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围术期创伤应激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行视频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鼻骨复位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此时间段的41名体检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术后12h、1d、3d、5d及7d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及其他创伤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至术后的血清应激激素、炎性应激指标及其他创伤应激指标水平均先升后降,且观察组术前,术后12h、1d、3d的血清应激激素及其他创伤应激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前,术后12h、1d、3d、5d的炎性应激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围术期创伤应激的不良波动较大,应根据其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给予监测及充分的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部外伤性骨折50例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提高鼻部外伤性骨折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鼻部外伤性骨折患者的诊断、整复方法及疗效.结果:治愈41例,好转9例.结论:详细检查(包括常规X鼻骨侧位片)部分患者同时行C T扫描,明确单侧或双侧鼻骨骨折,注意鼻中隔、上颌骨额突有无骨折,鼻骨骨折闭合复位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效果不理想者,需行开放式复位,伴鼻中隔骨折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内镜下严重外伤性歪鼻畸形肋软骨整形及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鼻畸形与缺损可由先天性因素或后天性因素所致,临床上外伤所致的外鼻畸形,尤以歪鼻、鞍鼻、驼峰鼻多见,其中 70%患者合并有鼻中隔偏曲[1].传统的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对于外鼻畸形的矫正往往效果不佳,并且对于合并鼻中隔偏曲并伴有鼻阻、头痛等功能性障碍的患者还需进行二次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 患者在承受巨大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 近期本科收治了 1 例,严重外伤性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 采用鼻内镜辅助下肋软骨歪鼻整形及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方式,成功的完成了患者的诊治. 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所选66例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外伤后10天内同期行鼻中隔成形术与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对手术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66例患者中,优、良、差例数分别为55例、11例、0例;手术均1次成功,并没有发生鼻梁塌陷、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个月的鼻腔通气情况、鼻腔外形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伤后早期采用同期手术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中隔矫正加鼻骨骨折整复术对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加鼻骨骨折整复术对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入院治疗的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患者348例,并观察比较患者在进行鼻内镜鼻中隔矫正加鼻骨骨折整复术前、后鼻腔外形VAS评分和鼻腔通气情况的VAS的评分.结果:采取鼻内镜鼻中隔矫正加鼻骨骨折整复术后的患者鼻腔外形VAS评分和鼻腔通气情况的VAS的评分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鼻中隔矫正加鼻骨骨折整复术可有效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且操作简单,术中视野开阔,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麻鼻内镜术后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胃扩张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鼻外伤后鼻塞伴鼻畸形7天于2018-08-27入院,专科查体见鼻梁左偏,右侧鼻背塌陷,鼻中隔“S”形偏曲,入院诊断为“鼻骨骨折、鼻中隔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鼻畸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心肺疾病及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术前完善肺CT、心电图、心脏超声、生化全套等检查无异常.于2018-08-29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双侧鼻腔填塞膨胀海绵.术后2小时,患者主诉自回病房起出现憋气,呼吸不畅,不能深喘,伴有口干舌燥,值班医师考虑患者双侧鼻腔填塞后不适应经口呼吸,与患者沟通后进行解释及安慰,予以经口导管吸氧,4L/min.30分钟后,患者主诉吸氧后憋气仍不能缓解,且进行性加重,自觉平卧位略有改善,坐位憋气加重.值班医师遂予心电监护,提示血压波动在140~150/90~100 mmHg,心率90~ 100次/分,发现该患者在吸氧4 L/min情况下,SpO2在85%~ 88%之间.追问患者无胸痛,无肩部或背部放射痛,查体发现患者呼吸较浅,无明显三凹征,剑突下胀满不适,四肢末梢出现明显的环形红斑,但无明显瘙痒(图1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系鼻顶拱石区的稳定对预防鼻外伤术后顺应性塌鼻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中保持鼻顶拱石区的稳定对预防鼻外伤术后顺应性塌鼻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对因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87例患者,在外伤后4~10 d同期行经鼻内镜鼻中隔矫正及鼻骨骨折整复术,对术后出现顺应性塌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4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顺应性塌鼻.其中3例患者骨折均涉及鼻顶拱石区,1例患者因并发鼻中隔脓肿破坏了鼻顶拱石区的稳定.均行自体肋软骨移植开放鼻综合整形术,术后鼻部形态恢复满意.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同期行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复术及鼻中隔矫正术时,维系鼻顶拱石区的稳定对预防术后顺应性塌鼻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采用自体肋软骨整复歪鼻同期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鼻位于面部正中,易受外力打击,形成鼻骨骨折,若未能及时准确地复位和妥善固定,后期则会发生歪鼻畸形,影响患者的面部表情及美观[1],且外伤性歪鼻畸形常伴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通气及引流功能障碍,如鼻塞、流涕、头痛等不适.因涉及鼻部骨性结构的修复重建,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修复手术较为复杂,我科收治1例严重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该患者鼻背部鼻梁呈凹陷畸形合并鼻中隔严重偏曲及鼻中隔骨折,在鼻内镜的辅助下,行自体肋软骨歪鼻整复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重建鼻外形、保持其美观的同时,修复鼻腔通气功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骨CT三维成像技术辅助鼻骨骨折的诊断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探讨鼻外伤后鼻骨骨折的诊断及评估方法,以及三维CT成像技术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鼻骨骨折患者255例,均接受鼻骨CT扫描检查,并在计算机系统上予以三维重建,对重建后的CT图像进行观察、测量及评估,分析鼻骨骨折的形态特点,评估面部其他骨性结构受累情况.结果:255例鼻外伤患者均有外伤性鼻骨骨折,其中单纯鼻骨骨折71例(27.8%),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143例(56.1%),其他部位骨折41例(16.1%).外鼻骨折分型:Ⅰ型(单侧鼻骨和/或上颌骨额突骨折)91例(35.7%),Ⅱ型(双侧鼻骨和/或上颌骨额突骨折)21例(8.2%),Ⅲ型(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143例(56.1%).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214例(83.9%),采用局部麻醉鼻内镜下鼻骨骨折复位术,同时行鼻中隔手术者77例(30.2%).结论:CT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形、骨折形成的碎片数量等信息,并对畸形予以定量分析,在鼻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鼻内镜在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的安全性及美学效果.方法:将收治的72例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鼻通气功能、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鼻部的美学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鼻通气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鼻部美学效果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和美学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