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对天花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隋以前天花已经传入中国,隋唐时期对天花已经有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已经意识到其为烈性传染病,能够通过症状和天花的外观初判预后,认为天花是热毒所致,是伤寒的一种。北宋早期认为痘疮是由于脏腑积热,后期提出了天花是胎儿吸食了母体的秽液导致,为胎毒说之雏形;已经能够辨别水痘、麻疹及天花的不同。明清时期,“胎毒”外感说已成为主流;观察到感染一次天花以后不会再感染这一免疫现象;对天花的症状有了细致描述,能准确预后。可以看出古代医家们对于天花的认识是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深入的,这些认识为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浅析《审视瑶函》论治小儿眼病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审视瑶函》由明代医家傅仁宇纂辑,该书详细阐述了眼科基础理论、眼科病症、常用方剂、外治法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傅仁宇将小儿眼病的病因概括为"胎毒"与饮食内伤致病,并结合五轮学说,论小儿眼病的病机,强调在遣方用药时,不宜过用攻伐,同时应顾护小儿脾胃,并选择适宜小儿的煎服方法.吴宁玲根据"胎毒"学说,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认为风毒、热毒、湿毒是引起小儿眼病的常见原因.临床治疗需准确辨证,结合《审视瑶函》的用药原则可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清热解毒、养血化瘀法治疗不全流产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医学认为不全流产以胎毒蕴热证、瘀热互结证、湿热瘀滞证为主,中医治疗应突出清热解毒,同时采用养血化瘀,或兼以利湿的方法,祛邪又兼顾流产后气血不足.通过病案举例观察血HCG下降至正常,及B超宫内残留物消失情况,说明清热解毒、养血化瘀法治疗有效,可以有效去除宫腔内残留的蜕膜和人绒毛膜组织,避免刮宫手术带来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伏毒学说辨治儿童紫癜性肾炎
编辑人员丨2023/8/5
儿童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复杂,反复发作且缠绵难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基于伏毒学说,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可从外感伏毒及内伤伏毒两个方面论治本病:针对外感伏毒之风毒、热毒、湿毒,分别治以疏风解毒、清透祛邪,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除湿解毒、通络止痛;针对内伤伏毒之胎毒、瘀毒、虚毒,分别治以调理体质、未病先防,化瘀生新、活血解毒,益气养阴、泄浊祛毒.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