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双胍调控成骨细胞相关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成骨细胞失调所导致的骨形成机制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骨代谢相关疾患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磷脂酰基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6/核转录因子-κB(SIRT6/NF-κB)等信号通路均具有调节成骨细胞,维持骨稳态的能力.而二甲双胍作为临床一线降糖药物不仅具有降糖能力,而且在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总结上述信号通路与二甲双胍干预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成骨细胞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改善骨形成促进骨稳态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瑞芬太尼对BV-2小胶质细胞沉默调节蛋白2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BV-2小胶质细胞沉默调节蛋白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SIRT2)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分为4组(每组1孔):空白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10 μmol/L组(R1组)、瑞芬太尼50 μmol/L组(R2组)、瑞芬太尼100 μmol/L组(R3组),待细胞基本贴满板底后,R1组、R2组、R3组分别将培养液更换为单纯DMEM/F12培养液配置的瑞芬太尼2 ml(R1组瑞芬太尼10 μmol/L、R2组瑞芬太尼50 μmol/L、R3组瑞芬太尼100 μmol/L),孵育2 h。另取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分为4组(每组1孔):空白对照2组(C2组)、15 min组(T1组)、1 h组(T2组)、2 h组(T3组),待细胞基本贴满板底后,T1组、T2组、T3组将培养液更换为单纯DMEM/F12培养液配置的100 μmol/L瑞芬太尼2 ml(T1组刺激15 min、T2组刺激1 h、T3组刺激2 h)。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SIRT2、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 Iba1)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TNF-α、IL-1β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R1组、R2组、R3组Iba1、IL-1β、TNF-α增加( P<0.05),SIRT2水平降低( P<0.05)。与R1组比较:R2组、R3组Iba1、IL-1β水平增加( P<0.05),R3组SIRT2水平降低、TNF-α水平增加( P<0.05)。与R2组比较:R3组SIRT2水平降低( P<0.05)。与C2组比较:T1组、T2组、T3组Iba1、IL-1β、TNF-α水平增加( P<0.05),SIRT2水平降低( P<0.05)。与T1组比较:T2组、T3组Iba1、IL-1β、TNF-α水平增加( P<0.05),SIRT2水平降低( P<0.05)。与T2组比较:T3组SIRT2水平降低( P<0.05),IL-1β、TNF-α水平增加( P<0.05)。 结论:瑞芬太尼可通过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方式使BV-2小胶质细胞中的Iba1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显著增加,并显著抑制SIRT2表达,从而激活小胶质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IRT6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及survivin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的4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6和survivin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SIRT6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46/110)、77.5%(31/40)、85.0%(17/20),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3.200, P<0.001),SIRT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χ2=14.949, P<0.001; χ2=12.634, P<0.001),SIRT6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χ2=19.654, P<0.001);survivin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2%(64/110)、15.0%(6/40)、0(0/20),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8.449, P<0.001),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χ2=21.976, P<0.001; χ2=22.920, P<0.001),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 χ2=20.853, P<0.001)。SIRT6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 C=0.211, P=0.024)。生存分析表明,SIRT6阴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为53.1%,低于阳性表达患者的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4, P=0.045);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1%,阴性表达患者为7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717, P=0.05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有转移( RR=6.618,95% CI为2.152~20.358, P=0.001)与SIRT6阴性表达( RR=0.228,95% CI为0.081~0.644, P=0.005)均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SIRT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胃癌预后相关,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二者表达失调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3(Sirt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C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科、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高、中、低分化CSCC患者的病变组织和非癌症患者正常皮肤组织各30份,同时培养CSCC细胞A431和HaCaT细胞。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RT-PCR)分别检测Sirt1、Sirt3及HIF-1α蛋白和mRNA在不同分化程度CSCC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化学和RT-PCR法分别检测Sirt1、Sirt3及HIF-1α蛋白和mRNA在A431和HaCaT细胞中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免疫组化显示,Sirt3在正常皮肤和高、中、低分化CSCC中的表达水平(相对平均AOD值)分别为100 ± 12.12、117.72 ± 26.23、127.32 ± 24.45、132.71 ± 3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20.14, P < 0.001);Sirt1和HIF-1α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及高、中、低分化CSCC中的表达亦呈逐渐增高趋势,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74.50和225.00,均 P < 0.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irt3在正常皮肤及高、中、低分化CSCC中的表达水平(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000 ± 0.132、1.403 ± 0.411、1.387 ± 0.393、1.677 ± 0.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34.97, P < 0.001),Sirt1和HIF-1α的表达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69.29和199.90,均 P < 0.001),且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RT-PCR结果显示,Sirt3、Sirt1和HIF-1α mRNA在正常皮肤及高、中、低分化CSCC的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13.00、174.50和50.33,均 P < 0.001)。Sirt3、Sirt1和HIF-1α蛋白在A431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HaCaT细胞( t值分别为16.75、18.34、27.76,均 P < 0.001),mRNA表达亦均高于HaCaT细胞( t值分别为14.22、9.62、16.86,均 P < 0.001)。 