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氏补气升阳加味二陈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多因鼻咽炎、扁桃体炎等反复刺激,在体内引起早期免疫反应,导致腺样体增生[1].据国外学者在一组随机人群中统计发现,腺样体肥大的患病率高达34%[2].临床上常采用对症治疗,如积极消炎、应用鼻喷激素等[3],但疗效尚不确切.腺样体切除因手术、全身麻醉会出现相关并发症,故切除应当慎重[4].因此,积极寻找有效治疗腺样体肥大中医方法是广大儿科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导师邱根祥教授是衢州雷氏医学第6代学术传承人,应用雷丰《时病论》补气升阳加味二陈法治疗肺脾气虚证腺样体肥大儿童,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雷丰《时病论》辨治泄泻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9
雷丰所著《时病论》,根据时病辨治体系将泄泻分为飧泄、洞泄、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饮泻,并对其病因病机证治条分缕析,认为泄泻包括因伏气致病与因时邪致病,病位主要在脾,涉及肝、肾,病理因素以湿为主,或夹痰、夹食、夹热等,治疗上强调健脾利水,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雷丰《时病论》外感湿病诊治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雷丰《时病论》诊治湿病的思路.方法:采用中医史学、中医文献学和理论分析方法,对《时病论》中辨析湿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雷丰注意辨析各类外感时病,探讨了湿病概念,从运气角度解决了秋伤于湿与秋伤于燥的矛盾,对秋湿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辨析了湿温、湿热、寒湿等概念.雷丰系统研究了冒湿、伤湿、中湿、湿温、湿热、寒湿、霉湿、风湿、湿泻、湿痢、湿疟、秽浊等多种湿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规律、治则治法、方剂药物,指出湿邪可从外受,可自内感,也可与其他邪气兼夹为害.雷丰探讨了冒湿、伤湿、中湿的轻重,对伤湿用表里分治法,湿邪在表宜宣散、在里宜渗利,分别采用宣散表湿、渗利里湿、健脾燥湿、透湿解邪等法宣畅气机、通调水道,使湿邪有去处.雷丰在湿病治疗中的主要特点有:重视疾病时令特征和患者体质,尤其是注意运气情况和体虚患者的证治,指出湿病侵袭人体有部位深浅的不同,治疗湿病时需辨明其病位,用药轻、清、灵、动.结论:雷丰对湿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证候、治法颇有创见,其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湿病诊疗有一定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雷丰《时病论》外感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雷丰《时病论》强调祛邪外出、保护正气,注重调畅气机,因时因人辨证用药.根据伏气病病性复杂、多见里证、传变迅速、趁虚而发等特点,多从标本二字立论,以里证为本、表证为标,注意祛邪与补正治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新感病证,主要是区分轻重浅深和辨别兼夹邪气,充分考虑了时令气候、病因病机、病证兼夹、患者体质等因素,尤其是关注病势发展,避免失治入里.雷丰论述的伏邪发病并不局限于伏寒之温病,而是全面涉及了伏风、伏暑、伏湿、伏燥、伏热等诸种邪气,对多种伏气病治法的探讨较为深入,特色鲜明.其对新感病证的治疗,知时论证,辨体立法,思路清晰,全面系统.雷丰对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的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运气角度解读《时病论》验案二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时病论》是晚清浙江名医雷丰的代表作,雷丰治疗时病强调“必按四时五运六气而分治之”,然而后世医家对其研究多重四时而轻运气.笔者今从运气角度分析雷丰治疗“时行疫疟”“秋湿时令忽患暴中”两则医案,发现雷丰临证能够依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将时令节气、五运六气、当地气候及患者体质、症象、脉象等相互参照,审天时、察地理、观人体、度病势,理法详实,方药灵活,这种不忽于细、必谨于微、知常达变的思想值得后学效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雷丰古籍珍本《灸法秘传》学术特色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灸法秘传》是一本汇集银盏隔姜灸法、太乙神针、雷火针的临床实用型艾灸专著.该文通过探析《灸法秘传》学术特色,为临床灸法应用丰富思路.该书首载银盏隔姜灸法,详述该法器皿的制作、操作及注意事项;该书主治病症范围广,选穴精炼达要,辨病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卷末附录太乙神针和雷火针,与银盏隔姜灸法类似,适应证广泛.《灸法秘传》涵盖清代特色灸法,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时病论》所构建的六淫致病体系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5
《时病论》系清末浙江著名医家雷丰所作,为论治外感时病的代表著作.其书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关于伏气致病的八句经旨为纲,详细论述了外感六淫时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对应的理法方药,极大地丰富了外感病论治的内容.笔者通过对《时病论》的学习,发现《时病论》详细地探讨了参与外感六淫疾病发生的所有因素,即六淫性质、人体体质以及六淫致病的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六淫致病体系,即雷丰所言"时有温、热、凉、寒之别,证有表、里、新、伏之分,体有阴、阳、壮、弱之殊"[1].本文试就以上几方面对雷氏构建的外感六淫致病体系作一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探析《时病论》立法特色及雷氏宣透膜原法辨治启迪
编辑人员丨2023/8/5
《时病论》是晚清著名温病学家雷丰博采众方复结合自身临证经验而作的一部时病专著,本文对书中以法代方、会通常变的学术思想及特色进行了研究总结,并深入探析了师于吴又可达原饮之法的雷氏宣透膜原法,从制法背景、证型症状及方药组成等3个方面将二者进行对比,发现该法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治多有契合,亦佐证了随机活法乃《时病论》立法的核心.雷氏师古不泥,所拟诸法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均自有其见解,结合了审因辨病、辨证论治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活法活用等原则,其会通常变的学术思想不仅对当今医者诊疗思路及临床思维的塑造有着深远影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治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且今已发表文章多证实膜原理论对新冠肺炎的辨治确有启迪,值得深入挖掘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时病论》学术思想对现今疫病防治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5
晚清温病学家雷丰在时病论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著作《时病论》全面反映了雷氏治疗时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成就.雷丰在《时病论》提出时病发病与五运六气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时病治疗方面他提倡以理气之法给邪气以出路,大清体内邪热的同时重视阴津的保护.在用药上其主张慎用汗法,强调慎用滋腻之品,防止闭门留寇,邪气内陷.分析《时病论》中的特色治疗方法并对现今疫病治法的梳理可以发现,现今疫病的治疗与雷丰的治疗思路有诸多相通之处,提示我们《时病论》中有关时病的论述对现今疫病的研究和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及其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时病论》泄泻治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清末医家雷丰所著《时病论》具有“法方一体,方随法出”的特点.雷丰秉承经旨,参考诸家之论,将泄泻分为飧泄、洞泄、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饮泻9类,并制定“拟用诸法”用于泄泻的治疗.雷丰某一治法或可用于多类泄泻的治疗,某类泄泻也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治法.文章对雷丰“拟用诸法”条分缕析并作出归纳统括,分析了各类泄泻的症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探讨了其中蕴含的证治规律,并根据病机概括出健脾燥湿法、温肾补火法、升提固涩法、清凉淡渗法、消导疏利法、药引增效治法,以期深入理解雷丰泄泻治法精髓.雷丰治疗泄泻辨证精严,诸法灵活变通,对泄泻的分类及治法方药均有创见,相关论述对当代中医临床治疗泄泻病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