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肠脱垂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直肠脱垂的治疗方式。规范化的术前诊断评估、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是直肠脱垂外科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随着国内外系列临床研究的开展,经腹手术(例如腹侧补片固定术)和经会阴(肛门)手术(例如Altemeier)术等治疗直肠脱垂手术方式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对直肠脱垂术前精准评估以及手术途径方式的合理选择,对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是目前国内直肠脱垂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对于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争议。为了指导我国直肠脱垂患者规范化外科诊疗,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盆底外科专委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全国结直肠盆底外科治疗领域的专家,对直肠脱垂患者规范化外科诊疗的核心内容进行多次研讨,共同制定了《直肠脱垂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希望通过本共识的推广,能够为广大结直肠盆底外科医生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进我国直肠脱垂的规范化外科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盆底整体理论指导下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盆底整体理论指导的完全性直肠脱垂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手术治疗的4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A组为研究组( n=23),采用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B组为对照组( n=19),采用Altemeier术。 结果:A组和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3±6)、(90±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5)、(80±19)ml,住院时间分别为(8.9±1.7)、(13.5±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术前直肠脱垂程度分别为(9.5±1.7)、(8.7±1.5)cm,术后6、12、24个月分别为(-1.0±1.6)、(-0.2±1.8)cm;(-1.0±1.3)、(-0.3±1.5)cm;(-0.8±1.2)、(-0.5±1.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与B组术前Wexner便秘评分分别为(6.4±1.7)、(6.4±1.5),术后6、12、24个月分别为(2.8±1.0)、(3.0±1.3);(2.6±1.1)、(2.8±1.3);(2.0±0.9)、(2.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与B组术前Wexner便失禁评分分别为(7.6±1.7)、(7.1±1.5),术后6、12、24个月分别为(3.7±1.7)、(3.4±1.2);(3.5±1.8)、(3.1±1.1);(3.4±1.9)、(2.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盆底整体理论指导下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有效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ltemeier手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40例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Altemeier手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成人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的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浙江省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收治的40例成人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并接受Altemeier手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49.3±12.5)岁;病程(13.7±4.2)年;脱出长度(9.3±2.6) cm。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肛门功能、复发率、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5±9) min,术中失血量(30±4) ml。全部患者术后直肠脱垂症状均消失,无严重出血、肛周脓肿、肛瘘、腹腔感染及泌尿生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40例患者接受肛管直肠测压,结果显示,直肠感觉阈值[(39.8±3.5) ml比(59±5.4) ml, t=18.87, P<0.001]和直肠最大耐受量[(130.7±13.7) ml比(150.8+9.6) ml, t=7.60, P<0.001]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的肛管静息压[(3.8±0.3) kPa比(3.6±0.2) kPa, t=3.51, P=0.007]和肛管收缩压[(10.4±1.4) kPa比(9.6±1.5) kPa, t=2.47, P=0.017]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40例患者进行术后肛门功能Kirwan评级,Ⅰ级28例,Ⅱ级12例。中位随访28(14,47)个月,1例直肠脱垂复发,脱出肠管距肛缘1 cm,患者拒绝再次手术。 结论:Altemeier手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是治疗成人Ⅱ度、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ltemeier术治疗复发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Altemeier术治疗复发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和临沂市人民医院肛肠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Altemeier术治疗的15例复发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肛门功能、肛门直肠压力、复发及死亡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8.7±46.8)min、术中出血量(24.6±8.7)mL、住院时间(15.0±5.6)d.15例患者中,2例术后出现直肠出血,其中1例接受复方角菜酸酯软膏保守治疗后,出血症状缓解;另1例经止血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吻合口附近内痔出血,于术后第4个月再次行手术缝扎止血;3例出现肛门下坠感,予以口服复方秦艽片(我院自制药)半年后症状减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撕裂、狭窄及盆腔脓肿等并发症.