结论:Sirt3、Sirt1和HIF-1α在CS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增高,可能促进了CSCC的发生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IRT7抑制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SIRT7在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使用siRNA或质粒转染将胰腺癌细胞分为siControl组、siSIRT7组、过表达SIRT7组、siSIRT7+siCOL4A1组和siSIRT7+siSLUG组。E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MT标志物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对敲低SIRT7的胰腺癌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探究SIRT7调控的信号通路和靶基因,采用qRT-PCR验证靶基因的转录水平。定量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q-ChIP)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聚合酶链反应(ChIP-PCR)鉴定SIRT7直接调控的靶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胰腺癌组织(2013—2016年购自武汉塞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SIRT7及靶基因的表达。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SIRT7及其靶基因的表达相关性。KM-Plotter网站用以分析SIRT7和靶基因在胰腺癌中的生存相关性。GeneMANIA、STRING和ENCORI在线工具用以分析SIRT7相关蛋白及miRNAs等。结果:EdU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SIRT7组PANC-1和BxPC-3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9.33±0.35)%和(17.00±1.89)%,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60±1.37)%和(24.33±0.78)%,均 P<0.05];而敲低SIRT7表达组PANC-1和BxPC-3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3.94±1.00)%、(27.08±0.97)%]和[(22.00±1.86)%、(25.96±1.61)%]均高于siControl组[分别为(11.80±1.86)%和(13.42±1.39)%,均 P<0.05]。在PANC-1细胞中,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SIRT7组细胞相对迁移率为(76.67±2.74)%,低于对照组细胞[(100.00±2.13)%, P<0.05];而抑制SIRT7表达后细胞相对迁移率[分别为(134.22±4.08)%和(199.82±9.20)%]均高于siControl组细胞[(102.24±3.13)%,均 P<0.05]。迁移实验中(BxPC-3细胞),过表达SIRT7组细胞迁移数为(28.33±2.62)个,低于于对照组[(45.66±1.69)个, P?0.05];敲低SIRT7表达组细胞迁移数[分别为(65.66±2.86)个、(82.00±2.94)个]均高于siControl组细胞[(33.00±0.81)个, 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SIRT7组细胞侵袭数为(16.33±2.05)个和(34.66±1.69)个,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4.33±4.64)个和(58.66±5.90)个,均 P<0.05];而敲低SIRT7表达组细胞侵袭数[分别为(63.66±2.49)个、(69.33±3.29)个和(134.33±3.09)个、(181.66±4.02)个]均高于siControl组细胞[(35.33±2.49)个和(42.00±0.81)个,均 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SIRT7表达后,细胞上皮标志物表达降低,间充质标志物表达增多,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增多。RNA-seq分析显示,SIRT7参与调控多种恶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其中包括胰腺癌通路和EMT通路。q-ChIP和ChIP-PCR结果显示,SIRT7可直接结合到靶基因COL4A1和SLUG等的启动子区域;EdU、Transwell和Western blot实验也证明SIRT7与靶基因COL4A1和SLUG在胰腺癌细胞中的功能呈负性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RT7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COL4A1、SLUG、SOX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GeneMANIA、STRING和ENCORI在线网站分析结果显示,有众多潜在的SIRT7相互作用蛋白和相关miRNA。 结论:在胰腺癌中,SIRT7可以通过抑制COL4A1和SLUG等靶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EMT,胰腺癌中SIRT7是一个潜在的肿瘤抑制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IRT1/Nrf2信号通路在小檗碱预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SIRT1/Nrf2)信号通路在小檗碱预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铁死亡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6只,8~10周龄,体质量22~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6):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小檗碱组(SB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小檗碱预处理+肠缺血再灌注组(B组)、小檗碱预处理+SIRT1抑制剂EX527+肠缺血再灌注组(BE组)和小檗碱预处理+铁死亡诱导剂RSL3+肠缺血再灌注组(BR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30 min的方法构建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B组、B组、BE组和BR组于造模前7 d开始灌胃小檗碱50 mg/kg,1次/d;BE组和BR组于造模前3 d分别腹腔注射EX527 5 mg/kg、RSL3 5 mg/kg,1次/d;其余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30 min时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病理结果并行Chiu评分,采用比色法检测Fe 2+和MDA含量及SOD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荧光染色法检测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SIRT1和Nrf2的表达。 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肠组织Chiu评分升高,Fe 2+、MDA和ROS含量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下降,GPX4表达下调,SIRT1和Nrf2表达上调( P<0.05),SB组Chiu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IR组比较,B组肠组织Chiu评分降低,Fe 2+、MDA和ROS含量降低,GSH含量和SOD活性升高,GPX4表达上调,SIRT1和Nrf2表达上调( P<0.05);与B组比较,BE组和BR组肠组织Chiu评分升高,Fe 2+、MDA和ROS含量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下降,GPX4表达下调,BE组SIRT1和Nrf2表达下调( P<0.05)。 结论:小檗碱预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Nrf2信号通络,进而抑制铁死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90Y树脂微球治疗患者尿液中 90Y放射性活度检测和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患者接受 90Y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后48 h内所排泄尿液中 90Y的放射性活度,为术后患者排泄物的管理提供建议。 方法:收集3名患者在术后0~24 h和24~48 h两个时间段内排泄的尿液,并对尿液中的 90Y放射性活度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3名患者术后0~24 h和24~48 h尿液中的 90Y放射性活度排泄量分别为(1 266±258)kBq/GBq和(140±106)kBq/GBq, 90Y放射性活度浓度分别为(640±113)kBq/L和(53±12)kBq/L。 结论:90Y树脂微球治疗术后肝癌患者0~24 h排泄尿液中的 90Y放射性活度比24~48 h高。术后患者可通过增加排泄尿量的方式来加速排出体内游离的 90Y;患者住院期间的排泄物应按照HJ 1188-2020《核医学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的要求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复杂且治疗方式有限。TMJOA在发生关节区炎症的同时可导致髁突骨赘形成、关节面硬化、糜烂、软骨下骨囊肿等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变化。