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治疗后霍奇金淋巴瘤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一线治疗后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与肝脏SUV的比值(rLL)、Deauville五分法(5-PS)以及治疗前后SUV max的变化(ΔSUV max)在HL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的84例HL患者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后均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计算治疗后rLL和ΔSUV max,并依据Deauville 5-PS对各病例评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并以此分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PET-CT评价方法在HL预后中的价值,采用DeLong检验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84例HL患者中,5例患者在3年随访中出现疾病进展。以rLL为1.29作为界值和治疗后Deauville 4分作为判定标准,预测价值最佳,敏感度均为80.0%,特异度分别为98.0%和93.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7%和44.4%,阴性预测值均为98.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5% CI为0.825~1.000)和0.91(95% CI为0.757~1.000)。rLL≥1.29组和rLL<1.29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3.3%和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治疗后Deauville评分<4分组与Deauville评分≥4分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8.7%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rLL与Deauville 5-PS评价方法呈正相关( r=0.75, P<0.05)。rLL和Deauville 5-P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5% CI为0.825~1.000)和0.91(95% CI为0.757~1.000),DeLong检验显示两种评价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基线分期、治疗后rLL和治疗后Deauville 5-PS均与HL患者的预后有关(均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后rLL和Deauville 5-PS是影响HL预后的独立因素(均 P<0.05)。 结论:rLL、Deauville 5-PS和ΔSUV max3种PET-CT分析方法中,rLL和Deauville 5-PS对HL的预后具有独立预测价值。rLL在预测HL患者预后方面优于Deauville 5-PS,rLL可以优化Deauville 5-PS的判读,提高治疗后PET-CT预后评价的准确性,有助于早期识别一线治疗后具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化疗中期 18F-FDG PET/CT对Ⅲ/Ⅳ期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化疗中期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iPET/CT)的4种评价指标对Ⅲ/Ⅳ期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患者初始化疗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0年4月于北京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明确诊断为Ⅲ/Ⅳ期(Ann Arbor分期)EN-DLBCL的56例初诊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29例,中位年龄为68.5岁,年龄范围为27~88岁。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或电话进行随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i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iSUV max)、治疗前后SUV max的减少率(ΔSUV max%)以及中期病灶与肝脏SUV max的比值(iL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以最佳临界值和Deauville五分法评分(DS)对患者分组。分析iPET/CT指标对Ⅲ/Ⅳ期EN-DLBCL患者初始化疗的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价值。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总生存(OS)率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iSUV max、ΔSUV max%、iLLR、DS对Ⅲ/Ⅳ期EN-DLBCL患者初始化疗的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初始化疗结束时,完全缓解(CR)患者31例(55.4%)。iSUV max< 4.9组、ΔSUV max%≥87.0%组、iLLR<1.31组、DS 1~3分组患者初始化疗结束时的CR率分别为74.2%(23/31)、76.2%(16/21)、67.6%(23/34)、76.0%(19/25),明显高于iSUV max≥4.9组、ΔSUV max%<87.0%组、iLLR≥1.31组、DS 4~5分组患者[32.0% (8/25)、42.9%(15/35)、36.4%(8/22)、38.7%(12/3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9.970、5.901、5.290、7.787,均 P<0.05 )。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4~103个月,随访结束时,19例患者(33.9%)进展、复发或死亡。iSUV max<4.9组、iLLR<1.63组、DS 1~3分组患者的2年PFS率(83.9%、83.7%、84.0%)均明显高于iSUV max≥4.9组、iLLR≥1.63组、DS 4~5分组患者(50.4%、37.6%、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117、10.478、4.116,均 P<0.05);iLLR<1.63组患者的2年OS率(90.3%)明显高于iLLR≥1.63组患者(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20, P<0.05)。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iSUV max、iLLR是Ⅲ/Ⅳ期EN-DLBCL患者PFS期的独立预测因素[ HR=2.883(95% CI:1.124~7.398)、3.344(95% CI:1.339~8.353),均 P<0.05],iLLR是患者OS期的独立预测因素[ HR=4.445 (95% CI:1.266~15.607), 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iLLR是Ⅲ/Ⅳ期EN-DLBCL患者PFS期和OS期的独立预测因素[ HR=3.344 (95% CI:1.339~8.353)、4.445(95% CI:1.266~15.607),均 P<0.05)]。 