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奥拉西坦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血红素氧化酶-1、可溶性凋亡因子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奥拉西坦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外周血血红素氧化酶-1(HO-1)、可溶性凋亡因子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邢台市第三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VaD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奥拉西坦。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O-1和可溶性凋亡因子sFas、sFasL水平,认知功能评定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0%(53/57)比77.2%(4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O-1均高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30.21 ± 4.05)μg/L比(24.19 ± 3.4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Fas、sFas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81.57 ± 16.23)ng/L比(118.49 ± 25.09)ng/L、(135.47 ± 24.41)ng/L比(200.71 ± 30.2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13.48 ± 2.15)分比(17.22 ± 3.02)分],WMS、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97.75 ± 10.27)分比(88.43 ± 9.16)分、(23.82 ± 2.50)分比(21.38 ± 2.19)分、(60.16 ± 6.24)分比(51.29 ± 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VaD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凋亡因子,强化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叔丁基对苯二酚对高糖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影响;初步探讨tBHQ的抗氧化及抗凋亡作用.方法 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为正常糖组(5.5 mmol/L)(N组)、高糖组(45.0 mmol/L)(HG组)、tBHQ干预组(HG+tBHQ组).HG+tBHQ组Müller细胞培养48h后,加入tBHQ 20 μmol/L预处理剂诱导Nrf2和HO-1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Müller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B淋巴细胞瘤-2(Bcl-2)、Bax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的凋亡.结果 培养的Müller细胞细胞体大,细胞浆丰富;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HG组Müller细胞中Nrf2 (t=4.114)、HO-1(t=9.275)蛋白表达较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t=7.847)、HO-1(t=7.947)、PI3K(t=5.397)、Bcl-2(t=6.825)蛋白表达较HG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2、0.000);Bax蛋白表达较H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8、P=0.000).HG组Müller细胞中Nrf2(t=7.292)、HO-1(t=15.014) mRNA较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o.ooo).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t=18.046)、HO-1(t=39.458)、PI3K(t=4.979)、Bcl-2(t=9.535) mRNA较HG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3、0.000);Bax mRNA较H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20、P=0.000).HG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N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5、P=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H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3、P=0.000).结论 tBHQ通过上调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的表达,抑制Müller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莲房原花青素改善老化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老年脑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O)系统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40只4月龄年轻雌性SD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3~5天的平均潜伏期为基础,从100只18月龄雌性SD大鼠中筛选出老年认知功能正常(aged unimpaired,AU)大鼠(其平均潜伏期小于年轻大鼠平均潜伏期3个标准差)和老年认知障碍(aged impaired,AI)大鼠(其平均潜伏期大于年轻大鼠0.5个标准差).随机选取12只4月龄大鼠为年轻对照组,随机选取12只AU大鼠为AU组,随机选取36只AI大鼠并随机分为AI组、低剂量LSPC(L-LSPC,50 mg/kg)干预组、高剂量LSPC(H-LSPC,100 mg/kg)干预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质、海马中HO-1及HO-2表达水平.结果 AI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平均潜伏期较年轻对照组大鼠明显延长(P<0.05),L-LSPC和H-LSPC干预组大鼠第3~5天平均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明显短于AI组(P<0.05或P<0.01).各组大鼠皮质HO-1和HO-2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大鼠海马组织HO-1和HO-2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与年轻对照组和AU组比较,AI组大鼠海马HO-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海马HO-2水平降低(均P<0.05);与AI组比较,L-HSPC和H-LSPC组海马HO-1水平降低(均P<0.01),而海马HO-2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H-LSPC组升高海马HO-2水平较L-LSPC组更明显(P<0.01).