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填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术(EPH)后盆腔填纱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EPH后因手术创面持续出血于外院行盆腔填纱治疗后转诊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或因EPH后手术创面持续出血转诊至本院后行盆腔填纱治疗,有完整病历资料的1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评估产妇的结局、并发症、住院时间,并分析影响盆腔填纱效果的因素。结果:11例产妇的中位分娩孕周为38.3周(38.0~39.9周),终止妊娠方式为剖宫产术分娩7例(7/11),阴道分娩4例(4/11)。产后出血距盆腔填纱的中位时间为10 h(5~57 h),中位出血量为8 500 ml(4 800~15 600 ml),中位盆腔填纱数量为3块(2~7块),中位纱垫留置时间为6.0 d(3.0~6.0 d)。本次妊娠中位开腹次数为3次(2~3次),最多开腹4次。11例产妇中首次填纱成功止血9例(9/11),最终救治成功11例(11/11)。所有产妇均在实施盆腔填纱前发生失血性休克(11/11)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1/11),其他常见并发症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11)、心脏骤停(4/11)、深静脉血栓形成(3/11)、感染性休克(3/11)和肠梗阻(1/11)。所有产妇均于凝血功能恢复且无活动性出血后取出填塞纱垫。11例产妇的中位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为3 d(3~5 d),中位纱垫留置时间6 d(3~6 d),中位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为14 d(11~26 d),中位总住院时间为22 d(16~49 d)。结论:盆腔填纱可以作为EPH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时措施,为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争取了损伤控制性复苏的关键时间,为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爱佑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爱佑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IPH)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IPH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观察组采用爱佑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产前、产后24 h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原蛋白(fibrinogen,FIB),并统计术后1个月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51.26±81.25)mL、术后24 h出血量(142.37±24.89)mL、输血量(1.57±0.39)U,低于对照组(1089.47±100.39)mL、(312.58±36.25)mL、(2.48±0.43)U( P<0.05)。观察组止血效果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 P<0.05)。产后24 h两组PT、APTT、TT均延长,FIB减小( P<0.05)。产后24 h观察组PT(13.55±1.42)s、APTT(37.58±4.18)s、TT(16.89±1.57)s,短于对照组(14.78±1.63)s、(40.74±4.32)s、(18.95±1.81)s,FIB(1.89±0.32)g/L大于对照组(1.71±0.28)g/L(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2.58%( P<0.05)。 结论:爱佑球囊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IPH能降低出血量与输血量,提高止血效果,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难治性产后出血危重产妇7例ICU的护理经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回顾性总结2022年1至12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ICU收治的7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保留子宫产妇术后的护理经验.7例产妇年龄 30-41(35.00±3.27)岁,孕周 34-39(36.57±1.51)周,胎儿娩出 24 h 内出血量 1 300-2 500(1 742.86± 419.75)mL.ICU护理要点: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低血容量休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缓解产妇腹胀;应用补充医学,加强疼痛管理;积极预防产后感染;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缓解母婴分离焦虑.经过综合治疗与护理,产妇均康复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髂内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病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球囊填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因难治性产后出血行髂内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球囊填塞的病例,探讨其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 6例患者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止血均成功保留子宫.结论 髂内动脉结扎联合宫腔球囊填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可以挽救产妇的生命,并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救治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分析难治性产后大出血(IPPH)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救治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UAE治疗的IPP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PPH患者UAE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IPPH患者中,85例行UAE治疗后止血成功,有效率为8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初产、分娩方式、瘢痕子宫史、妊娠期并发症、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IPPH患者UAE救治效果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瘢痕子宫史(OR=2.573)、妊娠期并发症(OR=2.284)、胎盘因素(OR=1.972)、软产道损伤(OR=2.030)、宫缩乏力(OR=2.878)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OR=2.147)均为影响IPPH患者UAE救治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UAE对IPPH的救治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瘢痕子宫史、妊娠期并发症、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均会影响UAE救治效果,临床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介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难治性产后出血(IPPH)的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IPPH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再出血情况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止血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的42例患者中,介入治疗成功36例,成功率为85.72%;失败6例,失败率为14.