结论:基于iPET/CT的4项评估指标均能较好地预测Ⅲ/Ⅳ期EN-DLBCL患者初始化疗结束时的疗效是否为CR。iLLR是患者PFS期和OS期的独立预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干细胞移植前或后 18F-FDG PET/CT显像及相关因素对经典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或后行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及相关因素的预测预后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5例cHL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28.8±9.6)岁],其中43例在ASCT前、34例在ASCT后行 18F-FDG PET/CT显像(22例在移植前后均行显像)。依据Deauville五分法分别将ASCT前或后PET/CT显像结果分为阳性(≥4分)和阴性组(<4分)。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Cox回归模型计算生存影响因素的风险比( HR)。 结果:55例cHL患者中,29例(53%)中位随访8个月后病情进展,11例(20%)在中位随访29.5个月后死亡;3年PFS率为46.4%,OS率为84.5%。有无B症状组间,有无纵隔大肿块组间,国际预后评分(IPS)低危组(0~2分)与高危组(3~7分)组间,挽救性化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间,ASCT前显像阴性与阳性组间,ASCT后显像阴性与阳性组间PF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5.52~20.01, HR:2.21(95% CI:1.56~3.12)~5.51(95% CI:1.86~16.33),均 P<0.05]。有无B临床症状和有无纵隔大肿块对预测OS有统计学意义[ HR=5.28(95% CI:1.14~24.51)和4.27(95% CI:1.24~14.79),均 P<0.05]。ASCT前、后 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联合对预测PFS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1.28,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SCT后 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的进展风险明显高于显像阴性患者( HR=6.20, P<0.01);有B症状患者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无B临床症状患者( HR=5.28, P<0.05)。 结论:ASCT后 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能有效预测cHL患者ASCT后的PFS,有无B症状是预测ASCT后OS的重要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期 18F-FDG PET/CT预测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和预后的方法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中期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4项评估指标预测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初始化疗疗效和预后的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0年4月于北京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结果明确诊断为EN-DLBCL的77例初诊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42例,年龄(62.7±16.2)岁]的资料,包括治疗前基线PET/CT、初始化疗3~4个周期时的中期PET/CT和临床资料,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或电话随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中期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中期SUV max<最佳临界值组和中期SUV max≥最佳临界值组;按照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淋巴瘤 18F-FDG 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推荐,以ΔSUV max%=70%为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ΔSUV max%<70%组和ΔSUV max%≥70%组;根据中期Deauville五分法评分,将患者分为Deauville五分法评分1~3分组和4~5分组;根据Lugano疗效评估标准,以中期疗效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采用 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基于中期PET/CT的SUV max、Deauville五分法评分、Lugano疗效评估结果、ΔSUV max%等指标对EN-DLBCL初始化疗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效能。 结果:(1)初始化疗结束时51例(66.2%)患者完全缓解;中期SUV max<4.9组、Deauville五分法评分1~3分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2.6%(38/46)和85.0%(34/40),显著高于对应的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3.699、13.108,均 P<0.001);以ΔSUV max70%和Lugano疗效评估结果进行分组的各组,其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18、0.368,均 P>0.05)。(2)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范围为4~105个月,随访结束时19例(24.7%)患者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SUV max<4.9组、Deauville五分法评分1~3分组、Lugano疗效评估缓解组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显著优于对应的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6.148、4.586、4.765,均 P<0.05);Lugano疗效评估缓解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期(OS)优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48, P=0.007);以ΔSUV max70%分组的患者之间的PFS和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51、3.331,均 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ugano疗效评估结果、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是EN-DLBCL患者PFS( HR=12.179、14.330, P=0.015、0.005)和OS( HR=8.645、8.903, P=0.008、0.041)的独立预测指标。 