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荒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张荒生教授认为,"痹病益气当为先,祛风通络贯始终,痹病络阻通为要,气充血行络必通",而强直性脊柱炎病位在脊柱督脉,病机多以肾虚督亏为本;肾气亏虚,则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使气血流通不行,为本病急性发作的主因;而长期肾气不足必致气血亏虚、气虚血瘀,闭阻筋脉,致使筋脉失去滋养,导致反复发作。治疗上,强调对于湿热邪实明显者,应尽快驱邪外出;补肾活血应贯穿治疗始终;宜适度运用虫类药;重视功能锻炼及情志调节;并注意患者性别、体质之区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金匮要略》痰饮病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4/8/31
痰饮病为张仲景首创,症状多样,饮因于湿,在肺则咳,在胸则痞,在胃则呕,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肌肤则肿,在四肢经络则痹,弦脉为其主脉,临床中凡新病脉衰者为难治,久病脉盛者多不治.其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日久,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且饮积可生痰,痰瘀互结,病情更加缠绵,若肾虚开阖不利,更可出现凌心、射肺等重证.治疗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总则,气和则化,气偏则结,借温热以伸其阳,痰饮阴邪则得祛也.可从痰饮病脉、痰饮病症、痰饮病方、痰饮病与水气病四个方面全面把握,根据标本虚实,表里寒热,脉证合参,分别采用温化、发汗、利小便、助水等法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潘俊辉治疗肺结节用药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8/17
总结介绍潘俊辉教授辨治肺结节的临床经验.潘俊辉教授认为,肺结节病位在肺络,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气郁、痰浊、瘀血、邪毒痹阻肺络为标.临床常见诸型:痰瘀互结,痹阻肺络;邪毒郁结,瘀热阻络;情志不舒,气郁气结;阳气不足,邪气滞络.临证寒温药并用,且善用虫类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3种髋关节疾病早期"异病同证"的证素特征和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髋关节炎早期证素特征、证候分布规律,为慢性骨病"异病同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创伤关节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Ⅰ~Ⅱ期、髋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Ⅰ~Ⅱ级、类风湿髋关节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的患者,采用本团队前期制定的"病例报告表-中医证候表现量表",收集中医证候信息,录入Excel 202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提取病性、病位等证素信息,总结3种髋关节疾病早期证素特征、证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异同点.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0例患者,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150例、髋骨关节炎患者160例、类风湿髋关节炎患者100例.股骨头坏死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阳虚、精亏、气虚;证候类型初步分为经脉痹阻证(43.33%)、痰瘀阻络证(38.00%)、肝肾亏虚证(12.00%)、肾精不足证(6.67%)4类.髋骨关节炎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气虚、精亏、阳虚、寒(湿);证候类型初步分为脾肾亏虚证(37.50%)、经脉痹阻证(26.87%)、寒湿痹阻证(18.75%)、痰瘀痹阻证(9.38%)、肝肾亏虚证(7.50%)5类.类风湿髋关节炎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气虚、阴阳两虚、寒(湿)、精亏;证候类型初步分为痰瘀痹阻证(34.00%)、寒湿痹阻证(28.00%)、瘀血阻络证(23.00%)、肝肾不足证(15.00%)4类.整体分析3种髋关节疾病,排在前5位的证候表现为髋关节痛(96.59%)、压痛(93.90%)、固定痛(87.56%)、关节沉重(85.37%)、下肢酸楚(75.37%);病性证素包括痰(湿)、血瘀、气虚等;证候类型初步分为痰瘀阻络证(33.17%)、经脉痹阻证(31.95%)、寒湿痹阻证(21.46%)、肝肾不足证(7.32%)、脾肾亏虚证(6.10%)5类;3种疾病早期相同的证候表现有21项,以血瘀、脾虚为主.结论 3种髋关节疾病早期共同的证候特点是脾虚、血瘀.另外,股骨头坏死兼有痰湿证候,髋骨关节炎兼有肾虚、痰湿证候,类风湿髋关节炎兼有肾虚、寒湿证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黄传兵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9/16
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以肾督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瘀阻为标.黄传兵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应分期论治:急性期病机特点是风寒湿热瘀血痹阻经络,分为肾虚湿热型、肾虚督寒型、肾虚血瘀型,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主,佐以扶正;缓解期病机特点为正气耗损、邪毒未尽、经脉未畅,主要分为肝肾督虚型、脾肾阳虚型,治疗应以扶正通络为主.黄传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时善用药对,常用藤类及补益类药物,调和气血阴阳,平衡筋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骨痹方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络痹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观察骨痹方对肾虚络痹证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临床观察共纳入肾虚络痹证的KOA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口服骨痹方,1剂/d,对照组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0.5g/次,3次/d,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差别,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优于对照组的88.3% (P <0.01).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优于对照组的76.7% (P <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膝部疼痛,膝部肿胀,膝关节屈伸不利,下肢乏力,腰脊酸痛,畏寒怕冷,VAS评分及WOMAC指数的关节疼痛,功能积分,僵硬积分、总积分均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患者膝部疼痛,膝部肿胀,膝关节屈伸不利,腰脊酸痛,畏寒怕冷,VAS评分,WOMAC指数的僵硬积分明显降低(P <0.05,P<0.01),下肢乏力及WOMAC指数的总积分、疼痛、功能积分降低不明显.活动指标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SR,CRP均有改善(P <0.05,P<0.01),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骨痹方可有效控制膝骨关节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肾虚络痹辨治骨关节炎经验述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范畴,从肾虚络痹辨治每获良效.本病的病机特点为肾虚血亏、经脉痹阻;肾虚血亏,筋骨失养是其病理基础;邪侵骨损,经脉痹阻是发病的关键.治宜补肾养血、蠲痹通络,自拟骨痹方加减施治.临证强调寓补于通,以平补为要;重在平补肝肾、填精养血,祛邪蠲痹而不伤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辨证分型理论用通络治痹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基于辨证分型理论用通络治痹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骨伤科门诊或住院9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以通络治痹汤为基本方,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根据其所在的型采用主方加两味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藤黄健骨丸.运用VAS评分、步态分析、Lequene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度指数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Lequene评分均明显减少;但观察组VAS评分(3.03±0.47)、Lequene评分(3.27±1.1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3.71 ±0.54)、Lequene评分(5.6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长、步速及双支撑相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的步长、步速及双支撑相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步宽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辩证分型,肾虚髓亏16例,治疗有效率93.75%;阳虚寒凝19例,治疗有效率84.21%;瘀血阻滞14例,治疗有效率92.86%;通络治痹汤加味治疗肾虚髓亏型有效率最高(P<0.05).结论 采用辩证分型理论用通络治痹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治疗的针对性,减轻患者的VAS评分、Lequen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肾虚络阻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其发生多与肾虚不足和外邪痹阻相关,本文从“肾虚络阻”理论探讨该病的病机证治,提出痹症以肾虚为本,痰浊、瘀血等邪实痹阻络脉为标,而“补肾通络”是治疗RA取效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因病机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为肾督两虚、阳失布化,外因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内治疗法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性期以祛风寒湿之邪,缓解期则补肾强督,活血通络.寒湿痹阻者温经散寒;湿热痹阻者清热利湿;肾虚督寒者温肾壮督;肾虚血瘀者补肾活血;或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能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外治疗法有针灸、中药熏洗、穴位贴敷及其他疗法,如运动疗法等,具有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恢复自信及促进功能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