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植入输液港的肿瘤患者640例,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取港,分为取港组和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患者随访期间33例发生非计划性取港,取港率5.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感染、置管护士工作经验是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感染、置管护士工作经验是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肿瘤患者非计划性取港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结合不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预防并降低非计划性取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个体化综合干预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留置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个体化综合干预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静脉港)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干预效果,为减少静脉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合理建议及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乳腺癌静脉港植入患者40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200)实施常规干预,包括静脉港植入前后宣教,出院指导.试验组(n=200)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针对静脉港常见并发症实施个体化综合干预,并加强院外延续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港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静脉港留置期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7.0%,试验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并发症造成非计划性取港12例,试验组为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干预有效减少了静脉港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静脉港的使用时间及使用率,加强院外延续干预是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临床对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植入输液港的1 029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非计划性取港的发生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结果 剔除死亡与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1 002例肿瘤患者.除去患者的主观原因,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导管夹闭综合征、输液座周围疼痛是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主要原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置管静脉、是否感染及凝血功能不同的患者是否发生非计划性取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91、14.425、16.73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内静脉置管(OR=8.272)、合并感染(OR=2.592)、凝血功能异常(OR=2.709)是肿瘤患者非计划性取港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植入输液港时及维护使用中,应严格控制非计划性取港的各种原因及影响因素,以延长输液港使用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的护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术后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14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干预1个月后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和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沟通、护理服务和护理环境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制度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接受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不仅可改善舒适度,还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不良反应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留置中心静脉输液港(TIVAP)住院患者,对留置TIVAP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植入TIVAP的患者476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4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静脉血栓、回抽无血、继发感染、导管移位、气胸、血胸、导管阻塞、药液外渗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82%,观察组在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7%,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TIVAP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