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束化保温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及保温措施,观察组联合应用集束化保温干预。比较2组体温变化、凝血功能、自发性低体温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入急诊科时、入急诊科60 min体温分别为(36.41 ± 0.75)、(36.74 ± 0.65)℃,对照组分别为(35.42 ± 0.80)、(35.54 ± 0.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914、9.168, P<0.01);观察组入急诊科60 mi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35.24 ± 2.25)、(13.56 ± 1.02)、(17.45 ± 1.52)s,对照组分别为(39.45 ± 3.42)、(15.12 ± 1.34)、(19.20 ± 1.23)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802、7.058、6093, P<0.01);观察组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低体温持续时间分别为16.07%(9/56)、(7.32 ± 1.14)h,对照组分别为41.94%(26/62)、(18.42 ± 3.20)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9.432, t值为24.579, P<0.01);观察组寒战、感染、病死率分别为16.07%(9/56)、7.14%(4/56)、5.36%(3/56),对照组分别为51.61%(32/62)、24.19%(15/62)、17.74%(11/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6.393、6.322、4.316, P<0.05或0.01)。 结论:集束化保温干预有助于预防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发生风险,拮抗凝血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神经内科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神经内科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116例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根据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皮损程度、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皮损程度、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评分为(6.12±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8±2.04)分,且其护理质量评分为(91.82±3.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5±5.46)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8.75±4.7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6±5.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神经内科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皮炎损伤程度,同时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①构建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成立课题小组,负责文献回顾、专家遴选、编制与收发问卷,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并对研究全程质量控制等。于2022年10月至11月开展专家函询,问卷均通过现场填写与微信形式发放和收回。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法(Likert 5)对各条目评分。②方案临床应用: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7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9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与护理策略。前瞻性选择2023年1月至7月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策略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函询法构建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比较两组患者1 h、3 h、6 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治疗1、3、7 d炎症指标变化水平,以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构建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最终形成的方案包含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34项三级指标。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值系数分别为0.948、0.940;各项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287、0~0.187;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42、0.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方案临床应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机械通气时间、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1 h、3 h、6 h bundle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1 h bundle完成率:53.30%比21.10%,3 h bundle完成率:92.20%比80.00%,6 h bundle完成率:88.89%比65.56%,均 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组内不同时间点、组间及交互效应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7.00(4.00,14.00)比8.00(7.00,20.00), P<0.01〕,ICU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万元:4.63(3.36,6.19)比6.46(3.32,11.34), P<0.05〕。干预组28 d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33.33%比4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构建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管理与实践方案能够提高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缩短脓毒症患者ICU住院时间,减少ICU住院费用,并有降低28 d病死率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集束化护理对留置NCC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采用无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NCC)行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中心静脉置入NCC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感染、栓塞、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发生4例置管口感染,8例栓塞,1例脱管;观察组发生2例栓塞,无其他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45%(21/22)]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3.63%(1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4.31, P < 0.001)。 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可以增加患者对NCC的认知度,降低NCC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治疗的13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65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行基于ERAS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概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08%,术后15 d,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6.35±4.46)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8.19±5.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患者负性情绪、自护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肺科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保护动机理论指导下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两组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均升高,研究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降低,但研究组疼痛评分、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保护动机理论指导下,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肺炎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护能力,降低其疼痛度、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选常规护理,观察组选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及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吞咽促进功能恢复,可显著减少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意外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进行ICU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一般干预组和集束化干预组,各60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对两组患者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等麻醉药物用量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满意情况。结果:集束化干预组患者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用量均低于一般干预组,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一般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集束化干预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集束化干预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一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使用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舒缓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家属更加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LEEP-MAD模式改善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标准化结构方法SLEEP-MAD模式护理策略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入住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ICU的睡眠障碍患者共180例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为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入住ICU的患者(85例)。观察组为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入住ICU的患者(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睡眠管理,观察组按照SLEEP-MAD模式要求进行集束化干预管理,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及相关因素的资料收集,通过统计结果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说明。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RCSQ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再入睡维度外,其余维度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睡眠质量的标准化结构方法SLEEP-MAD模式应用于ICU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应对水平,提高和改善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