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TISS评分量表的工作量评定在ICU责任护士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TISS评分量表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工作量评定在责任护士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32例患者及ICU责任护士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TISS评分量表应用前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应用前患者共65例,其中TISS评分量表应用后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应用后患者共67例。评估对比ICU责任护士TISS评分量表应用前后不良事件发生应对方式、职业倦怠、自我效能、职业认同感、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应用前相比,应用后ICU责任护士自责、退避、幻想、个人成就感、自我效能、职业认同感评分提高,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应用前相比,应用后纠纷事件发生率较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U责任护士护理中应用TISS评分量表可改善护士不良事件应对方式,缓解职业倦怠,提升自我效能、职业认同感,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3种评分系统在ICU护士个人管床分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3种评分系统,即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系统、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V比较预测重症监护室中每个护士在不同班次合理准确的患者管理数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者能够科学、准确、公平、公正的分配每个护士在各班次的患者管理数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3种评分系统,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对贵州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内的重症监护室共计360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评分,共评估患者330例,根据各量表的评估分数计算各班次每个护士合理的患者管理数量.结果 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系统与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所评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患者管理分配上优于治疗干预评分-28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V,即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系统预测分数段在40.9~52.8可参考护患比为1.0:2.5,分数段在52.9~62.3可参考1.0:2.0,分数段在62.4~67.9可参考1.0:1.5,分数段在68.0~98.4可参考1.0:1.0.结论 基础护理工作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量中占有较大比例,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系统更好地反映了直接和间接护理工作量,包含了更详细的基础护理评分条目,且护患比计算方法相对简便,因此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对护理内容评估更广泛,在评估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患者管理分配上更具有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评分系统评估ICU护士个人管床数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 (TISS-28) 、改良版护理活动评分量表 (NAS)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Ⅳ (APACHEⅣ) 对于重症监护室 (ICU) 护士管床分配的适用性.[方法]采用3种评分系统于2016年12月15日—2017年6月15日对贵州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ICU 180d360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评分, 评估病人330例, 收集量表14 355份, 根据各量表的评估分数计算每个护士管理病人数量.[结果]3种评分系统评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改良NAS与APACHEⅣ评分呈正相关 (P<0.001);改良NAS在ICU护士病人管理分配方面优于TISS-28与APACHEⅣ, 即改良NAS预测分数段在40.9分~<52.9分可参考护患比为1:2.5, 52.9~<62.4分可参考1:2.0, 62.4~<68.0分可参考1:1.5, 68.0~98.4分可参考1:1.[结论]NAS在计算护患比时更便捷, 量表内容可直接反映护理工作量, 改良NAS在评估ICU护士病人管理分配方面更具有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意识模糊评估量表在预防重症监护综合征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在预防重症监护综合征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5月1日-2018年9月30日某院重症监护室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所有患者使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谵妄症进行评估,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意识模糊评估量表结果给予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观察两组谵妄患者谵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干预前后TISS、APACHEⅡ、ICDSC评分进行比较,并比较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发生谵妄12例,发生率35.29%,对照组发生谵妄20例,发生率58.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干预前,两组谵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谵妄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O.ooo).试验组谵妄持续时间(0.46±0.21,)、住院时间(9.37±1.31)明显少于对照组(1.14±0.33,13.87±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意识模糊评估量表可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有效评估,提高谵妄发现率,可早期筛查谵妄症患者并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