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霉酚酸酯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用于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52例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无效的活动性中重度TAO患者,给予MMF 0.5 g,口服,bid治疗。评估TAO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3项包括临床疾病活动性评分(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score, CAS)、软组织受累、眼球突出、复视、眼球运动受限、视力等改善称为总体有效。结果:治疗12周后,TAO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5.0%;24周后显著增高至88.5%。第12周末,患者的CAS从(5.06±1.21)下降到(2.52±1.13),而后在第24周末时继续下降至(2.02±0.92),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第12周和24周有效率分别为82.7%、90.4%。另外,经过12周的治疗,58.1%患者的复视症状明显改善,24周后有效率达到了74.2%。同时,患者的突眼度在第12周末和第24周末均明显下降,有效率分别为53.8%、69.2%。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霉酚酸酯用于治疗激素抵抗性活动性中重度TAO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和特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SMILE时术中发生失吸的患者16例(16眼),对其发生率、眼别、性别、失吸部位、失吸发生时眼球转动方向、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眼别、性别构成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行SMILE患者1 698例(男517例,女1 181例),3 365眼(右眼1 692只,左眼1 673只),术中发生失吸16例(16眼),发生率为0.46%。其中右眼9只(9/16),左眼7只(7/16),男5例(5/16),女11例(11/16)。不同性别( χ2=0.005, P=0.944)、不同眼别( χ2=0.229, P=0.632)失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吸位于激光扫描直径(3.62±2.55)mm处,多在直径2 mm内。按失吸部位分为:透镜底层失吸4眼(1/4),其中2眼当即改为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另2眼当即改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透镜边切失吸1眼(1/16),当即改为LASEK;透镜上层失吸10眼(5/8),其中8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扫描上层及做小切口,分离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3周后重新行SMILE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但发生再次失吸而在2周后改行LASEK;上层边切失吸1眼(1/16),直接用5 ml注射器针头划开上层边缘并完整取出透镜。按失吸发生即刻眼球转动方向分为:鼻上2眼(2/16)、颞上9眼(9/16)、鼻下2眼(2/16)、颞下2眼(2/16)、正下1眼(1/16)。所有失吸病例术后3个月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结论::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低,多发生于扫描透镜的上层和近瞳孔中央区。Bell现象为失吸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失吸部位和状态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经过合理的处理后仍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远期视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raves眼病的管理,内分泌科医生大有作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或Graves′ orbitopathy,GO)又称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是眼眶炎症和眶后组织增生,导致眼球突出和视觉异常,严重时可危及视力。GO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因为容颜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工作。以往预防GO的手段非常有限,不能有效阻止GO的发生和发展;当出现威胁视力的严重突眼,在完成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GC)冲击治疗后,如果无效或存在GC治疗的禁忌证,眶减压术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手段。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十年,不仅寻找到影响GO发生、发展的新的危险因素,有了预防GO的对策;更重要的是随着对GO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研发了数种针对GO病理机制不同环节的单克隆抗体,而且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甚至看到了药物治愈GO的希望。由此可见,GO预防和治疗的广阔天地,内分泌科医生大有作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延伸护理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的照护价值。方法: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案)和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方案),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当天及干预后第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水平、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末的裸眼视力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内不良事件中虹膜损伤、葡萄膜炎、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117/120)较对照组91.7%(110/12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裸眼视力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致眼外肌麻痹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40岁,因"双眼复视2周"于2020年12月21日至嘉兴市中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骑电瓶车摔伤,左肩部着地受伤,未伤及头面部,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左侧锁骨断裂,予以左侧锁骨整复手术。查体:一般情况可。