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能影响TMJ生长发育以及调控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推测TMJOA的发生发展中有表观遗传修饰的参与。本文综述表观遗传中重要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在骨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领域的相关研究,探讨SIRT3介导的乙酰化修饰对软骨、滑膜、骨及血管等TMJ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推测SIRT3在缓解骨关节炎和滑膜炎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完善对TMJOA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木犀草素对衰老模型大鼠记忆功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木犀草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记忆功能及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6~8周龄Wistar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及维生素C组(100 mg/kg),每组8只。采用D-半乳糖(1 000 mg/kg)皮下注射法制备大鼠衰老模型,同时使用木犀草素进行预防性灌胃治疗。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分光光度法检测检测大鼠大脑皮质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RT-PCR检测miR-34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 1,SIRT1)、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裂解caspase-3、p53、p21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 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1)6组大鼠首次找到原平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0.93, P<0.001),模型组大鼠首次找到原平台时间[(54.61±3.60)s]高于对照组[(10.54±4.27)s]( P<0.05),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首次找到原平台时间[(45.50±3.81)s,(37.46±2.94)s,(32.32±3.14)s]均低于模型组[(54.61±3.60)s](均 P<0.05)。(2)6组大鼠大脑皮质中SOD、MDA、T-AOC、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281.636,75.119,208.228,38.999,28.428,52.767,均 P<0.001)。模型组较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和抗氧化指标异常,木犀草素中、高剂量组大鼠大脑皮质中SOD、T-AOC含量高于模型组(均 P<0.05);MDA、TNF-α、IL-1β和IL-6水平低于模型组(均 P<0.05)。(3)6组大鼠的miR-34a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1.439, P<0.001)。木犀草素不同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34a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4)6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IRT1、p53、p21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59.946,38.342,123.608均 P<0.001),木犀草素中、高剂量组p53、p2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SIRT1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 P<0.05)。(5)6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cl-2、裂解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112.659,43.296,均 P<0.05),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Bcl-2表达[(0.24±0.04),(0.40±0.03),(0.48±0.05)]高于模型组[(0.09±0.06)]( P<0.05),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裂解caspase-3表达[(0.62±0.04),(0.61±0.09),(0.51±0.10)]低于模型组[(0.75±0.05)]( P<0.05)。 结论:木犀草素可以缓解衰老模型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这可能与下调miR-34a/SIRT1/p53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5a对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5a(miR-15a)对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抗氧化应激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织标本及健康供体前囊膜组织标本各26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组织中miR-15a和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的表达。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细胞分别于0、10、20和50 mmol/L葡萄糖条件下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miR-15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IRT1、叉头转录因子3a(FOXO3a)、p53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源性活性氧簇(ROS)含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源性活性氧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将miR-15a对照和miR-15a抑制剂分别转染至HLEB-3细胞,在50 mmol/L葡萄糖条件下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DCFH-DA检测细胞内源性ROS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源性T-AOC、SOD、GSH-Px活性及MDA浓度;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a与SIRT1的靶向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内SIRT1、FOXO3a和p53蛋白表达。结果:miR-15a在正常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1±0.02,低于DC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织的0.96±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231, P<0.001);SIRT1在正常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9±0.09,高于DC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的0.3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964, P<0.001)。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细胞中miR-15a、FOXO3a和p53相对表达量增加,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ROS含量和MDA浓度增加,T-AOC、SOD和GSH-Px活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iR-15a对照组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和MDA浓度高于miR-15a抑制剂组,T-AOC、SOD和GSH-Px活性低于miR-15a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iR-15a对照组SIRT1-3'-非翻译区(UTR)-野生型(WT)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miR-15a抑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78, P=0.004);2个组SIRT1-3'-UTR-突变型(MUT)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32, P=0.688)。miR-15a对照组细胞FOXO3a和p5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iR-15a抑制剂组,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15a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miR-15a能抑制高糖诱导下LECs的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其可能是通过抑制SIRT1表达从而上调FOXO3a和p53的活性,加重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