值为57.20%,阴性预测值为90.40%.结论 GPCOG患者测试是一个较好的社区认知筛查工具,可用于筛查社区MCI患者,但需对其原有的计分标准进行改良,以提高筛查正确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需求侧实践视角下长期护理保险社区服务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维需求适应模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扎根理论对广州市居民长期护理需求调研文本进行统筹分析,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社区服务三维需求适应模型,以期从需求适应的角度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市社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高频需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广州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社区服务需求现状访谈,对获取的文本资料采用词频分析、Rostcm情感分析、扎根理论进行系统剖析.结果:文本词频与情感分析显示社区居民集中关注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医疗""老年人""养老院"等核心服务的主体与客体,而在试点内容方面主要持正面态度.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得到了104个概念、62个范畴化编码、10类主轴编码以及3个核心编码.结论:通过选择性编码构建了长期护理保险社区服务三维需求适应模型,从居民视角解析出阻碍长期护理服务获取及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保障体系发展的多个影响因素,从实际需求层面助力长期护理保险改革和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心理弹性在四川省社区老年人衰弱与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四川省社区老年人衰弱、心理弹性及生命意义感现状,探讨心理弹性在社区老年人衰弱与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效应,为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12月抽取四川省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07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生命意义源量表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老年人衰弱、心理弹性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插件中的Model 4分析心理弹性在衰弱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社区老年人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总分为(4.22±2.80)分,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61.75±16.65)分,生命意义源量表总分为(143.98±24.45)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衰弱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25,P<0.001),与生命意义感也呈负相关(r=-0.348,P<0.001),心理弹性与生命意义感呈正相关(r=0.494,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在社区老年人衰弱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7%.结论 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病率较高,心理弹性处于一般水平,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弹性在衰弱和生命意义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及时评估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老年人的衰弱状况,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弹性水平,提升其生命意义感,促进成功老龄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ICU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ICU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12月我院ICU收治的148例老年HF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老年HF患者的病史、病因和相关检查资料,总结HF诱发因素和临床特征.根据6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患者被分为事件组(70例)和无事件组(78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老年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HF诱发因素以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34例(22.97%),快速房颤和劳累各20例(13.51%)为主.首发症状为典型心功能不全91例(61.49%),并发神经精神症状24例(16.22%),合并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患者44例(29.73%).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NYHA Ⅲ~Ⅳ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是老年H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1~1.393,P<0.05或<0.01).结论:ICU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诱发因素复杂,APACHE Ⅱ评分、GDF-15、hsCRP和NT-proBNP水平的检测对此类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轻度认知障碍高危老年人认知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基于上海市静安区的纵向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索暴露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高危风险因素的社区老年人认知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为MCI高危风险人群筛查和个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确定MCI的高危风险因素.采用多阶段抽样纳入2014-2022年上海市某行政区某街道社区至少暴露于1种MCI高危风险因素的老年人,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MCI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和非MCI组.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等相关变量.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评老年人认知功能,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和Cox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认知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静安区某街道社区有MCI高危风险因素的老年人1 141名,随访中363名老年人出现MCI结局,患病率为31.81%.MCI组与非MCI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金钱管理、家庭支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照护需求、自评健康状况、兴趣保持、睡眠状况和糖尿病既往史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层分析显示,高龄(≥80岁)是MCI组与非MCI组认知分数下降的危险因素(β=0.51和4.28,P均<0.05),完全不支配金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是MCI组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β=9.52和2.68,P均<0.05),兴趣保持是认知下降的保护因素(β=-3.97,P<0.05);受教育年限(≥13年)是非MCI组的保护因素(β=-0.55,P均<0.05).结论 高龄、金钱管理能力下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在老年人MCI患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兴趣保持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认知水平.在社区层面应重点关注有相关危险因素的老年人群,建立、完善早期干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理机器人辅助家庭养老的伦理反思与治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通过分析护理机器人在家庭养老中的伦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机器人辅助居家养老的治理策略,发现护理机器人在家庭养老中存在着孝养关系淡化、社会关系异化、个人隐私透支等伦理问题.因此,需要从伦理价值嵌入、产品功能设计和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护理智能化模式,以确保护理机器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iRNA-1-3p表达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miRNA-1-3p表达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老年CHF住院患者45例为CHF组,同期体检的年龄匹配的健康老人45例为对照组.行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测定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1-3p表达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血浆BNP[(38.34±23.02)pg/ml比(679.89±338.72)pg/ml]水平、LVEDd[45(42,47)mm 比 50(46,54)mm]和 miRNA-1-3p 表达[1.09(0.68,1.62)比1.42(0.98,2.35)]显著升高,而 LVEF[(56.86±3.97)%比(48.89±8.32)%]显著降低,P 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BNP、LVEDd与miRNA-1-3p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03、0.223,P=0.006、0.049),LVEF与miRNA-1-3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47).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1-3p有可能作为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再就业困境及优化路径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贵州省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再就业困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路径.方法:于2023年1月—3月选取贵州省普定县、贞丰县、威宁县、大方县、三都县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的18名60岁以上再就业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法,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运用NVIVO 11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并开展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共纳入18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分析发现贵州省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具有强烈的再就业意愿,但面临不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健康信息、健康行为不规范、再就业范围局限等困境,其影响因素为经济负担、心理因素、管理规范性、自然环境、年龄、学习能力等,其中年龄大和学习能力下降是无法获取健康信息和健康行为不规范的重要原因.结论:应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再就业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社区养老联合社区医院下的健康养老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健康需求.为此,探索社区养老与社区医院联合的健康养老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该模式旨在通过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更为便捷、全面的医疗与健康服务,实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整合社区资源,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以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通过有效的社区医疗与养老服务联动,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