结论:基于EN-DLBCL患者中期 18F-FDG PET/CT的4项评估指标中,中期SUV max<4.9和Deauville五分法评分1~3分能较好地预测EN-DLBCL患者初始化疗结束时的疗效是否为完全缓解,Lugano疗效评估结果是PFS和OS的独立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8F-脱氧葡萄糖PET/CT两种评估方法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中期疗效评估及对预后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中的Deauville五分法、ΔSUVmax法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中期评估效能及对化疗12 个月后的疗效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 年4 月至2022 年11 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2 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SUVmax%判断疗效的最佳截断值.以Lugano评估标准为"金标准",分析Deauville五分法、ΔSUVmax法与Lugano评估标准评价化疗中期疗效的一致性.比较ΔSUVmax法与Deauville五分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析Deauville五分法、ΔSUVmax法预测化疗 12 个月后疾病缓解情况.结果 Deauville五分法与Lugano评估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 0.538(P =0.011).ΔSUVmax法与Lugano评估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69(P<0.001).ΔSUVmax法敏感性为 83.33%、特异性为 93.33%,分别高于Deauville五分法的50.00%、82.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uville五分法:阴性患者 12 个月后完全缓解率为 70.59%(12/34),高于阳性患者的25.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SUVmax法:阴性患者 12 个月后完全缓解率为80.00%(24/30),高于阳性患者的 16.6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期PET/CT的视觉分析Deauville五分法和半定量分析ΔSUVmax法对DLBCL患者中期化疗效果评估价值及对化疗 12 个月后的疗效预测价值均较高,且ΔSUVmax法与Lugano评估标准一致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化疗中期18F-FDG PET/CT显像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效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化疗中期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能否提升国际预后指数(IPI)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评估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确诊为DLBCL的185例患者(男116例,女69例;平均年龄49岁)资料,所有患者化疗前及化疗4个疗程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并行IPI评分(0~2分为低风险,3~5分为高风险).采用Deauville五分法将患者分为18F-FDG PET/CT显像阴性组和阳性组,评估不同IPI风险的PET/CT显像阴性组和阳性组的生存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回归、log-rank分析评价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总生存(OS)率.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7(2~ 146)个月,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60%(111/185)和81%(150/185).IPI低风险组(114例)与高风险组(71例)2年PFS率[72%(82/114)与37% (26/71)]和OS率[90%(103/114)与63%(4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20.86和13.39,均P<0.01).化疗中期PET/CT显像阴性(113例)与阳性(72例)组间2年PFS率[82%(93/113)与24%(17/72)]和OS率[90%(102/113)与51%(37/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66.66和33.11,均P<0.01).IPI低风险组中,PET/CT显像阴性(85例)和PET/CT显像阳性(29例)间2年PFS率[88%(75/85)与31%(9/29)]和OS率[96%(82/85)与66%(1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35.52和11.88,均P<0.01).IPI高风险组中,PET显像阴性(28例)和PET显像阳性(43例)2年PFS率[64% (18/28)与19%(8/43)]和OS率[86%(24/28)与49% (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17.33和9.95,均P<0.01).结论 IPI和化疗中期18F-FDG PET/CT均能有效评估DLBCL患者预后,后者可进一步提高IPI对DLBCL患者的预后评估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8F-FDG PET/CT结合C-MYC基因重排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判断预后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PET/CT显像最大摄取值变化率(△SUVmax%)和C-MYC基因对DLBCL化疗后预后的判断价值,寻找合适的PET/CT检查时间.方法 2010年9月至2016年2月间171例病理证实的DLBCL患者[男87例,女84例,平均年龄(50.66±2.56)岁],包括化疗早期(1、2周期,60例)、化疗中期(3、4周期,55例)及化疗后期(5、6周期,56例)显像组.于化疗前1周及相应化疗周期结束后17~ 21 d行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勾画感兴趣区,计算△SUVmax%[(SUVmax前-SUVmax后)/SUVmax前×100%],采用Deauville五分法对患者评分,采用原位荧光杂交(FISH)检测C-MYC基因.随访6~71个月,计算无进展生存(PFS)期.采用x2检验、Spearman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aplan-Meier法分析数据.结果 171例DLBCL中42例C-MYC基因重排,有或无C-MYC基因重排患者在年龄、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治疗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6.139~98.339,均P<0.05).