结论 LSPC可明显改善老年脑老化大鼠的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大脑海马组织HO-1水平、上调HO-2表达水平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NRF2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80例行放疗的NSCLC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有放射性肺炎,分为放射性肺炎组和非放射性炎组,每组各40例.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所有样本DNA中NRF2基因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表达.同时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浓度.结果 NRF2rs6721961、NRF2rs718168和NRF2rs3565212多态性位点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均P>0.05).放射性肺炎组和非放射性肺炎组NRF2rs6712961基因AA基因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炎组中血清HO-1及SOD水平均高于非放射性肺炎组(均P<0.05).放射性肺炎组AA型患者血清HO-1水平高于CC型与CA型(均P<0.05),AA型患者血清SOD水平高于CC型(P<0.05).结论 NRF2基因多态性与放射性肺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并对NSCLC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抗氧化功能具有调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空白对照组(N+AGAGEs组)、空载体对照组(Vec+AGEs组)、PSF高表达组(PSF+AGEs组).N组RPE细胞常规培养;N+AGEs组只做转染处理但不导入任何外源性基因的RPE细胞联合AGEs诱导;Vec+AGEs组、PSF+AGEs组利用转染试剂脂质体2000将pcDNA空载体或pcDNA-PSF真核表达质粒导入RPE细胞联合AGEs诱导.除N组以外,其余3组细胞进行相应的转染处理,24 h后应用150 μg/ml的AGEs刺激72 h.采用HE染色和Hoechst33258染色观察PSF高表达对RPE细胞凋亡相关形态改变的影响;通过ROS水平检测分析PSF高表达对AGEs诱导的RPE细胞ROS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PSF高表达对RPE细胞生存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SF不同作用时间及不同剂量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发现,N组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细胞质丰富,染色均一;N+AGEs组、Vec+AGEs组细胞体积缩小,嗜酸性染色增强,细胞核致密浓染、固缩甚至碎裂;PSF+AGEs组细胞形态尚饱满,细胞浆染色较均匀,细胞核染色均一.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PSF高表达可有效提高RPE细胞生存力,但该作用可被ZnPP有效拮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6,P<0.05).DCFH-D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AGEs组、Vec+AGEs组比较,PSF+AGEs组细胞中ROS产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4,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SF蛋白以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上调HO-1的表达水平.PSF蛋白作用24、48、72 h的HO-1相对表达水平较0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91,P<0.05).0.1、0.5、1.0、1.5、2.0 μgPSF蛋白作用下的HO-1相对表达水平较0.0 μ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82,P<0.05).结论 PSF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抑制ROS产生,从而对AGEs诱导下的RPE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慢病毒介导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5日龄C57BL/6J小鼠1 1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OIR模型组、OIR模型+慢病毒空载体处理组(以下简称Vec组)及OIR模型+PSF慢病毒处理组(以下简称PSF组),分别为16、32、32、32只.小鼠7日龄时,正常对照组小鼠常规环境饲养;单纯0IR模型组、Vec组及PSF组小鼠建立OIR模型.小鼠12日龄时,Vec组、PSF组小鼠玻璃体腔分别注射滴度为1×1011 TU/ml的空载体病毒或PSF慢病毒1μl.正常对照组和单纯OIR模型组小鼠不再做任何处理.小鼠17日龄时,采用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作视网膜铺片,测量各组小鼠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NF-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Nrf2、HO-1及PSF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单纯OIR模型组、Vec组、PSF组小鼠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0.00、14.36±5.50、15.67±4.96、8.13±2.09个;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分别为0.00%、(35.71±2.81)%、(36.57±4.53)%、(15.33±4.75)%.4组间小鼠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及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7、165.70,P<0.05).组间两两比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较正常对照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增多,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增大;PSF组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减少,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4组间小鼠视网膜Nrf2、PSF mRNA相对表达量(F=53.66、83.54)以及Nrf2、HO-1、PSF蛋白相对表达量(F=58.38、52.69、24.7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小鼠视网膜Nrf2、PSF mRNA相对表达量及Nrf2、HO-1、PSF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SF组小鼠视网膜Nrf2、PSF mRNA相对表达量及Nrf2、HO-1、PSF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PSF可通过上调Nrf2及HO-1的表达抑制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