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灶性脉络膜凹陷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局灶性脉络膜凹陷(FC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金华眼科医院就诊的FCE患者12例(22眼).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等检查,部分患者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双眼FCE 10例,单眼FCE 2例.22眼中,正视10眼,近视12眼.患眼初诊BCVA(LogMAR)为0~0.5(0.18±0.11).眼底检查FCE处17眼表现为大致正常,2眼有不同程度脱色素或黄白色病灶,2眼黄斑区见盘状水肿,1眼黄斑区见出血、渗出灶.OCT检查示22眼均呈单一FCE;16眼(16/22)为偏中心凹型FCE,6眼(6/22)为中心凹下型FCE.2眼(2/22)合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治疗后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吸收,FCE处无明显改变.1眼(1/22)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经多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后病情反复.结论:FCE多双眼发病,也可单眼发病;可合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也可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与屈光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视力可正常或不同程度下降;FCE处眼底表现大部分完全正常,当出现合并症时可出现相对应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在近视青少年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Daytona P200T)对小、初、高中学段的低、中、高度近视学生的周边视网膜进行扫描,了解其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病率和近视屈光度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绵阳市随机抽取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筛选出近视眼学生,按屈光度不同划分为低、中、高度近视.先应用Daytona P200T在自然瞳孔下行眼底图像采集,然后散瞳后由高年资眼科主治医师在裂隙灯下前置镜眼底检查有无遗漏.结果:不同屈光度组间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不同,且近视屈光度越高,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增高(趋势 χ2=75.76,P<0.001).比较不同屈光度组间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霜样变性(STD)三组间无差异(χ2=5.66,P=0.059),格子样变性(LD)、蜗牛迹样变性(SD)、非压迫性变白(WWP)、囊样变性(CD)、裂孔(DRP)、色素样变性(RP)三组间均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除WWP(χ2=9.385,P=0.002)外,低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均无差异(P>0.017),低度与高度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7).中度组和高度组比较,除CD(χ2=8.525,P=0.004)和RP(χ2=6.454,P=0.011),其余均无差异.不同学段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比较:小学段共34眼视网膜变性(5.7%),初中段共90眼(14.9%),高中段130眼(21.9%);随学段增高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增高(趋势χ2=64.79,P<0.001).WWP患病率三组间无差异(χ2=5.63,P=0.060),其它各组间患病率均有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除LD(χ2=6.209,P=0.013)和STD(χ2=9.953,P=0.002)外,小学段与初中段、初中段和高中段比较,均无差异(P>0.017);小学段与高中段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17).结论:青少年近视周边视网膜变性患病率与屈光度、学段成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近视患者眼底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爱尔眼科医院要求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000例(2000只眼),分别进行小瞳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发现有周边视网膜病变共230例(310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5.50%;三面镜检查发现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共242例(322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6.10%.两种检查方法对近视患者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阳性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1.0).结论: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成像系统为检查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更省时高效的方法,在屈光手术前筛查视网膜周边部病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广角眼底照相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检查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比分析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和三面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结果,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111例(111眼),术前均进行自然瞳孔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术中和术前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裂孔检出率的Kappa值为0.447,一致性中等.两种检查方法检出不同类型的视网膜裂孔的数量存在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圆孔,其他类型裂孔的遗漏相对较少.结论 欧堡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前检查效果与三面镜检查一致性中等,可能会遗漏较周边的视网膜裂孔和黄斑裂孔,尤其是周边视网膜的圆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用于眼全科门诊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病变筛查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应用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测"健康"近视人群中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在眼科全科门诊进行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10月一2022年3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眼全科门诊就诊进行眼科体检的近视患者210例共210只右眼,根据等效球镜绝对值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3.00 D,43例)、中度近视组(3.00~6.00 D,98例)、高度近视组(≥6.00 D,69例).IOL-Master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应用Optomap Daytona 200T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拍摄视网膜,记录周边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年龄为(24.97±7.39)岁,等效球镜为(-5.02±2.11)D.周边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30.95%(65例),视网膜非压迫白(WWOP)检出率为26.19%(55例),格子样变性(LD)检出率为6.67%(14例).其中高度近视组周边视网膜病变[46.38%(32例)]、WWOP[39.13%(27例)]检出率最高,低度近视组周边视网膜病变[11.63%(5例)]和WWOP[9.30%(4例)]检出率最低.高度近视组LD检出率[14.49%(10例)]高于中度近视组[3.06%(3例)]与低度近视组[2.32%(1例)].近视眼周边视网膜病变检出率、WWOP检出率和LD检出率分别与近视等效球镜绝对值、眼轴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是检查近视性周边视网膜病变的有用筛查工具.无论近视程度如何,都需要仔细进行周边眼底检查,以便更好地进行早期诊断和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