眼科检查:裸眼视力(UCVA)右眼0.6,左眼0.4,双眼矫正视力均为1.0。眼压右眼28.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8.4 mmHg。眼球突出度:右眼19 mm,左眼12 mm,眶距104 mm。右眶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压迫颈动脉杂音消失。右眼上睑下垂,球结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迂曲。根据判定标准 [1]:以角膜映光点为参照,对眼球运动障碍采用五级分度法:0代表运动不受限,-1为轻度受限(眼球运动度30°~35°),-2为中度受限(20°~25°),-3为重度受限(10°~15°),-4为完全受限(小于5°)。本例患者眼球运动为外转,内转完全受限(-4),上转、下转中度受限(见图1A),瞳孔散大5.0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眼底见视乳头边界清,色淡红,C/D≈0.4,未见静脉搏动,黄斑部中心凹反光可见,视网膜动静脉比1:2。眼眶CT检查示右侧眼上静脉增粗(见图2A)。诊断:右侧颈动脉海绵窦瘘,右眼继发性青光眼。转神经内科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见图3A)和颈内动脉3D重建检查(见图3B),明确诊断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遂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后1 d患者诉双眼复视现象消失。眼科检查:UCVA右眼0.6,左眼0.4,双眼矫正视力均为1.0。眼压右眼19 mmHg,左眼18 mmHg。眼球突出度:右眼13 mm,左眼12 mm,眶距105 mm。右眼眼球转动好转,其中上转、外转、下转无明显受限,内转轻度受限,上睑下垂好转,球结膜充血消失,瞳孔圆约4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可,眼底视盘界清、色淡红,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眼眶CT示眼上静脉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见图2B)。术后3、6个月复查,患者无复视症状,眼球转动稍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术后1年复查,眼科检查示眼球各方向运动无受限(见图1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眼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性,63岁,因“双眼闪光感伴视力下降1年”就诊。视野检查见双眼中心30°视野部分缺损,双眼扫描激光眼底照相检查发现双眼视网膜整个后极部可见大范围萎缩灶,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可见双眼黄斑区视网膜萎缩变薄,其中与视野异常相对应的区域光感受器内节和外节层萎缩消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显示视网膜动脉变细,造影早期后极部视网膜大面积窗样缺损,透见脉络膜大血管背景荧光,晚期呈片状荧光着染,其周呈环状强荧光区。电生理检查显示双眼P 100振幅明显下降。诊断双眼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源性肺炎克雷伯杆菌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内源性肺炎克雷伯杆菌性眼内炎(EKPE)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EKPE 9例(1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查找原发灶。入院后均急诊行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术,8眼行玻璃体切除术。收集术眼的房水及玻璃体进行微生物培养。随访1个月~2年,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末次随访时,5眼保留了视力,5眼行眼内容摘除术。首诊眼科的5例(5眼),4眼行眼内容摘除术。结论:首诊眼科的EKPE预后差,眼科应早诊断,早治疗,以保住眼球及残余视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维莫菲尼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致VKH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53岁双眼视物模糊10余天女性患者,既往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口服靶向药物维莫菲尼。检查发现左眼房水闪光,视盘水肿,双眼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示早中期点状强荧光,晚期渗漏荧光呈多湖状,诊断为双眼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眼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在肿瘤科指导下间断服用维莫菲尼至停药。治疗后双眼视力改善,眼前节炎性反应消退,视网膜神经上皮复位,色素上皮脱色素呈晚霞样眼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格列齐特缓释片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皮疹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格列齐特缓释片是一种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常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1]。该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偶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罕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反应、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肝-胆疾病、视力障碍等。其中,血液学改变极为罕见,一般停药后可恢复正常。本文以个案形式报告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服用该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和皮疹的不良反应,停药后逐渐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孤立息肉的2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孤立息肉的2型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孤立息肉的2型PCV 33例(33只眼)的临床资料。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每月1次,共6次。观察治疗后3、6及12个月的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脱离和息肉的变化。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视力均有提高( F=21.502, P<0.05),CRT均有减少( F=296.290, P<0.05)。术后11例(33.3%)RPE脱离逐渐降低。息肉消退率为100%(33/33)。 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孤立息肉的2型PCV视力明显提高,CRT明显降低,息肉消退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