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022年陕西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5-2022年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相关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析陕西省2015-2022年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性别、年龄分布、死因顺位等,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年度死亡差异,运用Joinpoint回归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死亡率变化趋势,利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描述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5-2022年陕西省5~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死亡率10.86/10万,标化死亡率11.01/10万,占该年龄段儿童青少年死亡数的53.86%;死亡率男性是女性的2.00倍,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7,P<0.001).8年间,陕西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无明显趋势变化,AAPC(95%CI)为-4.21%(-11.06%~-2.66%)(P>0.05).儿童青少年伤害前2位死因分别是道路交通事故和溺水,共占伤害总死亡57.87%.总人群和男性道路交通事故的年均死亡率2015-2019年高于2020-2022年,总人群和女性意外跌落的年均死亡率2015-2019年低于2020-202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组伤害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5~19岁组死亡率高于5~9岁组和10~14岁组(x2=21.12,P<0.001);道路交通事故和自杀死亡率15~19岁组最高(P均<0.05).结论 2015-2022年陕西省5~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的主要死亡原因是道路交通事故和溺水,且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需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儿童青少年各类伤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均预期寿命预测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比较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灰色模型GM(1,1)、Joinpoint回归模型和Lee-Carter模型对人均预期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为预期寿命的目标值测算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1990-2015年中国的分年龄组死亡率数据,采用R 4.2.0软件比较和评价4种模型预测2019年预期寿命的准确性,筛选准确性最高的方法用于分析浙江省1990-2019年数据,并预测2025年浙江省人均预期寿命.采用R 4.2.0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描述变化趋势.结果 Lee-Carter模型对中国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预测值的准确性最高,均方差为0.005,均方根误差为0.072,平均绝对误差为0.06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081.GBD数据测算得到的2019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实际值为77.71岁,Lee-Carter模型预测为77.70岁,ARIMA模型预测为78.26岁,灰色模型GM(1,1)预测为78.42岁,Joinpoint回归模型预测为78.51岁.1990-2019年浙江省人均预期寿命呈逐年上升趋势,AAPC为0.44%,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段APC显示,2004-2007年上升速度最快(APC=0.84%),2016-2019年上升速度最慢(APC=0.18%),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于Lee-Carter模型预测得到2025年浙江人均预期寿命为83.35岁.结论 在时间序列较长的情况下,Lee-Carter模型对于人均预期寿命测算的准确性最高,更适用于测算目标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