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对术后胰腺炎高危人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高危人群相关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 年7 月至2023 年6 月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且存在胰腺炎高危风险的23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支架组(置入胰管支架,n=80)、吲哚美辛栓组(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n=78)、联合组(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n=76).比较 3 组手术前后相关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术后胰腺炎发生情况、重症胰腺炎发生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前3 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及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另两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另两组,CD8+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PEP发生情况及重症PE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联合胰管支架置入可降低PEP高危人群的炎症反应,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缩短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JNK信号通路在过敏性鼻炎中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诱导以鼻塞、流鼻涕和鼻痒为主要症状的鼻部炎症反应性疾病.机制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在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后,导致鼻黏膜出现非感染性炎症反应.c-Jun氨基末端激(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家族是MPK家族中的一部分,JNK信号转导通路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比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压力等情况下被激活.JNK对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经研究证实JNK和许多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JNK的信号转导通路能够促进大量炎症细胞产生,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哮喘和AR属于"一气一道"疾病,所以JNK的信号通路在AR中也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探索,AR模型小鼠体内的JNK磷酸化水平在AR小鼠体内呈现出高度的增长,这提示JNK信号通路对AR的发展起到了调控作用.该文就近年来JNK信号通路参与AR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药干预A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剂量氟对大鼠肾皮质IRE1α-ASK1-JNK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在慢性氟中毒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根据体质量(100 ~ 1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6只/组,雌雄各半);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含氟量< 0.5 mg/L),低、中、高氟组分别饮用含氟量为10、50、100 mg/L(氟化钠)的自来水。各组大鼠饲养180 d后,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收集24 h尿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肾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皮质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肾皮质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肌醇依赖性激酶1α(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α,IRE1α)、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JNK,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未检出氟斑牙,低氟组大鼠氟斑牙发生率为2/6,中氟组为5/6,高氟组为6/6。与对照组[(5.707 ± 1.190)mg/L]比较,低、中、高氟组大鼠尿氟[(17.028 ± 3.006)、(34.378 ± 12.045)、(94.759 ± 31.773)mg/L]均较高( P均< 0.05),且高氟组明显高于低、中氟组( P均< 0.05)。HE染色可见,与对照组比较,中、高氟组大鼠肾皮质区肾小管及肾小球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嗜酸性增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低、中、高氟组大鼠肾皮质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0.07, P > 0.05);高氟组大鼠肾皮质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和低、中氟组比较均较高( P均< 0.05),且中氟组IRE1α、AS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氟组( P均< 0.05)。 结论:长期过量氟摄入可导致大鼠肾皮质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IRE1α-ASK1-JNK的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光照强度对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不同光照强度下拱高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郑州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ICL(V4c)植入术61例(117眼),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根据光照强度分为暗环境组(2 lux)、常规环境组(60 lux)和明环境组(600 lux),以海德堡OCT的眼前节模块测量瞳孔直径及拱高,并根据常规环境组的拱高分为低拱高组(≤250 μm)、中低拱高组(251~500 μm)、中高拱高组(501~750 μm)和高拱高组(>750 μm)。分别比较常规环境组与暗环境组、明环境组瞳孔直径和拱高的差异。结果:各拱高组的暗环境下瞳孔直径均大于常规环境下者,明环境下瞳孔直径均小于常规环境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各拱高组均未发生ICL接触晶状体的情况。低拱高组,暗环境下拱高大于常规环境下者( t=2.795, P=0.019),明环境下拱高小于常规环境下者( t=2.516, P=0.031);中低拱高组、中高拱高组及高拱高组,暗环境下拱高与常规环境下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924,1.772,0.821; P=0.062,0.082,0.425),明环境下拱高均小于常规环境下者( t=7.456,10.644,7.894;均 P<0.001)。 结论:ICL植入术后拱高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但是其动态变化仍可保持在相对安全的范围之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黄丹参对高脂饮食诱发的胰腺纤维化大鼠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大黄丹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大黄丹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其余4组均喂以高脂饲料连续10周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各组以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结束后取材。光镜、电镜观察胰腺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胰腺C-Jun氨基酸末端激酶(JNK)、葡萄糖调节蛋白(GRP)及半胱氨酸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信使RNA(mRNA)及蛋白表达。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胰腺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均可见内质网肿胀、细胞间隙变窄等病理变化,大黄丹参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以上病理变化。大黄丹参中、高剂量组SOD[(24.71±2.35)、(33.80±3.21) U/ml]、GSH含量[(61.41±5.57)、(101.34±17.32) gGSH/L]含量高于模型组(12.77±3.17、32.05±5.59,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黄丹参低、中、高剂量组MDA[(7.10±0.61)、(6.13±0.63)、(5.47±0.57) μmol/L]、TG[(0.43±0.08)、(0.38±0.06)、(0.22±0.03) mmol/L]含量低于模型组(8.27±1.12、0.69±0.13, P<0.01),大黄丹参中、高剂量组TC[(0.58±0.19)、(0.39±0.15) mmol/L]含量低于模型组(1.18±0.44, P<0.05)。