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棉所致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石棉具有高度的耐火性、电绝缘性和隔热性,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石棉列为Ⅰ类致癌物质;2012年,IARC确认所有石棉类型均有致癌作用。截至2019年,石棉已在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被禁止生产和使用。石棉接触增加人体患恶性肿瘤的风险,肺癌和间皮瘤是目前已明确的石棉所致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也支持石棉暴露与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鼻咽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我们对石棉所致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归纳,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筛查是防控出生缺陷的防火墙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生儿筛查是防控出生缺陷的重要关口,对于不同的出生缺陷疾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筛查与干预。文章介绍了液相串联质谱法、酶学检测、激素检测、影像学检查、听力筛查及基因检测等方法在新生儿筛查中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应合理选择,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蒙古森林火灾发生风险及其驱动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8/10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科学预测森林火灾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依据.以中国新旧森林火灾政策作为分界线,将内蒙古森林历史火灾数据分为四个阶段,基于增强回归树模型建立内蒙古森林火灾发生模型,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情况,解释不同时期森林火灾和火灾风险变化的差异.预测结果表明:(1)4个时期建模精度AUC均大于0.94,表明BRT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2)气温日较差、日最小相对湿度、上一年春防累计降水量、上一年秋防累计降水量、上一年春防最高地表气温海拔、距火点最近公路距离被确定为影响内蒙古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3)新旧《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前后森林火灾风险等级变化:1981-1988年3月14日,中、高和极高森林火灾风险区分布在呼伦贝尔的东部,而2009-2020年中、高和极高森林火灾风险区分布在呼伦贝尔南部和中部、赤峰市的西南部、锡林郭勒盟和呼和浩特市的中部、乌兰察布市和包头市的南部以及鄂尔多斯市的东部.有助于了解不同时期《森林防火条例》影响下的内蒙古森林火灾的驱动因素和火险等级的变化,为优化森林火灾管理政策及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滇中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云南松针叶富含油脂,防火期含水率低,是滇中地区林火主要地表可燃物.在2020年防火期持续采集滇中地区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数据,使用相关性分析、公因子方差、膨胀系数和多重预测回归模型,探究地形、气象、林分等因子与含水率的关系,利用离差标准化法调整模型系数及完成模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影响因子排序为温度>湿度>风速>坡向>郁闭度>坡度>海拔>风向,坡向、林分郁闭度指标方差膨胀系数VIF>10,存在共线性;因此选择温度、湿度、风速、坡度、海拔构建含水率预测回归模型E1,k、s、g代表云南松枯枝、松针和小灌枯枝-枯草,Yk1、Ys1、Ys1平均拟合度为74.35%,平均误差率为32.06%,误差率偏高.以强相关(r>0.70)因子温度、湿度、风速为自变量重构含水率预测增强回归模型E2,其Yk2、Ys2、Yg2平均拟合度为83.99%,平均误差率为17.09%,其拟合度、误差率均优于E1.在E2基础上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弱相关性因子坡向、坡度、海拔、郁闭度为调整因子,并运用离差标准化法转化为系数,构建含水率预测系数校正回归模型E3,其Yk3、Ys3、Yg3平均拟合度89.72%,平均误差率为8.48%.E3精度优于E1、E2,其 Yk3、Ys3、Yg3拟合优度分别提升 9.69%、2.11%,4.84%、10.77%,8.41%、4.33%,误差率降低 15.65%、6.89%,11.24%、13.69%,18.01%、5.24%.增加校正系数可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同时模型因子易获取,便于林火管理者野外快捷、精准、实时预测滇中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为林火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6种北京常见草本植物燃烧性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地表层植被是影响绿地火灾蔓延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探究北京常用地表层草本植物的燃烧性,助力绿地生态防护功能的提升建设与管理,本研究以涝峪薹草、青绿薹草、山麦冬、马蔺、鸢尾、野牛草为对象,在重点防火期对叶片燃点、燃烧时间、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指标,叶片含水率和粗脂肪含量等理化指标,叶片厚度、单位载量等生物学特性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熵权法和K-mean聚类分析对其燃烧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叶片厚度和燃点所占权重最高,对综合燃烧性的影响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点燃时间权重最低,对综合燃烧性的影响最小.6种草本植物的燃烧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野牛草>青绿薹草>山麦冬>涝峪薹草>马蔺>鸢尾.