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眼底影像检查方法对PDR患眼视盘及其他部位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和检测时间成本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眼底成像方式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和检测时间。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确诊的PDR患者38例48眼,其中男22例28眼,女16例20眼;平均(51.08±13.35)岁。所有患者均行超广角眼底成像(UWF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en face OCT、近红外眼底成像(IR)联合频域OCT(SD-OCT),因相关原因无法行FFA的患者接受超广角扫频源OCTA(WF-SS-OCTA)检查。记录单眼每项检查所需的时间、各种检查方法对视盘新生血管(NVD)及视网膜其他部位新生血管(NVE)的检出率。结果:UWFI的单眼检查时间平均为(0.51±0.13)min,NVE检出率为52.1%(25/48),NVD检出率为12.5%(6/48);IR联合SD-OCT的单眼平均检查时间为(2.08±0.57)min,NVE检出率为81.3%(39/48),NVD检出率为20.8%(10/48);OCTA和en face OCT的单眼平均检查时间为(5.79±0.68)min,NVD检出率为83.3%(40/48),NVE检出率为27.1%(13/48);FFA平均检查时间为(17.66±1.83)min,WF-SS-OCT为(13.38±1.23)min,FFA联合WF-SS-OCT的NVE检出率为93.8%(45/48),NVD检出率为29.2%(14/48)。5种不同影像模式单眼检查花费时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 077.960, P<0.001)。各不同影像模式间NVE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460, P<0.001),NV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645, P=0.200)。OCTA在3例患眼中检出新生血管芽5处,而该新生血管芽未在FFA检测出。 结论:UWFI和IR联合SD-OCT筛查PDR患眼NVD及NVE用时短且无创。OCTA和en face OCT较FFA可清晰显示新生血管形态。FFA检查范围较大,但用时较长且有创。WF-SS-OCTA检查扩大了OCTA的扫描范围、无创且检查时间较FFA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对侧眼脉络膜参数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应用超广角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比较厚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NV)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的脉络膜参数及形态学变化.方法 前瞻性横断面观察研究,纳入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我院眼科23例CSC患者无症状对侧眼23眼和19例PNV患者无症状对侧眼19眼,以及年龄与性别匹配的22例健康人22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SC对侧眼组、PNV对侧眼组及健康眼组.三组受试者年龄、男性比例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行UWF SS-OCTA成像检查及比较,记录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鼻侧、颞下、下方、鼻下共9个分区的脉络膜厚度(CT)、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血流像素面积与 目标区域总面积的比值)、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血管管腔体积与脉络膜血管及基质总体积的比值).同时检查并比较各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及涡静脉不对称扩张及吻合情况.结果 三组人员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受试者涡静脉不对称扩张或吻合眼数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SC对侧眼组鼻上及鼻侧分区CVI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鼻下分区CVI及平均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VI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在颞上、上方、鼻上、中心凹、颞下、平均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各分区脉络膜中大血管层血管密度均小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SC对侧眼组颞上及鼻上分区CT均大于PNV对侧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C对侧眼组颞上、上方、鼻上、颞侧、中心凹、下方及鼻下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NV对侧眼组上方、颞侧、中心凹及下方分区CT均大于健康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本研究从对侧眼角度侧面提供了 CSC和PNV可能不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验证.CSC与PNV并非单眼疾病,而是单眼表现的双眼脉络膜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超广域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UWF SLO)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对DR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 UWF SS-OCTA、UWF SLO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用于检测DR病变,包括微动脉瘤(MA)、视网膜内出血(IRH)、视网膜无灌注区(NPAs)、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s)、视网膜静脉串珠(VB)、视网膜新生血管(NVE)、视盘新生血管(NVD)及玻璃体积血(VH).联合三类影像检查(以下简称三联影像)结果作为标准对照,对比不同影像两两联合对DR病变的检出率及对DR严重度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175眼.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MA、IRH、NPAs、IRMAs、NVE、NVD 及 VH 的检出率分别为 91%、83%、77%、69%、27%、10%及12%,Kappa 依次为 0.812、1.000、1.000、1.000、0.986、0.970 及 1.000.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DR的严重度分级具有优异一致性(Kappa=0.943).结论 UWF SS-OCTA 联合 UWF SLO 能准确识别 MA、IRH、NPAs、IRMAs、NVE、NVD 及VH,对DR筛查及分级诊断准确性高,适用于临床上对DR的大规模筛查与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