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师法》背景下超说明书用药制度的价值基础与完善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3/12/2
超说明书用药作为临床用药的例外情况,面临特殊情况界定不清、欠缺证据准用标准、违法性超说明书用药行政法律责任规范缺失等挑战,致使相关立法与实践衔接存在断链.考虑到我国超说明书用药所受的现实环境制约,有必要基于促进用药可及性和安全性,以及调和医师超说明书用药处方权和患者最佳利益的"双平衡"价值目标,细化超说明书用药制度,维护其法治秩序.医师应立足于临床救治患者的目的,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无合理可替代药品、将给患者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履行告知患者超说明书用药重大风险的义务,严格遵循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相关管理制度设定的规程.还应辅之以建立案例数据库,并在《医师法》中对违法性超说明书用药设置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学校结核病突发疫情处置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学校结核病疫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聚集性疫情仍时有发生.2006年至今,全国共报告近80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学校多为寄宿制学校,约70%发生在高中或中专,约20%发生在民办学校.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处置常见误区:(1)缩小或盲目扩大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疫情处置初期多存在筛查范围不足,造成患者发现不及时;疫情加重后又盲目扩大筛查范围,造成资源的浪费.(2)密切接触者筛查方法不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要求,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胸部X线摄影检查相结合的筛查方法.部分疫情现场对15岁以上人群不进行X线摄影检查或仅进行X线胸部透视(简称“胸透”)检查,造成患者发现不及时.有的现场因资源丰富或疫情压力,采用胸部CT检查方法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由于敏感度增加而发现了许多非活动或活动性不易鉴别的小结节病变,造成人群恐慌,也增加了疫情处置的压力.(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密切接触者干预不力.多数地区未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者进行抗结核药物预防性治疗,部分现场出现疫情反复.(4)不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及不必要的辅助治疗.不合理地选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现象常有发生;低剂量或超限剂量给儿童结核病患者用药;医生迷信静脉用药;患者无并发其他感染依据情况下,滥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不必要的免疫增强治疗,过度的护肝治疗.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应以教育系统和学校作为责任主体,在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要求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