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异常、软产道损伤、妊娠期合并症、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宫缩剂使用方式是止血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影响介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IPPH的因素按照危险程度依次是合并凝血功能障碍(OR=8.597)、合并新生儿异常(OR=8.103)、合并妊娠期合并症(OR=7.635)、合并产程异常(OR=7.154)、剖宫产(OR=6.281)、合并软产道损伤(OR=5.349)、合并瘢痕子宫史(OR=4.296)、宫缩剂联用(OR=3.294)、年龄≥32岁(OR=2.436).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IPPH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产后止血的有效方法.年龄、新生儿异常、妊娠期合并症等均是影响介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IPPH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试验通过对2013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产科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出血及恢复情况,综合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本院产科收治的首次发病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2例,患者年龄25 ~ 45岁,平均(32.5±3.2)岁;孕周34~41周,平均(36.1±1.2)周.患者经子宫按摩、缩宫素等保守治疗无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akri球囊宫腔填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Bakri球囊宫腔填塞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IP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并诊断IPH,且使用Bakri球囊宫腔填塞止血的34例病例作为Bakri球囊组,选取同期直接采用子宫/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的47例IPH患者为对照组.Bakri球囊置入宫腔后,引流血液暗红色,24 h总量≤500 ml或1 h引流量≤150 ml为有效;Bakri球囊置入后,引流血液鲜红色,24 h总量>500 ml或1 h引流量>150 ml为部分有效,此时立即行双侧子宫/髂内动脉栓塞术;仍有活动性出血,算作失败,及时行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病例未行宫腔填塞,诊断IPH后直接行子宫/髂内动脉栓塞,栓塞后阴道无活动性出血,为止血有效(成功);仍有无法控制的鲜红色活动性出血为失败,立即行子宫切除.回顾病历资料,比较2组出血原因、止血效果及产后出血量和红细胞输注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kri球囊组产妇年龄、孕次、产次、体重指数、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及出血原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akri球囊组与对照组比较,成功率(有效25例,部分有效7例)[94.1%(32/34)与93.6%(44/47)]和失败率[5.9%(2/34)与6.4%(3/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P=0.927),失败的病例均及时行子宫切除.Bakri球囊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1315(1017~4000)与1500(1000~4020)ml,Z=-2.022,P=0.043],输注红细胞量也较低[4.0(0.0~18.0)与5.5(3.0~20.5)U,Z=-2.008,P=0.045].结论 Bakri球囊宫腔填塞可快速、有效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并可为血管栓塞治疗争取时间,减少出血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盆腔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盆腔动脉栓塞术(PAE)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6年8月因难治性产后出血接受PAE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PAE的有效性,并随诊患者的PAE相关并发症.结果 4例患者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疑胎盘植入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栓塞),其中1例术中出血多,及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其余3例栓塞后出血减少,保留子宫;11例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时及产后出血量累计>1 000 ml,经保守治疗无效急诊行盆腔动脉栓塞,迅速止血,住院时间4~15 d.术后子宫复旧好,未再出现异常的阴道流血.7例患者术后出现疼痛,5例发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AE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不仅能挽救产妇的生命,而且能保留子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围生期子宫切除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围生期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探讨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方法.方法 2007-2016年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产妇共85 635例,其中行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患者3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孕周、孕产次、剖宫产史、分娩方式、手术指征、术中干预措施、出血量、输血量、术中采取术式等相关因素,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产期子宫切除38例,占分娩总数的0.044%,均为剖宫产.其中次全子宫切除术23例,全子宫切除术15例.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占63.2%、宫缩乏力占31.6%、羊水栓塞占2.6%、巨大子宫肌瘤占2.6%.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OR=1321.29)、胎盘植入(OR=235.144)、前置胎盘(OR=136.077)、剖宫产史(OR=46.297)是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结论 及时、有效的子宫切除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手段,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是其主要手术指征.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围产期子宫切除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