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诊断为肺隐球菌病且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生化指标等]、诊断方法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所有患者均无鸽粪接触史。18例患者中,有轻微临床症状者10例,无临床症状者8例。胸部CT显示结节型12例,高密度影(炎症考虑)3例,团块影(肿瘤考虑)、薄壁空洞、胸膜病变各1例。单发病灶较多有15例。除2例患者CRP稍高,其余患者血常规、CRP、血沉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痰培养均为阴性。患者经皮肺穿刺确诊4例,经手术病理诊断3例,临床诊断11例(包括经肺泡灌洗液培养出隐球菌5例,肺泡灌洗液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5例,血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1例)。15例患者服用氟康唑,复查CT后病灶吸收;3例患者经手术局部切除病灶,复查CT未见复发。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多以结节影为主,肺泡灌洗液培养和抗原检测是诊断肺隐球菌病的有效手段,若情况许可,应尽可能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液培养及抗原检测,规范合理治疗其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带状疱疹样皮疹的播散性隐球菌病合并艾滋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38岁,因头痛、发热1周,加重3 d就诊。患者起病前1周着凉后出现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自觉发热(当时未测体温),当地医院治疗3 d,症状稍好转。3 d前头痛加重,呈搏动性;外院脑脊液涂片隐球菌阳性,HIV抗体待查转我院。入院后第7天,患者右前臂伸侧、右手掌、右胸背逐渐出现红斑、簇状小水疱,伴阵发性、烧灼样痛,无痒感。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水痘病史。否认皮损部位外伤史及鸽粪接触史。2014年有静脉吸毒史,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曾发生无保护措施的男男性行为。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一般状况可,慢性病容,神清,检查配合。肺部和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异常。余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皮肤科检查:右前臂伸侧、右手掌、右胸背部可见红斑、斑丘疹、丘疱疹,簇状小水疱,疱液多混浊,部分皮损中间干涸、结痂(图1)。初诊为带状疱疹,予伐昔洛韦、膦甲酸钠等治疗2周,皮损仍增加,疼痛无改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0.889(参考值:0.5 ~ 0.7,下同);CD4 + T细胞计数4个/μl(500 ~ 1 600个/μl),辅助性与抑制性T细胞比值0.02(1.4 ~ 2.0),HIV抗体阳性,HIV核酸定量1.38 × 10 2/ml;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人巨细胞病毒阴性;血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血、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真菌培养发现新型隐球菌。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64 × 10 6/L,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阳性。肺泡灌洗液人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骨髓细菌、真菌培养:阴性。肺部CT示双肺上叶感染;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右前臂伸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鳞状上皮局部增生,少许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皮肤浅表过碘酸希夫染色及六胺银染色均见散在隐球菌菌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皮下埋线致偶发分枝杆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9岁,因双下肢红斑1个月就诊。患者1月余前于当地美容机构行"皮下穴位埋线"进行"瘦腿",具体操作不详。后双小腿内侧出现硬币大小红斑伴渗出,不伴瘙痒、疼痛、发热,当地医院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予口服头孢地尼、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未见好转,遂就诊。患者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检: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小腿内侧各一鸽蛋大小红斑,质硬,无明显压痛,皮温不高,皮疹中央破溃伴少量脓性分泌物,局部轻度肿胀(图1A)。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尿粪常规等无明显异常。皮损组织病理:表皮细胞无异型,真皮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聚集,皮下脂肪小叶内较多中性粒细胞伴脓肿形成(图1B、图1C),抗酸染色阳性(图1D)。分泌物涂片见抗酸染色阳性杆菌(图2A),真菌培养阴性,细菌培养阳性(图2B)。药敏试验显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敏感。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菌落肽段,菌落DNA经16S rRNA测序最终鉴定为偶发分枝杆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皮下埋线致偶发分枝杆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2024/5/11
