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溶栓蛋白的设计、制备及其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rPA作为溶栓药物之一,仍存在血浆半衰期短和颅内出血等问题.将rPA分子中PAI-1的水解部位突变,并与具有不同溶栓机制的NR3进行融合,再引入RGD序列,可能延长半衰期、增强溶栓作用、减轻出血副作用.据此,本研究克隆、表达和纯化了两个新型蛋白mrPA和mrPA-NR3,并进行活性评价.通过PCR扩增编码mrPA和mrPA-NR3的DNA片段,并克隆到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mrPA和pET30a-mrPA-NR3,随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通过异丙基β-D-1-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包涵体表达,使用镍(Ni)亲和层析纯化,经过复性后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分别对mrPA和mrPA-NR3的体内和体外溶栓活性及出血副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mrPA和mrPA-NR3均有明显的体外溶栓活性,在高浓度时,mrPA-NR3溶栓效果强于mrPA.mrPA和mrPA-NR3也具有明显的体内溶栓活性,在高剂量时,mrPA-NR3具有比mrPA更强的溶栓效果;二者的尾出血时间明显低于模型组,接近正常组.这些结果可能为提高溶栓药的药效和减轻出血副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