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长孢洛德酵母菌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分析临床1例脑梗死患者体温达38.4 ℃时外周静脉血及导管血检出的长孢洛德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平板的菌落形态和醋酸钠培养基上子囊孢子的产生情况,利用Vitek 2 compact、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测序分析分别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研究,以提高实验室对该菌的鉴定水平。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此例分离株对多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较低。临床给予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并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至最后一次血培养阳性后2周,用药期间多次复查血培养均为阴性,患者无发热,各项感染指标基本降至正常,可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病毒性角膜炎继发长孢洛德酵母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 岁,因右眼发现白色混浊物,于2018 年11 月16 日入院.既往史:患者自述右眼角膜炎反复发作50 余年,因右眼病毒性角膜炎于2018 年2 月2 日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局部麻醉下行右眼板层角膜移植术(生物角膜),分别于2018 年3 月30 日、2018 年5 月30 行右眼病灶刮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用药史:全身、局部给予抗病毒治疗,重组人干扰素a2b 滴眼液点右眼4 次/ d,更昔洛韦滴眼液点右眼4 次/ d,泛昔洛韦分散片0. 25 g 口服3 次/ d,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右眼2 次/ 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右眼4 次/ d.血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孢洛德酵母菌致腹膜炎1例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分离自临床透析液标本的长孢洛德酵母菌的培养鉴定、药敏分析及对其临床意义的探讨,提高实验室对该菌的识别能力及临床对该菌感染的重视度.方法 分析长孢洛德酵母菌生物学特性变化并与5种常见酵母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东方伊萨酵母、近平滑念珠菌)进行比较;用Vitek 2、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以及测序分析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用菌株自建库绘制聚类树状图,分析与常见5种酵母菌菌株的关系;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长孢洛德酵母菌培养24~96 h后在PDA及血平板上均呈白色光滑菌落,24 h科玛嘉显色平板上未显色,48~96 h逐渐显色最终呈现蓝绿色菌落.Vitek 2鉴定分离菌结果为无名念珠菌,MALDI-TOF MS和基因测序均鉴定为长孢洛德酵母菌.长孢洛德酵母菌与其他5种酵母菌的MS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孢洛德酵母菌与近平滑念珠菌在同一个分类中.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MIC值均较低.结论 长孢洛德酵母菌的临床分离率较低,报道的病例较少,提高微生物实验室对该菌的识别能力和临床对该菌感染的重视度十分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长孢洛德酵母菌致腹腔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长孢洛德酵母菌(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是一种罕见的酵母菌,2008年首次被描述为可以引起血流感染的致病菌[1].因其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parapsilosis)生物学特性相似,常规的生化鉴定法总是错误的将其鉴定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2],然而小亚基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两者有亲缘关系但属于不同的种[3].目前,多个国家均有报道关于长孢洛德酵母菌感染的病例,但数量较少,国内相关报道更是罕见.尚不清楚其危险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案,但随着研究的不断的深入,学者们认为长孢洛德酵母菌引起人类感染的致病性被低估了[2,4].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 2020 年 8 月在一位腹腔感染的癌症患者腹水中分离出 1株长孢洛德酵母菌,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