患者女,29岁,因双下肢红斑1个月就诊.患者1月余前于当地美容机构行"皮下穴位埋线"进行"瘦腿",具体操作不详.后双小腿内侧出现硬币大小红斑伴渗出,不伴瘙痒、疼痛、发热,当地医院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予口服头孢地尼、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未见好转,遂就诊.患者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检: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小腿内侧各一鸽蛋大小红斑,质硬,无明显压痛,皮温不高,皮疹中央破溃伴少量脓性分泌物,局部轻度肿胀(图1A).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尿粪常规等无明显异常.皮损组织病理:表皮细胞无异型,真皮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聚集,皮下脂肪小叶内较多中性粒细胞伴脓肿形成(图1B、1C),抗酸染色阳性(图1D).分泌物涂片见抗酸染色阳性杆菌(图2A),真菌培养阴性,细菌培养阳性(图2B).药敏试验显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敏感.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菌落肽段,菌落DNA经16S rRNA测序最终鉴定为偶发分枝杆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2015年河北省耐药监测网肠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河北省肠球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河北省耐药监测网51所医院检出的肠球菌属细菌;采用仪器法进行菌株鉴定,Kirby-Bauer 纸片法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河北省51所医院共分离肠球菌属细菌4 159株,其中屎肠球菌2 258株占54.3%,粪肠球菌1 575株占37.9%,鸟肠球菌95株占2.3%,鹑鸡肠球菌86株占2.1%,铅黄肠球菌64株占1.5%,鸽肠球菌51株占1.2%,其他菌30株占0.7%;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0.9%,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74.5%;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2.4%,对红霉素耐药率为87.7%;此外,分离自尿液标本和非尿液标本的肠球菌属耐药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耐药现状严重,临床应结合具体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隐球菌检验方法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隐球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真菌,其中包括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等变种.新生隐球菌可引起条件致病性感染,其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AIDS患者、器官移植后患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等.新生隐球菌是一种类酵母样真菌,广泛存在于鸽子的粪便、灰尘中等,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隐球菌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粪便类藏药的文献考证及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我国,粪便类藏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临床疗效确切.为促进粪便类藏药的开发利用和现代化发展,该文对古今藏医药文献中所载粪便类药材的名称、基原、性味、功能主治、炮制加工方法等进行了整理、归纳和概述,并综述了研究现状.该文共收集整理了35种粪便类藏药材,包括鹫粪、黑冰片、狼粪、马粪、狗粪、鸽子粪等.其中,临床最常用的为鹫粪和黑冰片,二者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积腹胀、胃溃疡等胃肠系统疾病.大部分粪便类藏药的有效成分、质量标准、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等现代化研究十分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肠道菌群调控可能是粪便类藏药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禽类特异性引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研究区域, 采集不同地区猪、牛、人、狗、鸽、羊及家禽等 72 份粪便样品, 进行DNA提取, 并选取 8种针对鸡肠道内优势菌群而开发出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地区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 粪便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的 DNA 纯度符合后续 PCR 扩增实验要求. Faecalibaterium 通用引物 FAU-F/FAU-R(1#)检出率为87%(63/72), 对禽类、反刍动物及哺乳动物等都具有较好地检出效果.鸡的特异性 Faecalibaterium 引物 Fach-F1/Fach-R1、Fach-F2/Fach-R2(2#、3#)、特异性短杆菌引物LA35F/LA35R(4#)、特异性拟杆菌引物chBact-F1/chBact-R16、CP2-9F/CP2-9R(5#、7#)灵敏度较差;鸡的拟杆菌特异性引物qC160F-HU/qBac265R-H(6#)、鸡的梭状芽胞杆菌特异性引物CP3-49F/CP3-49R(8#)特异性较差,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都不具备较好的适用性.然而, 当源解析的目标由鸡扩大至禽类, 6#及8#引物的特异性分别提高至81%和72%, 满足珠三角地区禽类粪便污染源解析的适用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灸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59岁,因躯干结节、斑块伴疼痛2月余,于2014年10月至我院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科检查:背部、臀部散在数个蚕豆大小红色结节及鸽蛋大小斑块,质地较硬,部分结节破溃,见稀薄浆液性分泌物渗出(图1),诊断为疖肿.给予口服头孢克洛,外用金黄散,但结节继续增大,部分融合成浸润性斑块,未见破溃.斑块、结节处组织病理: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真皮下方及皮下脂肪内纤维组织增生,另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图2).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尿粪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异常;红细胞沉降率46 mm/1 h.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呈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淋巴结隐球菌感染误诊为淋巴瘤1例报道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 男,6 岁,因持续发热 6 d,偶有咳嗽,头孢类抗生素治疗 5 d 无缓解而 转 入 本 院.最 高 体 温 40.3℃,无 皮 疹、关 节痛,无腹痛、腹泻,无意识障碍等.查体:双侧颈部触及 多 个 蚕豆大小、质中、活动的淋巴结.辅助检查:血象、骨髓均 显 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痰、骨髓、脑脊液多次培养及特殊染色均阴性,免疫 全 套 正 常、寄 生 虫 (-).既 往:左 侧 腋 窝 淋 巴 结 结核,并规范化治疗 8 个月至此次入院时,无鸽粪接触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