化疗早、中、后期显像组△SUVmax%最佳界值分别为62.5%、87.0%和92.0%,按≥界值和<界值各分为2组,组间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21.983 ~33.674,均P<0.001);C-MYC基因重排阳性患者的PFS明显差于阴性患者(x2值:53.649~61.899,均P<0.001).△SUVmax%与C-MYC基因重排间呈负相关(rs=-0.801,P<0.001).化疗早期、中期、后期显像组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09,P<0.01),Deauville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97,P<0.001);但化疗中期显像与后期显像间2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化疗周期△SUVmax%和C-MYC基因重排对DLBCL均有预测价值,化疗中行PET/CT检查最早选择在化疗1周期结束时,最晚选择在化疗4周期结束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8F-FDG PET/CT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分期、中期疗效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分期、中期疗效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经病理证实为MALT淋巴瘤的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7岁).患者在化疗、放疗前行PET/CT,分析检查的灵敏度.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胃MALT淋巴瘤和非胃MALT淋巴瘤的PET/CT分期结果.17例患者在化疗中期(4个疗程后)再次行PET/CT显像,根据Deauville五分法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4分)和阴性组(<4分).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无进展生存(PFS)预后分析.结果 PET/CT探查MALT淋巴瘤的灵敏度为86.1%(31/36),未探查到者均为Ⅰ期患者.在Ⅱ~Ⅳ期患者中,18F-FDG PET/CT结合骨髓活组织检查的结果与临床分期的结果一致.胃MALT淋巴瘤的PET/CT分期准确性为9/17,明显低于非胃MALT淋巴瘤的17/19(P=0.025).化疗中期18F-FDG PET显像阴性患者的PFS明显长于阳性病例(x2=4.16,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85.7±13.2)%和(27.8±21.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低表达患者的PFS明显长于Ki-67高表达的患者(x2=4.22,P<0.05).结论 18F-FDG PET/CT结合骨髓活组织检查能准确对Ⅱ~Ⅳ期MALT患者分期.非胃MALT淋巴瘤的PET/CT分期准确性明显高于胃MALT淋巴瘤.PET/CT显像和Ki-67表达能为MALT淋巴瘤预后预测提供有用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8F-FDG 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期的疗效评价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期的疗效评价.方法 对5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PET/CT诊断后采用Deauville五分法,分为阴性组(39例)与阳性组(14例).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SUVmax(qSUVmax)、化疗中期SUVmax(zSUVmax)及qSUVmax与zSUVmax差值(ΔSUVmax),计算18F-FDG 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灵敏度、18 F-FDG PET/CT分期与临床分期的一致性,分析患者治疗中期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两组qSUVmax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zSUVmax低于化疗前(P<0.05),且阴性组zSUVmax低于阳性组,ΔSUVmax高于阳性组(P<0.05).18 F-FDG PET/CT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灵敏度为96.2% (51/53),18F-FDG PET/CT分期与临床分期的一致性为94.3% (50/53).阴性组中期PFS优于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10.417,P<0.001).结论 18 F-FDG 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期的疗效评价、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期18F-FDG PET-CT两种图像判读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Deauville五分法(Deauville five-point scale,5-PS)与最大标准摄取值缩减率(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variation,△SUVmax)两种图像判读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4例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资料分析,计算并采用χ2检验比较5-PS和△SUVmax对DLBCL患者预后预测的能力.结果:5-PS和△SUVmax分别以4分、86%进行分组.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优于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P<0.05).△SUVmax与5-PS对患者PFS和OS均有影响,较高的阴性预测值(89.4%,93.6%;76.1%,85.9%),较低的阳性预测值(48.9%,31.9%;47.8%,34.8%),并且△SUVmax对于患者的敏感性优于5-PS(82.1%,83.3%vs.39.3%,44.4%).单因素分析中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P=0.007)、△SUVmax(P<0.001)、5-PS(P=0.014)及基线全身肿瘤代谢体积(total metabolic tumor volume,TMTV)(P=0.001)与PFS相关,△SUVmax(P=0.014)、5-PS(P=0.033)、TMTV(P=0.004)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MTV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5),△SUVmax和TMTV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P=0.020),并且△SUVmax<86%且高水平TMTV患者较低TMTV患者的PFS明显缩短(P=0.001).结论:5-PS和△SUVmax均能初步评估DLBCL患者预后,但△SUVmax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并且联合基线TMTV可以对DLBCL患者进行再次危险度分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