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V在鼻咽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鼻咽癌是一种与EB病毒(EBV)感染密切相关的癌种,并伴有癌巢周围高水平的免疫细胞浸润。EBV阳性鼻咽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存在两种功能相反的免疫细胞,但由于EBV表面膜蛋白和γ干扰素的作用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高表达,TIME表现为免疫抑制作用。免疫疗法利用TIME免疫抑制特性改变其中的免疫应答水平,从而抑制鼻咽癌的进展。EBV相关鼻咽癌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疫苗与溶瘤病毒免疫疗法。进一步探讨EBV与TIME的关系以及EBV在鼻咽癌免疫治疗策略中的作用,可为EBV阳性鼻咽癌的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肝移植术后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在儿童肝移植术后较为常见,而EBV相关的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PTLD)是儿童肝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受者死亡。近年来儿童肝移植术后EBV感染、病毒载量监测、EBV相关PTLD生物标志物、EBV疫苗及使用利妥昔单抗等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进展,患者预后较前也明显改善。本文就儿童肝移植术后EBV相关PTLD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Aza-CdR联合EBNA1-DC疫苗诱导的淋巴细胞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1(EBNA1)mRNA修饰的DC(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构建的EBNA1-pCDNA3.1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EBNA1 mR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构建EBNA1-DC疫苗.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DC表型及5-Aza-CdR处理后的C666-1细胞凋亡情况.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检测EBNA1-DC疫苗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5-Aza-CdR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结果:转染EBNA1 mRNA后EBNA1-DC表面EBNA1阳性率为(59.3±5.85)%,HLA-DR的表达与未转染DC相比显著升高[(84.9±5.5)%vs(68.0±5.8)%,P=0.026],CD80的表达也显著升高[(88.2±3.9)%vs(61.1±4.4)%,P=0.015].低剂量5-Aza-CdR处理后的C666-1细胞凋亡情况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经低浓度5-Aza-CdR预处理的C666-1细胞中IRF7基因表达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显著升高(P=0.000 1).与空载的DC相比,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对EBV阳性表达的C666-1细胞具有更强的特异性杀伤活性(P=0.049);经低浓度5-Aza-CdR预处理的C666-1细胞对EBNA1-DC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更敏感(P=0.019).结论:5-Aza-CdR与EBNA1-DC疫苗联合可显著增强对C666-1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本研究为开拓以mRNA为基础的DC疫苗及其在临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转化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重组麻疹病毒疫苗研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毒感染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研制疫苗防治该类疾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麻疹病毒减毒株是一种新型疫苗载体,它可以表达多种病毒蛋白.这些病毒包括腮腺炎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Nipah 病毒、登革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病毒、HIV、猴免疫缺陷病毒、HBV、HCV、水疱性口炎病毒和EB病毒等.此文就麻疹病毒减毒株作为疫苗载体方面的研制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B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EB病毒(EBV)是一种感染人的γ-疱疹病毒,与人类很多疾病有关,如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症等.EBV相关疫苗作为预防EBV感染和治疗EBV相关肿瘤的手段一直以来是疫苗领域研究的热点.预防性疫苗是以病毒的包膜糖蛋白为靶蛋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阻止病毒感染;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治疗EBV潜伏感染相关的恶性肿瘤,是以肿瘤细胞中表达的EBV蛋白为靶位,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增强毒性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本文从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方面对EBV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指原发于鼻咽腔部的恶性肿瘤.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与NPC有着密切关系.EBV感染人体后,可通过多种特异性病毒抗原介导NPC的发生发展.目前的研究显示,针对NPC高危人群进行的多种EBV抗体标志物的联合筛查,在NPC的预防、诊断及随访中有着重要意义.EBV相关的最新NPC免疫治疗方式,如病毒相关疫苗,过继性免疫治疗等都展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及应用潜力.对NPC患者血清中病毒抗原滴度及EBV DNA的定量检测,对其预后和生存率的判断有着一定的帮助.本文就EBV感染与NPC诊治及预后判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IL-2与EB病毒LMP1融合基因重组BCG的构建与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并鉴定人IL-2与EB病毒LMP1融合基因重组BCG(卡介苗). 方法 利用RT-PCR从EB病毒阳性的B95-8细胞中获得去除致癌部分的LMP1基因,与扩增的IL-2通过overlap-PCR扩增获得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连接到穿梭表达质粒pMV261,进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经电转导入BCG,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目标抗原在rBCG中的表达. 结果 PCR扩增获得453 bp IL-2和1 225 bp LMP1,利用overlap-PCR获得1 623 bp的融合基因,通过电转仪将重组质粒导入BCG感受态细胞,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够在BCG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5.7×104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显示该蛋白能被兔IL-2单抗及鼠LMP1单抗识别. 结论 构建的rBCG能稳定表达融合蛋白,为rBCG的抗肿瘤作用和抗肿瘤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咽癌疫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其病因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对鼻咽癌、EBV、鼻咽癌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并对国内外鼻咽癌相关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对未来相关疫苗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BV-LMP2重组腺病毒疫苗体外抗肿瘤免疫效果的活细胞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密切相关.鼻咽癌细胞中表达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2(Latent membrane protein 2,LMP2)是免疫疗法的理想靶抗原.靶向EBV-LMP2疫苗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可在NPC患者体内增强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应答.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高NPC患者的临床反应率,其关键在于阐明LMP2特异性CTL的细胞毒性.为研究rAd-LMP2疫苗诱导的LMP2A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本研究利用rMVA-LMP2-GFP感染P815细胞(H-2d)构建表达EBV-LMP2A和GFP蛋白的P815-LMP2-GFP靶细胞,用rAd-LMP2疫苗免疫BALB/c小鼠(H-2d)来诱生LMP2A特异性的CTL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然后,应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LMP2A特异性CTL对P815-LMP2-GFP靶细胞的杀伤过程.结果 显示成功构建了P815-LMP2-GFP靶细胞和LMP2A特异性CTL效应细胞,并以成像的方式实时动态记录了LMP2A特异性CTL识别并杀死靶细胞的过程.P815-LMP2-GFP靶细胞可在2h内被LMP2A特异性CTL识别并杀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直接监测LMP2A特异性CTL识别并杀伤靶细胞过程的动态可视化方法.因此,本研究为肿瘤疫苗的体外抗肿瘤免疫效果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和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肝炎病毒引起肝损伤的临床诊治难点和热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上引起肝损伤的病毒很多,包括嗜肝病毒和非嗜肝病毒.随着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和血液制品的严格管理,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患者会逐渐减少,而由非肝炎病毒引起的肝损伤会逐渐增加,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