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病一品"项目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项目在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一病一品"构建的内容框架,通过循证护理的步骤,基于UpToTate、各类指南等权威的资料转化为证据应用于临床,构建标准化的DR患者"一病一品"项目。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病房工作的护士作为研究护士,采取便利抽样法法选择2018年10月30日—2019年1月31日(实施前)在两家医院收治的223例DR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2月1日—2019年4月30日(实施后)收治的261例DR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DR患者各个关键环节评估的正确率、患者DR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实施后护士对DR患者各个关键环节评估的得分由(90.36±1.16)分提升到了(96.7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990, P<0.05),DR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得分由(74.330±12.154)分提升到了(78.386±10.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10, P<0.05);患者术后的术后持续高眼压、玻璃体再出血、炎症性水肿、复视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131、5.618、5.788、6.128; P<0.05)。 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一病一品"项目方案对提高DR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病一品项目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一病一品项目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1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一病一品项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母婴结局、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入院告知、护士操作、护士反应及护士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一病一品项目实施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可优化妊娠结局,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病一品"项目在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院护理部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和三级甲等医院复审为契机,推行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一病一品项目,对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以期达到使患者获得专业化、同质化护理服务的目的 ,从而全面落实责任制整理护理,强化专科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病一品”模式的建立对肺栓塞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一病一品”模式的建立对肺栓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72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分成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一病一品”模式进行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56±4.74)d,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32±4.7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功能项目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80.5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满意度为100.00%(12/12),高于对照组的66.6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一病一品”模式的建立是提高肺栓塞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病一品"护理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一病一品"护理项目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的脑卒中患者240例,按病区分为观察组(n=120)、对照组(n=120),收治在神经内科1及神经外科1病区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收治在神经内科2及神经外科2病区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一病一品"护理项目进行标准化流程护理.3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并采用Barthel生活指数评估患者护理前、护理3周后及3个月后随访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一病一品"护理项目实施3周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正常所占比例为63.33%,而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正常所占比例为35.00%,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3周后、随访3个月后的生活指数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一病一品"护理项目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能提高患者的近、远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病一品"项目在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全程化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项目在减重与代谢手术患者全程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施行减重与代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开展"一病一品"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一病一品"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肥胖知识掌握率、住院患者满意度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肥胖知识掌握率、住院患者满意度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病一品"项目可提高减重手术患者肥胖知识掌握率,改善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Kotter变革模型开展"一病一品"项目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Kotter变革模型开展"一病一品"项目的实践对于持续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自2011年起应用Kotter变革模型在全院61个病房推行"一病一品"专科疾病护理建设项目,比较2012年("一病一品"尚未全院开展)、2014年(全院61个病房稳步实施"一病一品")、2016年(实现5年战略规划后)住院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 3年的住院患者满意度总分分别为(95.94 ± 1.53)、(98.18 ± 0.69)、(99.43 ± 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 768.863,P=0.000);3年的护理质量综合评估得分分别为(93.96 ± 0.56)、(98.56 ± 0.43)、(99.62 ± 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004.598,P=0.000);并且2014年较2012年显著提高,2016年较2014年显著提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Kotter变革模型开展"一病一品"项目的实践是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病一品"护理在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一病一品"护理在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科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给予"一病一品"项目进行护理,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VAS)均短于(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0%,明显低于对照组23.7%(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经ERCP胆道取石术治疗后,采用"一病一品"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病一品"项目对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患者术后妊娠、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一病一品"项目的实施对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患者术后妊娠、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一病一品"项目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欧洲癌症治疗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成功孕育子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6,P=0.02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显示,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量表各中除恶心、呕吐外,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个单项测量项目除便秘、腹泻、经济困难外,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病一品"项目模式能减轻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妊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病一品”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一病一品”项目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GDM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6月的GDM患者166例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血糖控制和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一病一品”服务项目.比较2组患者血糖达标率、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率和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2 d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病一品”项目可有效控制GDM孕产妇血糖,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和产后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