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血性脑卒中芤脉的脉波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通过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芤脉患者的脉图时域参数特征,为缺血性脑卒中芤脉的凭脉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脉诊采集仪采集5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左关脉脉波图,应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身红外热成像图,分析脉图参数与全身热图温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左手关脉浮取h1、h3、w、w/t增大(P<0.05),中取h1、h3、h3/h1、w、w/t增大(P<0.05),沉取h3/h1、w、w/t增大(P<0.05),浮取、中取与沉取h5减小(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三焦平均温度增高(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区相对温度差△T为负值,心区热值低于其对应躯干区域的平均热值.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芤脉的脉波图有其独特性,既有浮、大的阳亢与中空的阴血亏虚特点,也有虚、缓的阳虚特征,热成像图的温度对比体现了阳浮和心阳虚损,可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阴阳辨证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也初步补充了关于芤脉局部缺血的研究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脉药关联规则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脉象与用药间的关联关系.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脉诊的医案,建立《临证指南医案》脉象与用药数据表,用Apriori算法对脉象与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有609则医案记载脉象,置信度≥0.7的脉象-用药关联规则有“芤脉=>人参”“微脉=>附子”;置信度≥0.7的用药-脉象关联规则有“糯稻根=>数脉”“菊花叶=>数脉”“苦参=>弦脉”.结论:《临证指南医案》重视辨脉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实验性芤脉"脉变"数字化和量化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实现实验性芤脉"脉变"前后的中医四诊合参信息数字化和量化,创建人体无创的失血、伤津模型.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随机选取的31例受试者,在安静端坐状态下,测量血压并使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中医四诊信息,然后嘱受试者做Valsalva动作,同时采集四诊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受试者数字化和量化的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信息,评价模拟失血、伤津模型.结果 与自然状态相比,31例受试者,做Valsalva动作时脉力、弦紧度、血压降低(P<0.01),脉率、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升高(P<0.01),Valsalva动作后舌质颜色加深(P<0.01).结论 本研究利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将Valsalva动作前和Valsalva动作时的中医四诊合参信息数字化、量化,对比建立了人体无创中医失血、伤津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