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表型到分子:革命性的肠道菌群鉴定方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肠道菌群是由许多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对人体消化、营养吸收、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关键基因与代谢产物,将有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与辅助诊断,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与药物治疗效果评价,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肠道菌群的鉴定在临床诊疗及药物研发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迅速发展的领域进行全面回顾.传统的鉴定方法无法全面捕捉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肠道菌群的分类鉴定也从最初的表型鉴定和化学鉴定演变到了分子水平鉴定.本综述整合了肠道菌群的主要鉴定方法及其应用评价,特别关注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鉴定中的应用,这种革命性的肠道菌群鉴定方法预示着人类对微生物世界认识的全新篇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早期能量管理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极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能量管理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出生后24 h内收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且出生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共939例,发生BPD的250例早产儿为BPD组,计算倾向性评分后按照匹配度优先顺序选择未发生BPD的250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匹配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计算两组早产儿出生后第1周和第2周总能量、肠内能量、肠外能量、液体总量及单位液体能量。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 Whitney U检验进行连续变量、 χ2检验进行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能量、液体总量与BPD发生的关系,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研究肠外能量与BPD发生的剂量-反应关系,并用两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检验肠外能量对BPD发生的阈值效应。 结果:BPD组早产儿出生胎龄(28.4±1.9)周,出生体重(1 107±258)g,男140例(56.0%);对照组早产儿出生胎龄(29.5±1.3)周,出生体重(1 324±261)g,男131例(52.4%)。早产儿出生后第2周单位液体能量增加与BPD发生风险降低相关( OR=0.32,95% CI 0.12~0.84, P=0.021),出生后第2周总能量增加也与BPD发生风险降低相关,总能量>418~502 kJ/(kg·d)时明显低于≤334 kJ/(kg·d)时( OR=0.15,95% CI 0.03~0.85, P=0.033),而出生后前2周液体总量与BPD发生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生后第2周肠外能量/总能量增加与BPD发生风险升高相关( OR=8.45,95% CI 2.14~33.32, P=0.003),出生后第2周肠外供能≥305 kJ/(kg·d)时,增加肠外供能会明显增加BPD发生风险( OR=1.02,95% CI 1.01~1.03, P=0.003)。 结论:早产儿出生后早期保持较高的总能量供应或许能降低BPD发生风险,但持续依赖较高的肠外能量以满足总能量的需求反而会增加BPD发生风险,故应尽早开启肠内喂养且在耐受情况下尽量增加肠内喂养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能量不足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女性生殖功能的发育和维持需要大量能量,而生殖过程并非机体必需的生命活动。当机体处于能量供应缺乏状态,即能量摄入不足和(或)能量消耗过多时,则会出现能量的重新分配,导致生殖功能降低,出现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y,HPO)轴不同程度的抑制,表现为排卵障碍、月经失调和不孕症等。长期能量不足状态下可引起体脂率下降,而脂肪组织在维系营养与生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月经初潮的发动和周期的维持。女运动员三联征和神经性厌食患者都是长期能量不足和低体脂的典型例子,目前以减少运动消耗和增加饮食摄入使体脂率升高作为生殖功能康复的必要条件。本文就以上两种模型对能量不足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光解笼锁钙技术研究神经血管耦联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神经血管耦联是调节血液供应以满足神经元激活所需能量和氧气的重要神经微环路,钙离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钙离子封存在光化学不稳定的化合物(钙笼)中的过程称为笼锁钙技术,而光解笼锁钙技术则是与笼锁钙技术相反的过程,通过使用合适波长的光源将钙离子从钙笼中释放出来发挥作用。光解笼锁钙技术可以实现在时间、空间及浓度上操控钙离子。笔者现就应用光解笼锁钙技术研究神经血管耦联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血管耦联领域中与钙离子有关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更加便利的工具以及增加研究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善心肌代谢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肌代谢和能量供应障碍在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心肌代谢和能量供应发生障碍的中间环节成为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心衰)的潜在靶点。