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可舒片基于态靶-血浊辨证理论辨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态靶辨证是一种高于中医证型的新辨证方法,其可以根据疾病所反映出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表现来确定病灶所在,以调态-打靶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治疗.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于《脑血辨证》中首次提出,此理论的融入成为连接冠心病的"态"与靶点的纽带,能够明确血浊和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和发病机制,是一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提高了临床上对于疾病处于前驱阶段的意识,并及时进行干预.依据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分析心可舒片组方用药特色,探讨其通过调态、打靶以清浊来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河南省儿科区域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儿科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系统的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4月,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儿科医联体76家成员单位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的开展现况进行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58份,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为91.14%。结果:144名调查对象中,38.89%(56/144)表示了解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95.83%(138/144)表示愿意主动参与到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中,26.39%(38/144)表示领导重视、支持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内容包括:居家用药指导占81.58%,连续性照护指导占77.63%,康复指导占73.68%。主要途径为电话访视和建立慢病患儿健康档案。结论: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在河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中已初步开展,应进一步充实内容,丰富途径,探索规范化体系,构建有效的符合河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特色的儿童慢病延续性护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叶天士运用通法治疗肾系疾病经验撷英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叶天士运用通法治疗肾系疾病的经验,从而为临床辨治肾系疾病提供思路.[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为研究对象,结合《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籍论述,对叶天士运用通法治疗肾系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法具有丰富内涵,凡有助于气血运行、有利于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方法,皆可视为通法范畴.叶天士提出"凡病宜通"的学术主张,临证确立通络、宣通、柔通、通利以及通阳等诸多方法,启发了通法的临床运用.在肾系疾病的辨治上,叶天士尤其重视其肾气不通的病机,认为肾气不通引发的阴阳失和、痰湿瘀邪蕴积、奇经八脉不通、虚实夹杂是引发肾系疾病的关键,治疗上当重视通达肾气,在水肿、淋浊、遗精等肾系疾病的治疗上形成了"燮理阴阳,以通为用""化瘀通络,通窍固肾""运通奇经,通补肝肾"的治疗原则,并以此遣方用药,效果显著.[结论]叶氏运用通法治疗肾系疾病颇具特色,其辨证准确,理法清晰,用药精简,为运用通法辨治肾系疾病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泮托拉唑联合中草药特色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中草药特色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选取2019年1月—12月门诊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草药特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食管黏膜的恢复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胃食管反流患者临床症状和食管黏膜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泮托拉唑联合中草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症状和有效促进食管黏膜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痤疮外治方用药特色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普济方》痤疮外治用药特色。方法:筛选《普济方》痤疮外治方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网页版分析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性、药味、归经),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药物与药物、药物与剂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痤疮外治方87首,涉及药物164种,常用药物有白芷、川芎、白附子、铅粉等;药物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归经以肺、脾、胃、肝经为主。关联性较强药对、药团为川芎-白芷、白附子-白芷-川芎。高频药物可聚为三类。高频剂型膏剂与药物猪脂、水银、铅粉关联性较强,高频剂型散剂与药物白芷、牵牛子、皂荚、藁本、川芎关联性较强。结论:《普济方》痤疮外治以辛散发越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分别针对体虚感邪证、外感风热证、血热郁滞证,提示了明代以前痤疮辨治特色,亦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脾胃论》医方"治法-病证"规律及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脾胃论》之方剂散见于各篇,未成系统,不易明晰证治脉络。以"治法-病证"模式统领诸方剂,用药规律及特色可归纳为:升降浮沉疗"繁证"、扶正固脱救羸弱、消导和中愈伤食、调和化痰消胃痞、温中和胃降呕逆、通补清敛瘳泄痢、降中有升通便秘、泻土攻破荡寒积、清热利湿滑溲闭、群"风"汇药祛风湿、扶正解表治虚感、清热解毒泻三焦、分消三焦散湿阻、逐饮分消除酒湿、清心调和止病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晚清乌镇医家逸林上人新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考证晚清乌镇医家逸林上人生平、著作、医术传承及个人交游活动.[方法]采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系统爬梳稿抄本医籍、地方志、日记、文集中逸林上人的相关材料,从"生平及著作""医术传承""交游"三方面尽可能细致地考察逸林上人的人生轨迹及医事活动.[结果]逸林上人,法名达德,精医术,长于诗,有《越舲上人医案》抄本传世.门人有施寅初、丁授堂、沈兰舫三支,代有传人.作为儒医,逸林上人与当地文人,如张千里、吴全昌、张元吉、鲍廷博等人有深交.[结论]晚清时期,逸林上人在乌镇乃至浙西影响较大.对于《越舲上人医案》及逸林上人门人所传医案,有必要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揭示乌镇医家的诊疗特色与用药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MSA)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就诊的典型烧心和反流症状(至少对质子泵抑制剂有部分反应)、食管酸暴露异常和食管蠕动正常的患者,排除裂孔疝最大径>2 cm和重度食管炎的患者。通过腹腔镜完成食管裂孔修补后将MSA植入食管远端。术后通过问卷了解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并发症、质子泵抑制剂停药率和手术满意度,并复查胃镜、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和食管pH值-阻抗监测。手术前后率的比较采用McNemar χ2检验。 结果:23例患者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并纳入研究。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 M(IQR)]48(14)岁(范围:25~64岁)。所有病例成功植入MSA。主观指标随访17(18)个月(范围:14~53个月),客观指标随访时间17(1)个月(范围:12~23个月)。术后消化道总体症状的主观缓解程度为90(20)%(范围:0~100%),呼吸道总体症状的主观缓解程度为100(10)%(范围:10%~100%),总满意率为83%(19/23)。质子泵抑制剂停药率为70%(16/23)。反流性食管炎比例由44%(10/23)降至9%(2/23)( κ=0.169, P=0.039),胃食管阀瓣形态Hill分级从术前的Ⅰ级1例、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7例,改善为术后的22、1、0、0例。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于正常的比例由70%(16/23)降至35%(8/23)( κ=0.170, P=0.012)。21例患者食管酸暴露恢复正常。11例患者存在长期轻度吞咽困难,但不影响生活。未发生MSA移位、腐蚀和二次手术移除。 结论:腹腔镜植入MSA操作安全,患者可耐受,可控制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减少用药,恢复正常的贲门形态和功能、食管酸暴露。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吞咽困难,但较为轻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黑龙江省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特色与传承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省份,当地居民在适应恶劣气候、艰苦环境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医药特色。他们在游牧、渔猎、采摘和农耕生活中,就地取材,用药鲜活,善用单方猛药,擅治各种寒地疑难杂症,北方寒地医疗特色鲜明。同时,药物治疗与心理疗法并用,萨满文化特征显著。挖掘、整理、传承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向世界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寒地黑土传统医药文化,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强国战略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骨伤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藏族医药骨伤科用药规律,为完善少数民族医药骨伤用药特色及理论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藏医验方,采用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藏医骨伤科验方202条,涉及33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中药为诃子、藏木香、红花;药物药性以寒、温、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归肝、肺、胃、脾经;涉及病种有创伤、关节类痹证、腰骶部筋伤、胸背部筋伤4种。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核心药物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决明子、乳香、黄葵,常见药对组合有诃子-毛诃子、黄葵-决明子、乳香-黄葵等。结论:藏医治疗骨伤疾病以清热药为主干黄水,其次为活血药、理气药、祛风湿药,以藏医经方三果汤、三黄水药为药物核心,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药,注重干黄水理论运用,体现了藏医的清泻法、黄水学说核心理论在骨伤疾病诊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