大黄丹参中、高剂量组胰腺组织JNK蛋白及mRNA(0.74±0.09、0.69±0.10;0.33±0.04、0.25±0.02)低于模型组(0.99±0.12,1.00±0.00, P<0.05);大黄丹参中、高剂量组P-JNK蛋白(0.50±0.06、0.52±0.13)低于模型组(1.13±0.11, P<0.01);大黄丹参中、高剂量组胰腺组织GRP蛋白及mRNA(0.67±0.13、0.38±0.14;0.51±0.02、0.26±0.02)低于模型组(1.09±0.18、1.00±0.00, P<0.05),大黄丹参中、高剂量组胰腺组织Caspase-12 mRNA(0.68±0.08、0.36±0.06)低于模型组(1.00±0.00, P<0.01);大黄丹参高剂量组Caspase-12蛋白(0.41±0.10)低于模型组(0.95±0.13,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大黄丹参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维持内质网应激稳态来抑制胰腺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瑞芬太尼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250 g,2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采用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1 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R组缺血前30 min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 μg·kg -1·min -1 5 min,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 min,重复循环3次。于再灌注2 h时采集大鼠右心室血样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Chiu评分;TUNEL法计数凋亡肠上皮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p-p38 MAPK的表达,活化型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和核蛋白NF-κB p65的表达,计算p-ERK/ERK比值、p-JNK/JNK比值和p-p38 MAPK/p38 MAPK比值。 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肠黏膜Chiu评分、血清DAO浓度、肠上皮细胞凋亡率、p-ERK/ERK、p-JNK/JNK和p-p38 MAPK/p38 MAPK比值、cleaved caspase-3、NF-κB p65表达水平升高、R组大鼠肠黏膜Chiu评分升高( P<0.05),血清DAO、肠上皮细胞凋亡率、p-ERK/ERK、p-JNK/JNK、p-p38 MAPK/p38 MAPK比值、cleaved caspase-3和NF-κB p65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I/R组比较,R组大鼠肠黏膜Chiu评分、肠上皮细胞凋亡率、血清DAO浓度下降,p-ERK/ERK比值、cleaved caspase-3、NF-κB p65表达水平降低( P<0.05)。 结论:瑞芬太尼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与促进ERK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L-1β/JNK通路在七氟烷诱发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IL-1β/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在七氟烷诱发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胎鼠的海马神经元,分别接种于96孔板(1×10 4个/ml,200 μl/孔)和6孔板(1×10 6个/ml,2 ml/孔)中,培养7 d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20):对照组(C组)、七氟烷组(S组)和IL-1受体拮抗剂组(I组)。C组常规培养,I组加入IL-1受体拮抗剂IL-1ra 1 μg/μl孵育30 min后,将S组和I组置于含2%七氟烷的培养箱中,37 ℃培养5 h。收集神经元,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MTT法检测神经元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IL-1受体Ⅰ型(IL-1RI)、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磷酸化JNK(p-JNK)、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和磷酸化人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p-MLKL)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S组神经元活力降低,程序性坏死率升高,IL-1β、IL-1RI、IL-1RAcP、p-JNK、RIP1、RIP3和p-MLKL表达上调( P<0.05);与S组比较,I组神经元活力升高,程序性坏死率降低,IL-1β、IL-1RI、IL-1RAcP、p-JNK、RIP1、RIP3和p-MLKL表达下调( P<0.05)。C组神经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S组神经元胞体皱缩,突起断裂及突起间网络稀疏;I组神经元胞体圆润,形态接近正常。 结论:七氟烷诱发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的机制与激活IL-1β/JNK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尿病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均为常见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增加。研究显示,糖尿病与肿瘤两者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可显著升高胰腺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机制研究显示,葡萄糖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等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创玻切"L"形切口在眼内大异物摘出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睫状体平坦部"L"形切口摘出后段眼内大异物的效果。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后段眼内大异物29例(29眼)。根据术前CT和(或)B超检查确定后段眼内异物的长及宽,根据异物最大宽度(W)分组,以W≤3 mm、3 mm
5 mm分成A、B、C 3组。A组及C组分别通过常规与角膜缘平行的睫状体平坦部"一"形扩大切口和角膜缘切口摘出异物。B组通过睫状体平坦部"L"形切口摘出异物。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A组13例,B组8例,C组8例;其中B组摘出异物长度为(5.4±2.9)mm,最大宽度为(2.2±0.8)mm,厚度为(1.6±0.9)mm。所有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成功,末次随访视网膜均在位。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率:C组(4例,50%)>B组(2例,25.0%)>A组(2例,15.4%);C组合并术后角膜溃疡穿孔1例(12.5%)。术后B组1例(12.5%)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复位。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摘出后段较大异物中,经睫状体平坦部"L"形切口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玻璃体切除术,微创切口,"L"形 摘出术,大异物,眼内,后段 Vitrectomy, minimal invasive incision, "L"shape Extraction, large foreign body, intraocular, posterior...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JNK抑制剂SP600125通过下调MMP-9的表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以及JNK抑制剂SP600125能否通过下调MMP-9的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脑保护作用。方法:85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n=35)、缺血组( n=35)及SP600125组( n=15)。后2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并缺血1 h后予再灌注,其中SP600125组在脑缺血前30 min侧脑室内注射SP600125溶液(溶于10%二甲基亚砜中,终浓度为20 mmol/L)。于再灌注后48 h时评估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灶体积比、脑组织含水量;于再灌注后3 h、6 h、24 h及48 h时对假手术组、缺血组大鼠,再灌注后48 h时对SP600125组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皮层中磷酸化(p)-JNK、JNK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再灌注后48 h时,缺血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缺血灶体积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再灌注后24 h、48 h时,缺血组大鼠缺血皮层中p-JNK/JNK值、MMP-9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缺血组相比,再灌注后48 h时,SP600125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缺血灶体积比、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缺血皮层中p-JNK/JNK值、MMP-9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JNK及MMP-9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而JNK抑制剂SP600125可通过下调MMP-9的表达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