用于改善心肌代谢和能量供应的药物,通过改变底物利用、改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功能、增加能量从线粒体到细胞质运输,有望进一步优化心血管疾病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为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及心功能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和中国心衰中心联盟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制定本共识,目的是规范改善心肌代谢和能量供应药物在心衰及相关疾病中的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oxidase,mt-COX,E .C .1.9.3.1)是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Ⅳ(complex IV),是呼吸链末端的限速酶,参与能量供应、细胞凋亡、新陈代谢、活性氧产生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由于哺乳动物中95%的氧是通过mt-COX催化处理后被利用的,mt-COX在能量产生与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细胞色素C氧化酶异常涉及多种疾病,尤其mt-COXI是其核心基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68Ga-DOTA-TATE与 64Cu-DOTA-TATE PET/CT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是一类侵袭性和预后差异很大的异质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逐年上升。NEN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一直是NEN患者诊断和分期的主要手段。金属放射性核素 64Cu、 68Ga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 64C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 64Cu-DOTA-TATE)和 68Ga-DOTA-TATE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NEN和其他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显像。虽然 68Ga-DOTA-TATE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 68Ga较高的β能量限制了PET的空间分辨率,短暂的半衰期也给其运输带来了挑战,为了克服 68Ga-DOTA-TATE的不足, 64Cu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的研究发展迅速。较长的半衰期使 64Cu-DOTA-TATE的可及性高于 68Ga-DOTA-TATE,其对现场回旋加速器的依赖程度降低, 64Cu及其标记的示踪剂可被运输至距离较远的PET中心,非常适合集中生产和分销。笔者对比了 64Cu和 68Ga 2种金属放射性核素的性质和来源,以及 68Ga-DOTA-TATE和 64Cu-DOTA-TATE PET/CT在NEN诊断中的优缺点,得出从显像性能和供应链的角度来看, 64Cu-DOTA-TATE较 68Ga-DOTA-TATE可能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管新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生与神经微血管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DPN神经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先于神经结构功能的改变。早期的神经微血管改变表现为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这些病变诱发了神经微循环障碍,造成神经内缺血缺氧,引起能量代谢障碍、山梨醇累积和氧化应激等效应导致DPN的发生发展。血管新生是组织恢复血液供应的重要方式,DPN的血管新生处于抑制状态,周围神经组织无法通过正常的血管新生过程来恢复血液供应、修复受损神经。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诱导血管新生促进神经血流恢复的方法被提出用于DPN的治疗。该文强调了微血管对周围神经的重要性,论述了DPN的血管新生抑制现象及可能机制,对目前治疗性血管新生在DPN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梳理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表现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组以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母系遗传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线粒体DNA或核DNA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结构功能异常,进而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 MELAS)是最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亚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ELAS发病年龄跨度较大,20岁前发病占65%~76%,2岁前发病占5%~8%,40岁后发病仅占1%~6%,男女比为1.44∶1 [1]。MELA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卒中样发作是其典型特征,可表现为部分可逆性偏瘫、偏盲和皮质盲。此外,身材矮小、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癫痫发作、外眼肌麻痹、头痛、痴呆、心肌病、恶心、呕吐、运动耐力差、乳酸酸中毒、肌无力和共济失调也是其常见临床表现 [2]。《中国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诊治专家共识》 [3]认为,至少满足1个A类核心证据(有卒中样发作或神经影像学存在不符合单一血管支配的可逆性局灶病变)和至少1个C类确诊证据(骨骼肌活检病理发现线粒体异常或基因检测存在明确的MELAS相关线粒体DNA或核DNA致病突变)方可确诊MELAS。因其临床表现多变,疾病初期往往被误诊为卒中、病毒性脑炎等疾病。目前MELAS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基于有限的临床试验结果,抗氧化物和能量合剂或许能使患者受益。本文报道1例以发热、头痛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单纯疱疹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HSE)的MELAS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分析,希望对MELA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与HSE的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脓毒症是机体对于感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心肌损伤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而线粒体作为心肌细胞能量供应的主要场所,其结构和功能障碍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总结脓毒症时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心肌损伤的相关机制:线粒体内活性氧产生和氧化应激、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线粒体生物合成和自噬过程异常等,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