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个人数据视角构建医疗联合体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实践和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解决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患者连续性医疗服务和区域数据安全互通共享的痛点问题,武汉协和医院从个人数据角度,采用工业互联网可信数据共享基础设施和区块链健康数据钱包等技术构建医联体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医联体就诊患者提供跨机构主动式的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报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个人健康档案数据的授权调阅服务,探索医联体分布式个人健康医疗数据高效联通共享的新型应用模式。经实践验证,本方案能实现个人健康医疗数据共享的标准化,有效控制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成本,并实现数据共享过程的隐私保护,为"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提供跨越式的发展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区块链的中药饮片服务管理云平台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以"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纲要为政策背景,探索我国中医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跨机构的中医饮片服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为中药饮片服务精细化管理与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法 在"互联网+区块链+中药体系"应用模式下,以中药饮片管理联盟链为数字底座,构建市级中药饮片服务管理云平台.结果 基于区块链技术,逐步形成高质量、依规范、可溯源的中药云链,实现安全、高效的市级中药云平台建设.结论 建立基于中药云链的中药云平台有助于中药饮片服务流程体系管理,为中药饮片服务数字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模式参考和示范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设计和扩展区域医疗信息平台.方法 从构建平台的需求分析开始,理清平台的业务结构和系统结构,通过标准化接口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互与信息共享,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平台应有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附属支持应用系统.结果 全市30多家医疗机构,横向覆盖主要医疗卫生机构,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的基本架构,实现区域内跨机构、跨区域、跨部门的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结论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保证市民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的系统工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QRStream:一种基于二维码流的健康数据传输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在非接触式、无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实现两个设备之间数据的便捷转移传输,解决健康数据从医疗机构数据提供端安全便捷地共享传输到智能移动设备中的问题.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流的健康档案数据传输方法,该法允许用户在无网络连接、无物理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头捕捉并解析健康档案数据编码后的二维码视频,并在移动设备端进行解码,从而实现健康档案数据跨设备传输.结果 通过对该系统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分析,该系统在串行或并行情况下都能满足对健康数据进行传输的性能要求.结论 该文提出的QRStream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健康数据从医疗机构数据提供端到智能移动设备高效可靠共享传输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的研究态势与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科学综合研究平台,其发展过程和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其研究态势与热点变化可为CForBio的长远发展以及其他生态监测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2007-2017年间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CForBio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CForBio发表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3篇增长到2017年的5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的增长较为明显(从2007年的1篇增长到2017年的34篇).金光泽(70篇)、马克平(68篇)、郝占庆(68篇)等学者发表论文数量较多,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研究所(104篇)、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67篇)、华南植物园(59篇)等是CForBio中相对活跃的研究机构,但各样地负责机构和学者间的合作仍较少,跨机构间的协同研究还有待提高.CForBio的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树木空间分布格局、植物功能性状、树木密度制约、群落系统发育等方面,为揭示我国不同气候带森林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未来CForBio的研究应加强国内外机构间的合作创新并建立数据共享途径,注重近地面遥感、多源数据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在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多尺度与多维度解析、植物-土壤反馈机制、树木冠层和根系的结构与功能等方向持续开展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医疗一账通系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为方便群众就医,优化就诊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医疗机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研究、设计基于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医疗一账通系统实现全市医疗机构的便捷支付.方法:根据标准统一、平台共建、数据共享、应用互通的原则和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患者统一身份识别和统一安全管理,建设基于健康卡、医疗专用账户的医疗一账通体系.结果:通过关联患者、医院、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结算流程,实现医疗专用账户资金在区域内的通存通用,有效解决医疗机构清结算、三长一短的难题.结论:基于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医疗一账通系统在实现患者身份识别的同时,提供了跨院、院内各诊疗环节的支付结算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了三长一短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以促进医疗资源及信息共享为目标,设计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方法: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B/S)架构,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技术,搭建包括用户管理、医疗信息共享、大数据服务、区块链服务和接口服务5个模块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结果:该平台实现了患者诊疗信息的授权共享、电子病历共享,提供双向转诊功能,可实时传输患者数据.结论:医疗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了医疗数据的共享,保障了数据共享安全,实现了共享记录可追溯,使患者能享受持续的、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我国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融合现状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融合(简称"防治融合")是对我国卫生健康体系建设过程中"防治分离"问题的纠正.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有效融合和相互支持能更好地落实防治任务.本文从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连续性服务提供的相关支持等角度对我国防治融合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防治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间缺乏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调整,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筹资激励机制不足,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服务能力受制约、服务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效融合的策略建议,明确机构职能及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财政投人、医保支付、人事薪酬制度配套,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待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大数据共享平台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云平台的ADDH影像协同标注系统研究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并实现一套云端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Adult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ADDH)影像协同标注系统,建立ADDH影像标准化标注数据库.方法 利用异构平台数据共享与跨区域协同等技术,采用B/S云端架构,根据ADDH临床诊断工作需求,研究服务于医学影像数据共享及跨区域协同标注模式的ADDH影像标注系统.结果 实现了高可用、高并发,且支持不同医疗机构间影像与临床信息的共享及调阅,满足多人同时在线协同标注及多盲审核的ADDH影像标注系统.结论 该系统填补了目前ADDH影像协同标注与管理系统的空白,为临床诊断带来便利的同时,将临床影像数据赋能为可用于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的数据资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临床科研场景下医疗数据安全开放共享平台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临床研究面临患者隐私及敏感数据泄漏等问题,旨在设计一套临床科研数据安全共享平台,保障临床科研数据安全共享与计算.方法:梳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临床研究面临的数据安全问题,制定临床科研场景下数据安全共享管理流程,设计一套临床科研场景下医疗数据安全共享平台.结果:从制度流程和技术管控两个维度,探索形成临床科研场景下医疗数据安全共享和开发利用模式,规范临床科研场景下临床数据安全管理.结论:针对临床科研场景,提出的临床数据安全共享管理流程和安全共享平台可以为今后规范临床科研数据安全合理利用,构建跨机构多中心的临床科研数据安全开放共享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