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交叉韧带前内入路解剖单束重建与过顶位单束重建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解剖位单束(ASB)重建与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44例ACL断裂的单膝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SB重建手术22例(ASB组),采用OSB重建手术22例(OS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ASB组无屈曲、伸直受限;OSB组1例伸直受限5°,无屈曲受限;在Lachman试验方面,ASB组均为阴性,OSB组术后Ⅰ度3例,但止点硬.两组Lachman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轴移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ASB重建ACL,在控制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优于传统OSB重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解剖单束与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解剖单束(ASB)重建与传统过顶位单束(OS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因前交叉韧带断裂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6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OSB组30例,ASB组30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术前,2组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关节稳定性指标、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88.28±3.08)分vs.(87.62±2.63)分]和IKDC评分[(84.66±4.81)分vs.(83.27±2.8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的Lachman试验阴性率比较(93.33%vs.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移试验阴性率ASB组高于OSB组(90.00%vs.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SB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OSB组[生理(91.87±2.81)分vs.(83.00±3.31)分;心理(93.62±2.65)分vs.(86.48±3.32)分;环境(93.53±2.91)分vs.(83.95±2.47)分;社会关系(93.78±2.57)分vs.(83.80±2.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传统过顶位单束重建或者解剖单束重建ACL,均可有效改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但解剖单束重建在改善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前交叉韧带直接止点不同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单束重建对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比前交叉韧带直接止点不同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单束重建对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1年3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单束重建的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不同分为研究组(在髁间窝外侧壁、原前交叉韧带足印中心方向置入克氏针)26例,对照组(在髁间窝外侧壁过顶点远端7 mm处置入克氏针)24例.自手术治疗起随访两组患者1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髌股关节退变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扶拐下地负重时间、弃拐完全下地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有差异(F=12.098,P=0.000);②研究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无差异(F=0.895,P=0.403);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无差异(F=0.715,P=0.456).研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KT1000膝关节移动度的差值、轴移试验阳性减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差于术前(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2个月的髌股关节退变Rech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股骨隧道定位解剖位置的单束重建与髌股关节退变有关,在髁间窝外侧壁、原前交叉韧带足印中心方向置入克氏针的单束重建可使患者获得更佳的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稳定性,且术后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