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丝-胶原支架用于兔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蚕丝-胶原支架用于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关节腔内韧带再生和骨隧道内腱-骨愈合。方法:Na 2CO 3脱胶法对生蚕丝进行脱胶处理,乙酸抽提法获取Ⅰ型胶原,然后使用热交联和冷冻干燥法制备蚕丝-胶原材料。20只1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对左膝关节使用蚕丝-胶原支架重建ACL。术后4、16周两个时间点随机处死实验动物的一半,每组标本中的5个进行组织学检测,包括关节腔内韧带的组织学检测和骨隧道腱-骨愈合的组织学检测;每组中余下5个标本进行Micro-CT和生物力学检测。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术后4周,关节腔内的蚕丝-胶原支架表面可见大量的细胞浸润,细胞排列方向杂乱,细胞周围基质较少,且材料内部细胞浸润较少;骨道内蚕丝-胶原材料内可见细胞浸润,细胞排列较为松散,腱-骨界面可见新生骨组织,骨小梁结构明显;Micro-CT显示骨隧道内新生骨较少,新生骨小梁稀疏,骨体积分数(BV/TV)=(19.36±2.29)%,骨密度(BMD)=(245.04±17.68) mg/cm 3。术后16周,关节腔内支架表面和内部均可见大量细胞浸润,细胞呈纤维细胞形态,排列方向较为一致,与支架长轴方向一致,细胞周围基质较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肌腱蛋白-C(Tenascin-C)表达较4周明显增多;骨道内蚕丝-胶原材料内细胞浸润进一步增多,细胞排列较4周时更为有序,腱-骨界面骨组织趋于成熟,骨组织与支架材料结合更加紧密;Micro-CT显示骨隧道内新生骨较4周明显增多,BV/TV=(39.25±1.51)%( t=16.010, P<0.05),BMD=(400.88±58.32) mg/cm 3,组间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 t=5.718, P<0.05);16周5例标本测得最大拉力[(43.67±6.52) N],刚度[(9.18±0.76) N/mm],较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大拉力(25.87±4.57) N, t=4.994, P<0.05;刚度(4.85±0.84) N/mm, t=8.556, P<0.05]。 结论:蚕丝-胶原支架用于兔ACL重建,不仅能获得较好的关节腔内韧带再生,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腱-骨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针织蚕丝网力学与生物相容性及皮下埋植实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进行蚕丝丝素纤维网状支架的力学强度测试、生物相容性及兔皮下埋植实验观察.方法 采用纬编针织法制备蚕丝丝素纤维网状支架,进行机械强度测试.在网状支架上滴加Ⅰ型胶原-蚕丝丝素溶液并冷冻干燥后,种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与支架复合生长情况.另外,将蚕丝纤维网埋植于兔皮下3个月后,观察其组织相容性及力学性能变化.结果 蚕丝纤维网状支架长2.5 cm×宽0.5 cm.支架的最大载荷、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分别为(110.53±14.60)N、(41.88±5.51) MPa、(199.08±26.14) MPa.支架-BMSCs复合物培养2d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BMSCs黏附于支架呈立体生长,细胞呈梭形,增殖良好.蚕丝网埋植3个月后,组织相容性良好,可见有肌肉长入蚕丝网支架,产生胶原;并具有相当强的力学强度,蚕丝网的最大载荷、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分别为(74.85±11.36)N、(28.84±4.39) MPa、(130.79±19.87) MPa.结论 蚕丝网状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是组织工程韧带/肌腱的良好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过表达质粒修饰BMSCs联合丝素/胶原蛋白支架在膝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修复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过表达质粒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丝素/胶原蛋白支架在膝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修复作用.方法 利用蚕丝和胶原蛋白为原材料,构建丝素/胶原蛋白支架,利用SEM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并检测支架强度.以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提取和培养兔源性BMSCs,并且构建SDF-1的过表达载体质粒,通过慢病毒转染BMSCs,通过构建新西兰大白兔的软骨缺损模型,根据是否转染SDF-1过表达质粒分成4组,即模型组、单纯支架组、支架+BMSCs组和支架+SDF-1修饰BMSCs组.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 丝素蛋白/胶原蛋白支架的水平牵拉力和垂直挤压力强度要明显高于单一丝素蛋白支架.支架+SDF-1修饰BMSCs组的修复效果要明显优于模型组、单纯支架组和支架+BMSCs组;支架+SDF-1修饰BMSCs组中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模型组、单纯支架组和支架+BMSCs组,说明支架+SDF-1修饰BMSCs组的软骨缺损修复效果好.结论 支架+SDF-1修饰软骨缺损模型BMSCs具有更佳的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蚕丝-PLGA复合工程支架在大鼠肌腱损伤中的修复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蚕丝-PLGA复合材料制备的工程支架用于大鼠肌腱损伤中的修复作用.方法:将 48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 只.两组均行肌腱损伤手术造模.造模后,实验组在跟腱离断后将蚕丝-PLGA支架植入大鼠肌肉,然后采用缝合线缝合皮肤;对照组在跟腱离断后,仅用缝合线进行皮肤切口的缝合.分别于术后1、2、3、4 周进行取材,对各组大鼠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蛋白Ⅲ的表达,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造模后1d,两组小鼠均恢复自主进食,能够正常走动跳跃,行为未受影响,但均存在不同程度摄食减少,所有大鼠术后均未见红肿感染.HE染色组织学评价显示,实验组术后3 周及4 周肌腱胶原纤维排列整齐且致密,并且胶原蛋白Ⅲ表达较高,而对照组肌腱胶原纤维排列无规则,且比较松散.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2、3、4 周胶原蛋白Ⅲ表达均增高(P<0.05),肌腱最大拉力载荷均增大(P<0.05).结论:蚕丝-PLGA复合工程支架对肌腱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胶原蛋白Ⅲ的表达,增强生物力学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