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创伤性骨盆骨折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内固定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未见假性肠梗阻病例,且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感染、坠积性肺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社会、躯体、角色、物质生活状态等指标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TT、APTT、PT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在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维持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稳定,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效果。方法:抽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相应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相同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动态评估,并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Braden得分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压力性损伤评分量表(Braden)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06, P>0.05),术后各阶段研究组Braden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00, P<0.05)。 结论:给予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供者自然杀伤细胞输注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供者自然杀伤细胞输注(DNKI)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llo-HSCT后行DNKI的1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这15例患者年龄为(42.6±9.1)岁;男性为2例,女性为13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allo-HSCT和DNKI相关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总结DNKI的护理要点。患者接受DNKI前、后,其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的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1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allo-HSCT成功,共接受33例次DNKI。移植后1个月,所有患者达到完全供者细胞嵌合状态。对患者中位随访11.0个月(4.0~13.5个月)时,其生存率、缓解率、复发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分别为15/15、11/15、4/15、4/15(均为Ⅰ度GVHD)、3/15。②本组患者接受33例次DNKI后,其外周血中位NK细胞绝对数[194个/μL(162~264个/μL)]和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21.2%(16.8%~27.4%)],均较DNKI输注前[91个/μL(60.5~119个/μL)和9.2%(7.1%~13.4%)]增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218、 P<0.01; T=-9.841、 P<0.01)。③本组患者于接受33例次DNKI 24 h内,仅3例次(9.1%)出现一过性发热。 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allo-HSCT后接受DNKI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在DNKI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达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但是本研究结果仅限于小样本量的回顾性分析,并且部分病例随访时间较短。因此,尚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DNKI对接受allo-HSCT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进一步探讨临床护理要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病例研究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前急救,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院前急救时间、病死率、再住院率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急救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例)和观察组(n=5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肺部感染发生率、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中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新式医疗护理模式,针对某种疾病采取适当的程序化、时间化和多元化的预见性治疗护理模式,能及早识别病情变化、有效降低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质量[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其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猝死率高,甚至约40% ~60% 患者在发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在发病初期及时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为患者赢得下一步治疗的机会.因此,建立并运用一套合理的CNP,已经成为当前急诊临床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研究引入CNP用于急诊AMI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15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程序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患者情绪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样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循证护理在无鞘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鞘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小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检索证据,对30例无鞘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评判性循证护理.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共发生2例桡动脉血管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循证护理措施规范了护理行为,预见性地将护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使护理T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见性护理降低拇外翻术后拇趾僵硬风险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偏倾斜并移向外侧 ,其解剖畸形结构十分复杂 ,是累及拇趾最常见的病变 ,多发于中老年女性 ,常见原因有遗传史并且较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 ,常见并发症有拇囊炎及足底胼胝疼痛等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 .手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 ,患者日常生活多不能自理 ,术后不能负重,易出现拇趾僵硬 ,恢复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等不良预后[2 ] .预见性护理是应用一系列预防性护理程序且较为全面综合地对患者进行评估与判断 ,提前评估潜在护理风险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干预 ,避免疾病并发症发生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减少患者痛苦[3 ] .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 ,预防术后拇趾僵硬 ,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故本次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拇外翻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其临床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痴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评价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痴呆病人提供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