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颧骨颧弓缩窄术中颧弓根部榫卯结构与端对端接触连接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比在颧骨颧弓缩窄术中颧弓根部断端通过榫卯结构与端对端接触2种骨连接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榫卯结构在该术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四川友谊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行颧骨颧弓缩窄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典或改良L形颧骨颧弓截骨术进行治疗,根据颧弓根部断端的骨连接方式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采榫卯结构连接(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Ⅱ组采用端对端接触连接(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术后6~24个月测量2组颧骨体和颧弓根的内推距离、调查患者术后满意率,记录术后2年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2组患者年龄、颧骨体和颧弓根内推距离比较采用 t检验,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术后满意率(非常满意与满意例数之和占各组总例数的百分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380例颧骨颧弓突出患者,其中Ⅰ组190例,男22例,女168例,年龄(26.8±8.6)岁;Ⅱ组190例,男16例,女174例,年龄(25.2±8.8)岁。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和年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者中面部宽度缩窄,面形得到明显改善。Ⅰ组和Ⅱ组颧骨体内推距离分别为(2.65±0.76) mm和(2.51±0.78) mm,颧弓根内推距离分别为(4.58±0.44) mm和(2.60±0.28) mm,2组颧骨体内推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77, P=0.077),2组颧弓根内推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33, P<0.001)。术后Ⅰ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5.8%(144/190),高于Ⅱ组的55.3%(105/190)( χ2=17.72, P<0.001)。2组患者术后感染、暂时性感觉异常、血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于面部不对称、面颊下垂、骨缝及骨不连3种并发症,Ⅱ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 P<0.05)。 结论:在颧骨颧弓缩窄术中,颧弓根部断端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比采用端对端接触的方式连接,可使面部获得更好的缩窄效果和远期稳定性,患者满意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Z形钛板内固定技术在颧骨颧弓缩窄术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Z形钛板内固定技术在颧骨颧弓缩窄术中控制颧弓内推距离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四川友谊医院行颧骨颧弓缩窄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口内上颌前庭沟黏膜切口及鬓角处小切口,根据术前设计颧骨体需降低的高度,对颧骨体行倒F形截骨,使颧骨复合体前份完全松动;用来复锯于颞下颌关节前方截断颧弓并内推;将3孔钛板弯折成Z形,Z形钛板中间臂的长度即为颧弓需内推的距离,对于两侧颧弓宽度不对称者,可调整两侧Z形钛板中间臂的长度,以2枚钛钉固定;调整前端颧骨体使截骨线对位良好后用L形钛板固定。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例有完整术前和术后3个月三维CT资料的病例,以三维CT仰头位正中线为基准,测量颧弓最外侧突出点至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 ± s表示,术前和术后3个月颧弓最外侧突出点至正中线的垂直距离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78例患者,男18例,女60例,年龄19~37岁,平均26岁。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2个月,两侧颧弓宽大均得到明显改善,CT显示单侧颧弓缩窄3~8 mm,颧部与颞部过渡衔接柔和,两侧颧弓宽度对称性良好。20例患者颧弓最外侧突出点至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左侧术前与术后比较[(66.5±5.2) mm vs.(61.9±3.2) mm]、右侧术前与术后比较[(67.4±4.7) mm vs.(62.1±2.7)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颧骨颧弓缩窄术中采用Z形钛板内固定技术可较好地控制颧弓内推距离,术后可获得对称而柔和的面部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在改善面部轮廓和预防中面部松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当代整形美容医院对52例患者行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评估患者术后中面部缩窄情况,分别采用皱纹严重程度评分表和面部整体美容效果改善分级表对术后鼻唇沟皱纹严重程度和面部整体美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未出现面神经损伤、感染、秃发、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对术后面部外形的改善效果满意,耳前-颞区除皱术切口瘢痕不明显.术后6个月中面部宽度较术前缩窄(P<0.05);手术前后鼻唇沟皱纹严重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整体美容效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无效或恶化病例.结论 颧骨降低颧弓内推术联合中面部除皱术在改善中面部轮廓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预防中面部松垂的发生,是值得推广的联合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