燃烧性聚类分析表明,野牛草、青绿薹草和山麦冬的燃烧性为I级,燃烧性最强;涝峪薹草的燃烧性为Ⅱ级;马蔺和鸢尾的燃烧性为Ⅲ级,燃烧性最差.作为用量极大的野牛草、青绿薹草和山麦冬,在冬春季的防火需要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高校健康驿站建设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高校健康驿站以校地、校内卫生健康部门或机构为主导,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流程、细致周到的生活服务和早期充分的心理干预,关爱照护新冠病毒感染轻症师生,发挥了高校疫情"防火墙"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了轻症转重症的风险,同时有效保障重症病例能通过医疗绿色通道得到及时的专业救治.本文介绍了西南大学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健康驿站建设的工作经验,讨论了健康驿站运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学校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孕期多溴联苯醚暴露与胎儿发育不良关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常见的溴化阻燃剂,被广泛添加到各类复合材料中,以提高产品的防火性能.PBDEs在产品生产、使用、废弃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持久地残留.现有的动物实验及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证据表明,孕期PBDEs及其代谢物暴露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新生儿出生体重、体长及体质量指数等)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本文对生物体内PBDEs的代谢转化研究以及PBDEs孕期暴露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联研究进行综述,胎儿体内PBDEs代谢物来源可能为自然源、PBDEs代谢转化、母体转化以及PBDEs代谢物之间相互转化;孕期PBDEs暴露与胎儿低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长、早产等不良发育结局存在关联;孕期PBDEs暴露可能通过调节胎盘中各类生长因子水平进而影响贻儿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兴安岭南瓮河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大兴安岭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阳坡和阴坡2种林分为研究对象,监测2种林分在不同防火期的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的动态变化,采用基于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直接估计法,分析防火期和坡向对地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 显示:不同防火期林内气象因子(防火期影响)及林分郁闭度(坡向影响)不同,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变化呈现差异(P<0.05),秋季>春季,阳坡>阴坡.在构建的地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中,秋季防火期预测模型精度优于春季防火期预测模型精度,阳坡预测模型精度优于阴坡预测模型精度.因而,在进行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时,需考虑坡向和防火期对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不同的预测模型,将有助于提高火险预测预报精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美国野地-城市交界域火灾管理概述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世界范围内野地-城市交界域(WUI)正在加速扩张.美国的WUI面积大、分布广、聚集人口多,由于交界域直接与森林植被相贯通,极易受到林火影响,区域范围内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经过长期的火灾管理实践,美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WUI林火预防、扑救管理体系.本文从美国WUI的形成方式、火灾发生情况、预防扑救措施等几方面系统总结了美国WUI火灾的管理体系.此外,本文分析了我国WUI火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基于美国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WUI火灾管理的六点建议:(1)制定交界域消防管理计划;(2)合理利用计划火烧;(3)研发火灾预警系统;(4)增强社区防火能力;(5)提高消防员灭火水平;(6)完善火灾扑救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咬定青山不放松广安市中医医院八大举措特续抗疫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安市中医医院多措并举,科学应对,实施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构筑疫情“防火墙”,为广大市民的就医安全提供保障,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医院第一时间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医疗专家组,印发防控手册,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二是领导班子靠前指挥.严格落实行政总值班2 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并实行院领导班子在岗带班制度,确保及时妥善处理重要紧急事宜.不定期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巡检,深入一线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梳理巡查重点,将巡查工作制度化、责任化、细节化,实现了巡查工作全覆盖和防控工作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