术前,患者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12(2,18)分;术后第12个月,患者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6(0,1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3,P=0.011).术后第12个月,患者的肛门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高于术前(P<0.001).随访截至2023年10月30日,平均随访时间(12.0±4.3)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Altemeier术治疗复发性直肠脱垂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三种术式治疗38例复发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三种术式(经腹手术、经会阴手术及消痔灵注射疗法)治疗复发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22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收治的38例初次治疗接受经腹手术(直肠悬吊术)、经会阴手术(Alte-meier术、Delorme术)及消痔灵注射疗法治疗的复发性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再手术方式分为经腹组(n=14)、经会阴组(n=5)及注射组(n=19),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期间再复发情况.结果 经腹组、经会阴组及注射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0.0(172.5,330.0)min、30(30,130)min、30(30,3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0,200)mL、10(5,10)mL、0(0,10)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7.7±7.0)d、(18.6±2.7)d、(15.8±4.5)d.经会阴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肛周感染合并发热,经腹组术后9个月出现1例腹壁疝,注射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截至2023年3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5(3.0,100.0)个月.有15例再手术患者再复发.其中经腹组4例,平均再复发时间为(43.0±17.5)个月;经会阴组3例,平均再复发时间为(5.7±2.6)个月;注射组8例,平均再复发时间为(16.9±5.5)个月.有8例患者于再手术1年内再复发.其中经腹组2例,经会阴组和注射组各3例.结论 复发性直肠脱垂患者若需再手术进行治疗,需要谨慎选择再手术方案.经腹手术、经会阴手术及消痔灵注射疗法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腔镜解剖视角看分析肠脱垂嵌顿Altemeier手术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9/30
成人完全直肠脱垂在多数情况下可自行还纳或手法还纳,只有2.0%~4.0%的患者会出现直肠脱垂嵌顿[1]需急诊手术.Altemeier手术是嵌顿性直肠脱垂急诊手术的常用术式之一[2],其手术原理包括:(1)切除脱出肛门外的直肠肠管和冗长的乙状结肠;(2)切除肛门外多余的盆底腹膜,抬高并重建盆底腹膜;(3)折叠修补肛提肌,部分改善肛门括约肌松弛[3].本文以腹腔镜视角和TME手术过程结合经会阴手术特点解读直肠脱垂嵌顿Altemeier手术,便于理解其手术相关解剖和技术特点,有利于临床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Altemeier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直肠脱垂手术入路分为经会阴入路和经腹入路两大类,经会阴入路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操作难度相对降低,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Altemeier术是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经会阴入路的代表术式之一.本研究采用Altemeier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13例,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ltemeier手术治疗直肠脱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直肠脱垂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盆底外科疾病,其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肛提肌分离、乙状结肠冗长、肛门括约肌松弛及直肠骶骨韧带功能降低有关[1].目前,手术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手段,已报道的手术方式主要分为经肛门(会阴)入路和经腹入路,术式多达一百多种[1-2].目前,国外文献报道的手术疗效存在较大差异[2].国内直肠脱垂病人具有以下特点:(1)大部分直肠脱垂病人病史较长,且并存肛门失禁或者便秘;(2)部分脱垂病人肠管水肿增厚明显,甚至出现嵌顿;(3)部分复发性直肠脱垂病人接受过硬化剂或经肛门吻合器手术治疗.上述特点使国内结直肠外科医生在诊治直肠脱垂病人时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Alter-meier术是美国治疗直肠脱垂最常用术式之一[1,3-4],也正逐步被国内结直肠外科医生所熟悉和采用.我们中心积累了目前国内最大宗的Altemeier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病例资料,现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我科室结直肠肛门病病房18例直肠脱垂患者(男8例,女10例),实施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采用肛门形态、肛门测压以及Wexner问卷评分指标评价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 患者术后肛门形态明显好转、患者主观满意,随访期间无直肠脱垂复发;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术前(P<0.01);患者术后便秘和肛门失禁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结论 改良Altemeier手术联合括约肌成形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术后肛门直肠功能改善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ltemeier术联合Thiersch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给予2017年11月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术)联合肛门紧缩术(Thiersch术)治疗,治疗16 d后,切口完全愈合,肛门功能恢复,患者出院;出院后随访1年,患者肛门功能良好,排便正常,无排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直肠脱垂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