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颌第一前磨牙重度牛牙症伴C3型根管显微根管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牛牙症是以髓室底低,根管口靠近根尖段为主要特征的牙齿解剖变异,因其根管形态复杂多变,根管治疗难度大。本文报道1例下颌第一前磨牙重度牛牙症伴C3型根管,通过借助锥形束CT充分了解患牙的根管解剖形态,术中利用显微超声技术准确定位根管口,使用镍钛器械机械预备结合声波荡洗,充分对根管系统清理消毒,并进行根管及冠方严密的充填修复,术后21个月随访显示患牙治疗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57BL/6小鼠出生后牙齿生长发育的显微CT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牙齿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为研究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牙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57BL/6小鼠54只,分别为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P3、P7……含义依此类推)、P3、P7、P10、P14、P21、P28、P42、P56,每个鼠龄组6只。全部小鼠处死后分离头颅及牙颌标本,显微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不同视角观察小鼠各牙位牙冠及牙根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小鼠从出生到性成熟(P56)牙齿的生长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从出生到P14为第1阶段,此时所有磨牙(第一、二、三磨牙)牙冠已形成,而牙根均未发育完成;第2阶段从断乳(P21)到P28,此时所有磨牙的牙根均已达到正常长度并形成根尖孔;上下切牙通过磨耗形成锋利的釉质切刃,上下磨牙建立尖窝相对的咬合关系。第3阶段从P42到P56,根管出现分化,一些扁根内出现1-2型根管;根尖部发育完成并因牙骨质沉积而膨大。结论: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牙尖的矿化、牙冠的继续形成及牙根的延长均按特定时序、在特定空间位置、受到精确调控下进行;切牙与磨牙的发育模式显著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方法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用冷侧压充填法.对观察组用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牙X线片根管填充质量优于对照组,复查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效果显著,填充质量高,失败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颌前磨牙牙根形态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前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148例患者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影像,分析牙根和根管系统形态,采用Vertucci等提出的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结果 2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单根牙285颗,双根牙2颗.三根牙1颗;根管Ⅰ型占77.78%,Ⅱ型0.34%,Ⅲ型2.08%,Ⅳ型0.69%,Ⅴ型14.58%,Ⅶ型1.04%,Ⅹ型0.69%,C型2.78%.21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全部为单根;根管Ⅰ型占98.17%,Ⅴ型占1.83%.结论 下颌前磨牙大多数是单根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具有较大的变异性.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类型主要是Ⅴ型,C型根管的检出率也较高.而下颌第二前磨牙多根管的发生率远低于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的分歧发生在根中或根尖1/3处.CBCT可用于下颌前磨牙复杂根管形态的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57BL/6小鼠牙齿解剖形态的显微CT观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C57BL/6小鼠牙齿的解剖特点.方法: 显微CT对16只C57BL/6小鼠的颅颌标本进行扫描及三维重建,观测牙齿内、外部的解剖结构.结果: 小鼠上切牙比下切牙平均弯曲半径更小(2. 37 mm比6. 31 mm),长度更短(8. 63 mm比11. 19 mm).上颌第二磨牙(三根) 腭根、下颌第一磨牙(双根) 远中根及下颌第二磨牙双根均为1-2型根管,其余牙根为单根管.磨牙近远中径、牙尖及发育沟数随前后牙位逐次减小.牙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相似.结论: C57BL/6小鼠具有强壮的切牙,第一、二、三磨牙大小及解剖复杂程度逐次减小,反映了一种退化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牛牙症并埋伏阻生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牛牙症(taurodontism)是一种以牙髓腔冠根向膨大、根分叉向根方移位、牙根短小为特征的少见牙体畸形,其颈溢痕不明显甚至消失[1].牛牙症无性别差异,可单侧或双侧,多见于磨牙.牛牙症常见于恒牙列,患病率为2.5% ~ 3.2%,而乳牙患病率为0.54%[2].有文献报道牛牙症可伴发畸形中央尖、C型根管等[1,3],但第三磨牙牛牙症并水平阻生尚未见报道.本文将报道全口第二磨牙牛牙症、左上颌第三磨牙牛牙症并水平阻生患者1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锥形束CT对187例患者下颌第二磨牙根管形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下颌第二磨牙的牙根及根管形态.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187例患者(男性139例,女性48例)的372个下颌第二磨牙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研究其根管形态.结果 下颌第二磨牙的牙根个数为单根、双根、三根均有发生;近中根以单根双根管多见,远中根以单根单根管多见;34.95%为C型根,其中C2型最多见,占70.31%;86.49%双侧牙根及根管分布相同.结论 下颌第二磨牙的牙根变异性较大,C型根多见;女性的C型根发生率较男性高;双侧根管对称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颌第一恒磨牙C形根管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样,其中C形根管较为少见.本文报道2种不同类型的下颌第一恒磨牙C形根管病例.病例1,一个完整C形融合牙根,根管特点为近中舌侧位置一个根管,C形态的峡部及远中位置融合为一个根管.病例2,颊侧一个C形态融合牙根和远中舌侧一个独立牙根,根管特点为颊侧C形态区域为Ⅱ-Ⅰ型根管和一个独立的远中舌侧根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C型根管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牛牙症是指牙齿的牙体长而牙根短小,髓室顶至髓室底的高度高于正常,根分叉向根尖处移位,且颈溢线不明显甚至消失. 此种牙似有蹄类动物牙,故称为牛牙样牙或牛型牙[1] ,发生率0. 61% ~11. 30% [2] ,通常认为是由牙齿发育过程中Hertwig's上皮根鞘内陷延迟所引起[3]. C型根管是一种变异的根管系统,以牙根的横断面呈C 型为特征,下颌第二磨牙最常见[4].临床上,按照Melton分型, C型根管常规分为三型:C1型为根管口连续呈C形;C2 型为根管口似分号样;C3型为2~3个独立根管口[5]. 无论牛牙症还是C型根管,都会增加根管治疗的难度,本文将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同时伴C型根管的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宁夏地区口腔医院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分析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牙体牙髓病科行根管再治疗的患者200例共230个患牙,分析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并观察根管再治疗术后2年的疗效.结果:根管再治疗的主要原因为遗漏根管(45.20%)及根管预备不规范(14.78%),其次为C型根管(13.04%),侧穿、底穿(5.65%),充填不完善(4.79%),冠渗漏(3.91%),器械分离(3.05%);根管再治疗2年后成功率为72%.结论:宁夏地区根管再治疗原因多样,其中根管遗漏是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