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的现状与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是一类通过骨传导方式来传递声音的植入式助听装置.近年来植入式骨导助听技术飞速发展,经历了由穿皮植入向经皮植入的转变.本文就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的类型及工作原理、适应证及并发症、各类型设备的比较等方面作一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软带骨锚式助听器使用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软带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对儿童使用者的效果,为软带BA-HA适用人群的选择及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以23例双侧外耳畸形儿童为研究对象,月龄5~135个月,平均35.52±36.60个月.对受试儿童进行裸耳听阈和助听听阈测试,并在选配软带BAHA前后分别以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bility rating,SIR)、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lltEARS auditory guestionnaire,LEAQ)进行听觉感知及言语表达能力评估.结果 受试儿童配戴软带BAHA后,在0.25、0.5、1、2和4 kHz处听阈值平均降低了34.13、37.36、36.39、31.52和27.22 dB;选配软带BAHA前患儿的IT-MAIS/MAIS得分明显低于选配后3、6、12个月(均为P<0.05),选配软带BAHA前LEAQ得分仅明显低于选配后12个月时(P<0.05);选配软带BA-HA后患儿MUSS得分提高,其选配前的MUSS得分与选配后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儿童各时期SIR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软带BAHA可显著改善外耳畸形儿童听力水平,可作为BAHA手术植入前的替代听觉装置;佩戴软带BAHA后患儿听觉感知能力发育迅速,言语表达能力在佩戴后12个月时发育迅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5)——骨导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microtia and atresia ,M A )俗称小耳畸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以传导性为主的听力损失,如不加以干预,患者易出现言语发育滞后,进而影响其生活和学习[1 ].传统的外耳道成形术可使外耳道狭窄患者获得稳定的术后听力改善,但是对于外耳道闭锁者往往效果不佳[2 ].因而,使用人工听觉设备,尤其是骨导助听设备(bone con-ducted hearing device ,BCHD) ,是该类患者听觉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3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